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古代史—古代中国的经济821

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写道:“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下列对“停滞于静止状态”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口多,消耗大,影响社会财富的积累 ②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③中国古代一直是世界最富的国家       ④作者的结论是基于东西方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3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试卷相关题目

  • 1“从它一产生,就与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并臻而至,社会一再遭受破坏,连它本身也不能正常存在。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材料中的“它”是指  

    A.土地国有制

    B.重农抑商政策

    C.土地私有制

    D.盐铁专卖政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西汉时期103郡中,秦岭淮河以北有74郡,以南有29郡;西晋时期162郡中,秦岭淮河以北有86郡,以南有76郡。与这种变化相关的因素是

    A.西晋的疆域比西汉疆域大

    B.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C.南方的经济地位超过北方

    D.政治中心由北向南转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井田制瓦解,分封制遭到破坏

    B.按军功赐田授爵,废除贵族特权

    C.新的赋税制度动摇井田制基础

    D.铁农具导致私田大量开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秦朝以后,大部分专制王朝都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这是因为  

    A.小农经济是专制统治的基础

    B.小农与皇帝根本利益相一致

    C.历代帝王大多信奉平等思想

    D.地主与皇帝的矛盾十分尖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

    B.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

    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劳动人民为了克服低洼地区由于易涝影响农业生产的弊端,经过长期摸索,建立了一种治水与治田相结合的塘坝圩田系统。这一事实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A.广泛使用铁器

    B.农业非常落后

    C.重视精耕细作

    D.自然灾害严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春秋战国时期,推动我国农业走向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历史因素有 ①铁犁牛耕的使用  ②土地逐步私有化   ③农业生产家庭化  ④均田制的推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黄梅戏《天仙配》七仙女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了中国古代

    A.农业的基本特点之一

    B.手工业的基本特点之一

    C.商业的基本特点之一

    D.重农抑商的基本特点之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据表1判断厦门 表1 古代厦门大事记时间发展沿革3000多年前厦门岛上始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唐宋时期薛、陈两姓移民入岛,聚族而居,垦原为田。因出产水稻良种,所谓“嘉禾一茎数穗”,称为嘉禾屿。设嘉禾里,隶属同安县。明清时期隶属同安县。明洪武年间,军队驻营厦门岛,称为“中左所”。清康熙年间,福建水师提督移驻厦门,设立闽海关。

    A.汉代时地位已经十分重要

    B.唐宋时期农业获得发展

    C.明清时期未受海禁政策影响

    D.清初期已成为福建的政治中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据史载,西汉时期,政府在灾荒年减免家赀少者的田租,或假部分山林川泽苑囿给贫民,或假犁牛贷种食给贫民。如《汉书》载,绥和二年(前7年)诏:“其令水所伤县邑及他郡灾害什四以上,民赀不满十万,皆无出今年租赋。”西汉政府对灾民实施救济的根本原因是 

    A.实行对小农经济的扶持政策

    B.小农经济支撑着王朝的生存和发展

    C.避免因流民问题而引发农民起义

    D.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