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古代史—古代中国的经济711

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可能作出的判断是                                                    

发布时间:2021-07-13

A.《诗经》中包含了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

B.甲骨文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

C.黍和稷是商周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

试卷相关题目

  • 1下列关于右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B.出现在黄河流域,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

    C.与旧犁相比具有省力、提速、耕作随心所欲的特点

    D.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古代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白渠

    D.井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篡要·卷七》)材料中“可谓中国不缺耶”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特产丰饶,人民生活富足

    B.所谓夷货,中国均可生产

    C.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D.夷货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著名学者余秋雨把中国古代的一个水利工程视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因为“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这一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漕渠

    C.白渠

    D.龙首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黄河被称为“母亲河”,她孕育了悠久的中华文明,关于中华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该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所以渔猎活动是我们祖先主要的生活方式

    B.古代,在黄河流域形成的文明具有明显的专制主义色彩

    C.黄河流域适宜于小国寡民的生存与发展

    D.蚌埠双墩遗址是黄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生产的什么特点(注:耙:碎土、平地;耔:培土。 ①农事精耕细作 ②农业技术先进 ③农民辛勤劳作 ④水利设施的完善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右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牛耕砖画》,这种耕作方式开始普及全国是

    A.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盛唐时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宋代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主要标志是

    A.出现间作、套作复种技术

    B.实行轮作和推广绿肥种植

    C.出现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

    D.出现可以调节犁耕深浅的曲辕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明代学者王阳明有一 首描写农业技术的诗歌:“下田既宜稌,高田亦宜稷。种蔬须土疏,种蓣须土湿。寒多不实秀,暑多有螟瞂。”这首诗歌反应了

    A.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B.中国古代农业刀耕火种的特点

    C.中国农业技术的落后

    D.重农抑商的思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