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两省祁县乔家堡村的乔家大院(见下图),最早的主人是雍正时的乔发贵,他走西口(注:汉蒙通商的关口,一个是张家口,俗称“东口”;一个是杀虎口,俗称“西口”)到包头谋牛,后与他人合营做生意,经多年努力,生意越做越大,无不经营,产业遍及全同各大城市。由此可见 乔家大院
发布时间:2021-07-10
A.清前期商业政策宽松,城镇商业繁荣
B.“东口”“西口”已成为清政府的内陆外贸商埠
C.当时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乔发贵属“晋商”
D.当时商品经济发达,自然经济解体,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有缓慢发展
试卷相关题目
- 1王世贞《四部稿》中记载:“大抵徽商……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材料反映了徽商
A.注重扩大经商范围
B.注重买田置地
C.注重资本积累,扩大投资
D.注重多样化经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从根本上体现出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C.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明清时期,山西祁县一带流传着“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的谚语。这表明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当时已经形成地区性的商帮
C.经商可以迅速致富
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喻世明言》中有一则故事,描述一个新谚语:“一品官,二品贾”……在《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请问这两本书中所反映的是哪个时代的社会现象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③会馆的出现与明代商帮密切相关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清代苏州的“全晋会馆”江苏盐城盐商会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丝织重镇盛浙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niǎn,载)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盛浙镇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措施失效
C.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发展
D.自然经济受到工商业的冲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明朝万历年间,孙春阳在苏州开一小铺,后规模日大。“其店选制之精,合郡无有”。明亡以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材料说明孙春阳的店铺兴旺发达的原因是:①注重商品质量②商品制作精细③信誉极好④采用工场的经营模式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电视剧《乔家大院》反映晋商文化的显著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晋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晋商渐趋衰落。由此可以推断,晋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
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
C.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
D.旧式商贾与封建权势的结合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明朝中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这说明
A.明朝废除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