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古代史—古代中国的经济281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思想,下列内容与此思想不相符的是

发布时间:2021-07-10

A.“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B.“盐铁官营”

C.“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

D.“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试卷相关题目

  • 1《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 人之所贵,主人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乾隆称;“关口征纳米税,虽每石所收无几,商人藉口额课,势必高抬价值。是取之商者仍出之民也。……每遇1地方歉收“…-关口商贩米船,概给票放行,免其上课,皆以为民食计也”,“乃数年来,税免而米豆之价不惟不减,且昂贵时或有加”。这段话表明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B.免税的目的是维护封建剥削

    C.粮食的商品化趋势增强

    D.经营粮食的商人并没有受益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列表述与重农抑商无关的是 。

    A.“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B.“商人大量买田置地,购置产业”

    C.“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D.“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明朝曾有官员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寇与商都是日本人

    B.海禁的积极作用明显

    C.海禁加剧了寇患

    D.应当加强海禁政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宋人陈亮说:“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这种言论表明

    A.商业与民生的关系密切

    B.商人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调整

    D.商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以下对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思想的表述,准确的是

    A.鼓励农业,禁止商业

    B.重视农业,放任商业

    C.以农为本,工商为末

    D.农业为主,工商皆本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沿海居民生活艰难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海禁政策后果严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有题为:“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秦汉时期科技发达

    B.大米成为了主要的商品

    C.市场管理不够规范

    D.政府推行抑制商业政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写道:“外国人,包括欧洲人,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国人支付白银,这也确实表现为商业上的‘纳贡’……l6世纪的葡萄牙、l7世纪的尼德兰(荷兰)或18世纪的英国在世界经济中根本没有霸权可言。”欧洲人商业上的“纳贡”是为了换取

    A.胡椒等香料作物

    B.玉米等粮食作物

    C.丝绸等手工业品

    D.黄金等贵重金属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英人赫德(183—-1911)在其《中国见闻录》中写道:“中国有世界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一一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当时赫德分析的最有可能是

    A.中国市场的潜力有限

    B.中国物产的丰富多样

    C.对华战争的胜率较高

    D.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