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时期直至清朝前期,“重农抑商”政策一直受到我国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下列对上述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自给自足生产特点使商品经济被轻视
B.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必须关心农民利益
C.农业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经济基础
D.国家人口以农民为主,工商业没有广阔的市场
试卷相关题目
- 1《清文献通考》卷33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镜澳,以其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盖已有年。后深入省会,至于激变,遂行禁止。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载充分说明
A.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
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
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
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列反映秦汉时期已经出现租佃关系的是
A.“为用户阡陌封疆”
B.“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
C.“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D.“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历代封建王朝大多执行并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其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B.保证赋税的征收和力役的征派
C.确保社会稳定有序
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凡政府干预愈深者,则市场机能运作能力愈弱,反之亦愈强。”(台湾学者侯家驹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下列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政治干预影响经济发展
B.中国古代已有市场经济
C.重农抑商不符经济规律
D.政府专营阻碍经济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范蠡曾是吴越争霸时期越国的谋臣,后来弃官经商,后世商人尊他为商祖、经营之神。他仗义疏财,从事各种公益事业,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人的楷模。下列情景范蠡可能经历的是
A.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B.凭借棉布生意一次赚了上万两白银
C.商品交换时使用纸币
D.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新唐书》卷165《权德舆传》记载,“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唐代
A.开始注重精耕细作
B.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D.广泛引种经济作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
A.休养生息政策
B.限制商人的政策
C.禁止经商的
D.反腐倡廉的政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俞大娘航船”和夜市③商帮和会馆 ④工商食官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列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唐以来,这一政策有所松动
B.在各个朝代建立之初起到了积极作用
C.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D.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最终废除了这一政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最直接后果是
A.长期与世隔绝
B.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C.抵制了西方的殖民侵
D.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