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船证明书的主要目的是
发布时间:2021-07-09
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
B.加强外航海管理
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
试卷相关题目
- 11656年,清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B.丧失了外贸主动权
C.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关于海禁政策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①反映了明清时期抑商政策的强化 ②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③制约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发展 ④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嘉靖二年(1523年),日本大内氏贡使与细川氏贡使为了争夺与明朝的朝贡贸易的特权,在宁波港发生械斗。明朝政府以此为借口,关闭市舶司。正常的官方贸易断绝,民间走私贸易便取而代之。你从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有
A.朝贡制度的终结
B.明政府推行闭关政策
C.倭患起于罢市舶
D.民间贸易自此成为主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西方早已“选择海洋”,而中国却“选择陆地”。这种“选择”给中国带来最主要的影响是
A.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列强的入侵
B.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中心
C.使中国失去资本扩张和工业化的契机
D.导致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衰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清顺治十八年(1662年),清廷强迫云台山、高公岛、东西连岛等地居民内迁,规定“片帆不许入海”。这反映了清政府实行
A.工商皆本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海禁政策
D.盐铁官营政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人为因素是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皇帝却下诏禁止进一步海外远征。……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禁止海外远征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力匮乏
B.强化专制统治是明朝制度结构上的原因
C.经济形态差异导致对外推动力的根本差别
D.中西交流被封闭导致中西实力易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1757年,乾隆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关仅留广东一处,大量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从广州运往世界各地。此后的100年间,广东十三行向清政府提供了40%的关税收入。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②乾隆时期开始设立广州十三行 ③广州在清代一直对外开放 ④十三行成为清政府海关收入的主要来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秦《琅玡刻石》:“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与该主张相左的是
A.宋明理学
B.重农抑商
C.工商皆本
D.封建君主专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