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相关题目
- 1以下是某一时期的文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秦汉
B.魏晋
C.隋唐
D.两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公元前三世纪写成的《吕氏春秋》中,有《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专门讲述“农家之言”。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吕氏春秋》是专业的农学著作
B.注意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C.战国时期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
D.百家争鸣已经接近尾声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公元前三世纪写成的《吕氏春秋》中,有《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专门讲述“农家之言”。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吕氏春秋》是专业的农学著作
B.注意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C.战国时期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
D.百家争鸣已经接近尾声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元代王祯《农书》记载:“木奴千,无凶年。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惟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远之利焉。”作者在这里强调广种树木的作用在于
A.能够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百姓生活
B.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C.能够防止自然灾害,解决衣食问题
D.比种粮食成本低,经济效益也会更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元代王祯《农书》记载:“木奴千,无凶年。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惟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远之利焉。”作者在这里强调广种树木的作用在于
A.能够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百姓生活
B.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C.能够防止自然灾害,解决衣食问题
D.比种粮食成本低,经济效益也会更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史书记载:“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这条材料反映的是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方田均税法
C.均田制和租调制
D.宗主督护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史书记载:“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这条材料反映的是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方田均税法
C.均田制和租调制
D.宗主督护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该统计表反应了年代案件总数长工案件短工案件雍正1721—1740401921乾隆1741—17608137441761—17809343501781—18001314883嘉庆1801—1820283107176 表 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
A.鸦片战争前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雇工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C.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农业的雇工现象进一步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该统计表反应了年代案件总数长工案件短工案件雍正1721—1740401921乾隆1741—17608137441761—17809343501781—18001314883嘉庆1801—1820283107176 表 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
A.鸦片战争前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雇工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C.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农业的雇工现象进一步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事业的发展。“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中的“它”是指
A.都江堰
B.郑国渠
C.龙首渠
D.成国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