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相关题目
- 1“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史学家何炳棣在《读史阅世六十年》中写道:“汉高祖大朝群臣为太上皇祝寿时戏言以天下为产业……(明太祖祭祖时以天下《赋役黄册》与鱼肉果蔬并陈。”这主要表明了古代中国
A.天下为公
B.儒法并施
C.以农为本
D.家国一体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人口变化是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北方人口占全国比例数不断下降
B.唐朝时南北方人口比例差距开始缩小
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三个时期的总人口数量呈递增趋势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苏湖熟,天下足”谚语反映古代何朝代的经济状况
A.南北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下列有关中国古代自耕农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首先出现于春秋时期 ②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③生产主要是满足自我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④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以下各项,体现了井田制度实质的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C.“大道即隐,天下为家”
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
A.小农经济
B.手工工场
C.商品经济
D.精耕细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后汉书》有载: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
B.苛政导致脆弱小农破产
C.铁犁、牛耕在江南普及
D.当时农作物种类较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