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给定材料:
1.德国在联邦宪法中规定:追求全德国区域的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因此,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职能分散在全国各地城市,以形成全国城市均衡分布的局面。德国宪法规定了人的基本权利,如选举、工作、迁徙、就学、社会保障等平等的权利,在社会上没有明显的农工、城乡差别,可以说农民享有一切城市居民的权利。农工差别只是从事工作性质的差别。只要农民进城工作,按章纳税,进入社会保障,就成为城市居民。50年代,出台了农民卖地退休补贴政策,对农民卖地退休者国家给予额外退休金,促进了生产方式的转变。
德国拥有大量的有轨电车,为城市的跨区域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方便的公共交通将各个市镇联系起来,形成网络,加之小轿车的普及,人们的活动半径扩大。人们可以居住在小镇而到别的城市工作,良好的居住环境往往成为人们居住的首要目标。
2.早在19世纪至20世纪期间,美国就从农村社会转变为城市社会。美国的工业化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1860年时,农产品加工业在美国工业化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美国工业化的这种特点促使农业等基础产业发展较快,反过来又刺激了工业发展,农工协调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较快发展。
1955年,美国农业部首次提出“农村发展计划”,20世纪60年代提出“反贫困战争”。随着农业地位下降,农村发展政策重点逐步转向农村振兴,80年代重点转向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并开始与农场支持立法融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农村发展立法内容更为广泛、政府职能更重要、支持力度更大、农村发展政策与农场支持政策不断融合,持续推动了美国农村地区进步,促进了城乡一体化。
20世纪初汽车出现后,美国掀起了改善公路运动。1910年成立了“美国公路改进协会”,各州拨款数百万美元改善乡镇和各郡的公路。1916年,美国政府颁布联邦资助公路法,提出在全国新修41000英里长的公路。高速公路网的建成,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加快了城郊一体化进程。到20世纪90年代初,州际高速公路系统全部完成,使得远离铁路线的乡区很容易到达城市,引起了居住、商业、工业的郊区化,也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打开了方便之门。
3.19世纪末,一些拉美国家开始启动现代化进程;到20世纪50年代,大多数拉美国家先后进入了现代化的起飞阶段。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拉美国家城市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0年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41.6%;1980年达到65.6%,已接近欧洲的城市化水平。
然而,在城市化的浪潮中,拉美国家大批农民因农村土地被征用和因受大地主阶级的竞争挤压破产而涌进城市,但由于缺乏就业技能和就业岗位,大批失地农民生活在城市与乡村的边缘地带,形成大规模的城市贫民窟。据统计,目前巴西这种城市贫民约35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0%左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拉美国家政府为保证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生活,以求社会安定,有意识地压低农产品价格,这就严重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各国政府仅注重出口农业的发展,信贷政策向大型农业企业倾斜,小农的发展日益艰难又加重了农民的贫困化。由于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农产品运输损耗相当严重;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技术而无力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值的利益被转移到发达国家。可以说,忽视农民的基本利益和权益是拉美国家未能处理好城乡关系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4.战后,日本进入城市化高速增长期,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乡一致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保证了社会的和谐发展。1961年,日本制定了《农业基本法》,该法以扩大农业规模、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收入和生活水准,使其达到与其他产业劳动者基本均衡的水平为首要政策目标。1962年和1970年先后两次修改《农地法》,废除土地保有面积的上限,撤销对地租的限制。1993年,日本政府又修订了《农地法》和《农业经营基磐强化促进法》,提出了“认定农业生产者”制度,将符合要求的申请者确定为“认定农业生产者”,并在土地集中、贷款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给予支持,引发了一轮农地转让和规模经营的高潮。
结合给定资料谈谈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举措
要求:针对性强,对策可行,不超过250字。
【参考答案】
国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举措对我国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有诸多启示。一是处理好城乡关系不能忽视农民的基本利益和权益;二是要建立城乡、农业工业均衡发展的协调机制,形成一种城乡统筹、分布合理、均衡发展的格局;三是要建立城乡一致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城市化”门槛,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四是建立完善的城乡交通系统,加快城郊一体化进程;五是完善各种促进农村发展的法律法规,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和产业结构升级。(196字)
责编:张舵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