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热点概述】
近日,一个名为《清华女博士辞掉高薪,回乡做守陵人》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文字介绍称,清华大学建筑专业博士梅静回到老家河北易县守护清西陵。梅静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自己回乡并非是做清西陵的守陵人,而是在清西陵附近的村子创建了一个包括公共图书馆、绘画创作、教育讲座等功能的书院,目的就是想把家乡的文化遗产传播出去。但是我们也不乏看见网友的评论,不理解、反对、讥讽。
梅静:我的家乡河北易县是一个千年古县,历史很丰厚,之所以创建书院,是因为这个书院可以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连接体,为家乡做些事情。她认为乡村里有一个知识平台很重要,能让乡村的人有途径接触到这个开放的社会。现在书院有1万多本书,涉及农业和人文社科等方面的书籍,有70多名固定的读者,这部分完全是免费的,村民可以来书院看书,也可以免费借阅。
当然,书院也不光有图书馆,还有教育功能。她会邀请以前的同学和同事不定期来做一些公益讲座,包括高考咨询、乡村建设、传统文化。此外,她会对来参与的家长及孩子做美育,就是把传统的文学、文化、艺术作品等放到画里,让孩子和家长可以更细腻地去观察、欣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同时,梅静也回应记者,回乡创业并非一帆风顺。她和我先生两个人都是辞职在裸创,他们不是很富有的家庭,始初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问题,后来其实更大的困难在于人才,大量的人才都在城市里,在这里想找到一个志同道合一起做设计的人是很困难的,而且据她说一个人又做教育又做管理和设计,其实是很难的。而且村里人有的理解中间有一些沟通不理想,所以现在书院的有的问题也还没有解决好。但是,她还是想通过这个视频表达是想把文化遗产传播出去让更多人关注到我们这一代人为清西陵所做的事情。
【模拟命题】
清华博士辞职回乡做“守陵人”,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梅静在浮躁的社会中坚守自己,回乡创办书院、传播文化遗产,这是一种传统文明的继承、一种创新、一种情怀,该举措非常值得称誉。
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文化生活的重要乃至不可或缺的大众文化。目前,我国民间的文化遗产虽然很丰富,但也很脆弱,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大多处在濒危状态中。而梅静的做法在当代这个大环境下尤为重要。但是我们看见仍然有网友不理解、反对、讥讽,认为她一个清华大才子应该更有作为,那么回乡厂办书院显得屈才。其实则不然,我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社会需要文化滋养,时代呼唤人文关怀。梅静的举动可以为大众提供对中国传统文明持续的认同感,也能增强人们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进而也可以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明。
其实,梅静更多的是传统文化传承当中的一个践行者,我们的文化复兴和文化传承需要更多的梅静一样的人参与,也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
第一、政府应做和能做的工作是给民间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和一定政策和财政上的扶持,而不是以是否有利可图为标准,要作为自己政绩工程的一部分。
第二、地方和媒体帮助宣传,长期开专栏介绍,设立专题节目宣传,使本地文化遗产广为人知、人尽皆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第三、调动民间参与文化自我建设。使广大群众都经常跟本地文化遗产多一些亲密接触,让更多的青少年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熟悉本地的传统文化遗产从而成为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建立起一个丰富多样的、和谐发展的、良性互动的文化生态环境。
责编:雷丽珍
上一篇:面试热点话题:用爱传递好家风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