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事件概述
随着各省高考成绩陆续发布,高考又再次成为焦点,几乎每天都有不同面孔出现在新闻媒体上,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人们对高考的认识也渐趋淡然。
命题方向
人们对高考的认识正悄悄发生着转变:从之前的盲目崇拜到如今的淡然一笑。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事件评论
铁打的高考,流水的。每年高考分数公布后,“高考”都是躲不过的新闻人物,曾经,人们对高考的关注从相貌到性格、从家庭背景到学校教育、从兴趣爱好到学习方法......在欣赏的同时,更试图挖出成为高考的“密码”,也正因此,高考们头顶无限的光环,随之而来的是“高考全国巡回讲座”、“高考学习笔记疯传”,甚至出现了“全国高考敕封典礼”、“高考披红戴花骑马游街”的闹剧。
如今,“清华北大深夜抢”仍然折射出高校对的热捧,然而,民间的反应却冷淡了许多,看到高考的新闻也只是淡然一笑,谈论到高考也会止步于点到为止。可以看出人们对高考的认识正发生着悄悄的变化:从疯狂的追逐回归到淡定的围观,从盲目的崇拜回到理性的欣赏。在我看来,对于这种变化,既要喜也要忧。
喜源于三点:一是说明社会提供的人才施展空间越来越广阔,不只是“学而优则仕”这条独木桥,也不必守着“知识改变命运”的金科玉律。放眼望去,未接受高等教育却成功创业获得财富的大有人在、学习成绩平平却过着体面生活的更数不胜数,反之,“高考终成流浪汉”、“北大学生生活不能自理”等极端案例屡有报道,“学历不代表能力”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二是说明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上中学、上大学越来越容易,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大发展,知识的获取渠道越来越丰富,知识不再是稀缺品,不只是高考们的“独享”,因此环绕在这些们头顶的光环便随之消散;三是说明民众对教育的认知日趋理性,知道通过高考成为只能代表过去取得的成就,而且只是学习上的成就,人生路漫漫,未来路更长,依靠高考从此获得一劳永逸的人生是不存在的。
忧的是,随着近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不佳,社会对于知识功能的认识逐渐狭隘,“读书无用论”在社会上特别是农村地区广泛流行,这种对知识功能的怀疑、质疑也随之体现在对高考的认识上。然而,知识始终是社会发展、个人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如果社会整体对知识持否定态度,那将产生深远的社会后果。
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成为高考可喜可贺,吸引一些欣赏的目光也很正常,不过,媒体对于“高考”的报道,渐渐回归新闻的本身,不再过度宣扬、制造“神话”,同时,公众围观“高考”的心态日趋淡定理性,人们越来越明白“”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符号”,人的成长,不该定格在一次考试中,一次“”的加冕,有他能证明的,也有他证明不了的。从“崇拜症”中觉醒过来,人们也不再为而疯狂,这才是一个正常社会应该有的样子。因此,总体来说,喜大于忧。
责编:雷丽珍
下一篇: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包裹上的小广告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