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以上四种方法运用的目的是为了让考生说清楚、让考官听清楚。具体在实践中的应用,我们以一个问题的作答内容进行注释说明。
作答内容:近年来,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青少年热衷于过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却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很漠然。面对西方节日严重冲击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的现象,不少民俗专家忧心忡忡,但也有人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应顺其自然。针对材料中西方节日严重冲击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的现象,你怎么看?
传统节日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重要的传承文明的功用,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传承和发扬的。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的变化,外来文化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着实不小。【1】对此,我认为应该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所以与其忧心忡忡,不如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对西方节日,既不要盲目崇拜,迷失自我;又不要全盘西化,照单全收。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对我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探究中国传统节日为何遭遇冷落?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2.1】,从经济的角度看,西方的强势经济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在其中起着微妙的作用;【2.2】第二,从民俗学的角度看,西方的节日大多带有狂欢的色彩,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强调团圆,许多年轻人便觉得枯燥无味,不能真正意义上了解体会传统节日的内涵;【2.3】第三,从商家和媒体的炒作角度看,商家和媒体为了巨大的商业利益而不遗余力地把洋节日的过节气氛炒得异常。
无论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它们都各有起自身特殊文化内涵,都各具特色,各有所长。【3】因此,如何继承、发扬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成分,并结合西方节日的特色对其推陈出新,赋予它新的含义,这是我们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做到:
【3.1】首先,不应该拒绝西方节日。面对洋节的“入侵”,要教育国民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传承广大民族的传统文化。否则,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丧失。
【3.2】其次,重新认识和弘扬我国的传统节日。研究和创新传统节日,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还它们一个“本真面目”。
【3.3】最后,创新过节方式和过节内容。以各种方式给传统节日营造传承发展的空间,积极调动广大民众传承享用传统节日文化的自觉性与创造性。
注释说明:
方法一:结论先行
注释:语句【1】作为回答问题一的核心观点句,出现在作答的开头,起到了开篇破题、亮明观点的作用。且分别从对西方节日、对中国节日的理性态度中来看待西方节日对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的冲击。
方法二:以上统下
注释:语句【2】、【3】作为核心观点【1】的具体阐述,分别从中国传统节日遭遇冷落的原因和解决对策两方面进行了论证。同时,【2】、【3】作为各段的中心思想句,分别由下一层次的【2.1】、【2.2】、【2.3】和【3.1】、【3.2】、【3.3】支撑。
方法三:归类分组
注释:首先,【2.1、【2.2】、【2.3】这三句话同属于原因的范畴,【3.1】、【3.2】、【3.3】这三句话同属于对策的范畴。其次,原因和对策两个范畴中各有3个论据。同时,这3个论据在行文上表述清晰,分别用到了“、第二、第三”和“首先、其次、最后”这两对逻辑关联词。
方法四:逻辑递进
注释:语句【2.1】、【2.2】、【2.3】在逻辑上分别从经济的角度看、从民俗学的角度看、从商家和媒体的炒作角度分析了中国传统节日遭遇冷落的原因,遵循了从内因到外因的逻辑顺序;语句【3.1】、【3.2】、【3.3】,从如何对待西方节日【3.1】,如何对待中国传统节日【3.2】、【3.3】,两个大的方面来阐释解决对策。并且在两个方面中重点阐述了后者,还从内涵和形式两方面阐述了如何对待中国传统节日。
责编:雷丽珍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