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继政府提出“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以来,诸多城市均纷纷进行本地最低工资的调整。如,2016年4月1日,上海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020元调整到2190元,增加17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18元调整到19元。对于当前的“最低工资上调”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对基层劳动者来说,是用“真金白银”传递社会关怀,对从事较为低端工作的劳动者来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活压力。而在劳工市场不断赋予劳动者更多选择的背景下,工资调整无疑为地方赢取劳动力资源增加了筹码。
然而,我们仍需考虑的是,政府调控的初衷本是劳动力价格与宏观经济的良性互动。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虽是实现这一目的有效途径,但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待调整数据本身,还要多关注劳动者面临的现实“瓶颈”。因为在一些地方,虽然最低工资水平新调,且在全国排名靠前,但仍面临招工难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没有提供较好的行业发展生态。
换言之,从现实角度而言,日前劳动者权利的保障还存在一定问题,诸如欠薪问题、劳动者缺乏话语权问题、工会维权乏力问题。相比较而言,劳动者在雇佣关系中,往往缺少权利保护意识和手段,而一旦劳动者陷入讨薪难、诉求难的境地,最低工资标准即使新调,也将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因此,在最低工资标准新调的同时,政府更应从最低工资新调的“标准”入手,使量化数据切实能够客观反映一方经济情况与劳动力使用情况,更应切实解决侵害劳动力权利的问题,织就劳动与生存的“安全网”。
除此之外,最低工资标准新调要充分兼顾企业的利益。唯有企业效益好了,工资才有保障。对此,地方政府要切实加大对企业的扶持与引导力度,如,通过调整税务结构,加大技术支持,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企业活力。
总之,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固然值得点赞,但随着劳动力不断市场化,仅仅靠盯“数据”、看“涨幅”已经不能满足劳动者的“胃口”,政府更需在不断提高劳动力价值上努力。唯有此,才能让最低工资标准新调真正普惠于民。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