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和“洋为中用”的MPA引进计划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5-13 19:41:17
“拿来主义”和“洋为中用”的MPA引进计划
引进MPA教育计划令人想到“拿来主义”和“洋为中用”。不错,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可是,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还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好好思考和认真回答。例如:拿什么来还是什么都拿来?为什么要拿来?怎么拿?洋为中用用什么?为什么?怎么用?洋的是不是都合用,都好用?拿来了,用了,是不是就算了?或者永远坐享其成,不断拿下去、用下去、完全或主要依靠,依赖直到依附别人?还要不要独立自主?还能不能自力更生?
在对上述问题提出答案以前,我们不妨看看科技界在讨论自主创新时对引进技术的意见。他们认为,引进技术不等于引进技术创新能力,引进形式不等于引进(掌握)实质性内容(核心技术),只有在引进以后,在引进的基础上,从模仿、消化、吸收、转而进行再创新,才能有提高、发展和进步。
韩国是一个人们惯举的例子。曾有专家指出:“某些方面的技术,我国和韩国是同时起步,同时从国外引进的,但是几年后,韩国的技术已经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而我们还在继续源源不断地引进,原地踏步。”原来,韩国花一元钱引进的技术要用5元钱(还有一说为5一8元)去进行研究开发,而我国的这种比例仅为1:0.08。
虽然引进教育计划和引进技术项目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是在考虑引进问题时,后者的有关意见也有参考价值和有所启发,至少是不能停留和满足于照搬,而必须在适用性、有效性和创新性上狠下功夫。
特别应强调的是再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不做思想徽汉。开动“机器”、“有志者事竟成”、“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均非虚语。
可见,实行“拿来主义”和“洋为中用”,目的是在填空补缺、取长补短,并在得到填补的同时,在新的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方面观察一下别人对中国的创造发明是怎样采取“拿去主义”和“中为洋用”的,也可以从中得到启迪,缩短和消除在认识上的差距。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