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MBA写作素材:【勤俭】论据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6-17 18:12:58
【勤俭】理论论据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 以俭立名,以侈自败。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 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 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 与其卑躬屈节以求小利还不如减少零星的花费较为得体。
——[英]培根《论消费》
事例类
◆ 诸葛亮――身任蜀国辅宰,执政二十七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留给子孙的仅仅是几亩薄田
◆ 正如陈毅元帅所说:"廉洁奉公,以正治国者周恩来也。"周恩来总理居住曾在中南海西花厅居住26年,未曾装修与翻新过房屋及庭园。
◆ 何塞·穆希卡,乌拉圭现任总统,被媒体称为“全球最穷总统”,不带随从,不打领带,穿着十分随意,全身上下虽然找不出来一件名牌却成为拉丁美洲最受欢迎的总统
范文
俭以养德 清以修身
司马光以亲切的笔调写了《训俭示康》一文,目的在告诫其子司马康要“以俭素为美”,而不要“以奢糜为荣”。时隔八百余年,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俭素”,顾名思义,就是勤俭朴素。这两个字看似寻常,却不容等闲视之。它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美德,是成才的一种激素,是造就伟大人物的“妙诀”之一。因为,只有具备这种美德,才能忘怀得失,不慕荣利;只有具备这种美德,才能心怀大志,处困境而不沮丧,受窘厄而泰然如常;只有具备这种美德,才能摒弃奢欲,以事业为重,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综观古今中外,就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司马光――一代文宗,名重四野,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饥”,对衣食温饱向无奢求,然而他对精研学问却有无穷的兴致和热情,“下帷绝编,不知昏晓”。马克思为了给全世界无产者指明斗争的方向,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他的生活则清贫如洗,心爱的孩子因无钱医治而夭亡,妻子燕妮也因生活的煎熬而早逝。但马克思在重压下仍然不懈努力,终于到达了真理的彼岸,成为世界上最伟大、最受崇敬的人。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正是无数的事实证明了“俭素”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美德;正是无数人的经历,给予了它丰富而深刻的含义。
一个人如果想有所作为,就决不会竭尽心力去装点自己的生活,把奢糜享乐作为人生的目的,而必然以勤俭朴素作为自己道德的准则,并且身体力行。而奢糜往往是一种绳索,只要被它束缚了手脚,就很难再迈步向前,为事业做出努力。奢糜又往往是一条毒蛇,只要沾染上它的毒液,灵魂就会腐烂,精神就会枯萎。君不见,古来几许纨绔子弟干出了大事业?
每个人对生活都有热烈而执着的追求。这生活,显然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物质生活是基础,精神生活是归宿。物质生活有了必要的保障以后,精神生活就应当相应地得到提高,以至有更多的追求,决不能为了物质生活而生活。古代多少高门豪户,绮靡穷奢,金迷纸醉,他们的精神则极度空虚。而许多人一身朴素,但精神生活却极为充实,尽管他们曾潦倒一时,但他们的名字却永放夺目的光彩。由此可见,在生活的天平上,如果失去了清俭这一精神的砝码,就会在奢华淤成的泥潭里沉沦,甚至没顶。
跟古人比,跟前人比,我们今天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今后还会有更大的改善,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放弃“俭素”的美德,相反,我们应该永远继承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并将它发扬光大。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