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财政税收论文

财政税收论文:财政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探索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9-08 21:24:10

 一,区域经济理论与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
  (一)区域经济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认为,地区间的分式就建立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中央和地方政府应积极支持和促成这种分工的形成;国家对地区的倾斜政策应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优势有机结合;国家在加快条件较好地区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落后地区的发展,将地区差距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区域常见的有三种类型,即自然区域、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为重点的区域经济。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区域经济理论。
  1,区域分工合作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学说及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按照比较成本理论,在某种产品生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就没必要生产该产品,而应该选择生产优势最大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和地区,也不能什么都不生产,而可以选择不利程度最小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这一理论虽然产生较早,但对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仍具有重大意义。
  2,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目前,各地都在强化招商引资,主要就是承接国外和国内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当然,高梯度地区的产业转移也不是均匀地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政策环境文化背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因素对产业转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不同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普遍加强的同时,找准重点目标国家或地区。
  3,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即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移动。这种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不仅仅是三大产业增加值比重主导地位的依此更替,更主要的是表现在产业素质提高,产业关联性强化,产业技术水平提高,产业开放性扩大。
  4,区域经济空间聚集理论。迈克尔·波特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对区域经济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克鲁格曼从集聚角度对区域创新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集群在三个方面产生竞争优势:一是提高该领域企业的生产率;二是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率;三是加强和扩大集群本身。
  (二)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简况
  改革开放以来,为尽快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综合实力,福建省在地区经济发展上实行了非均衡发展战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优先加快发展。福建省沿海大部分地区充分利用其具有的区位优势和对外开放的政策优势,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快于其它地区。由于区位条件、政策因素、经济基础等多种原因,山区与沿海之间、沿海各地区之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发展的非均衡性已经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武夷山市财政政策促进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现状
  近年,武夷山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特点和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创建国际旅游名城的目标,武夷山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先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
  (一)政府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从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福建省在区域经济规划上主要集中在闽东南地区,闽北区域未能重点纳入。
  直到进入21世纪后,福建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构建三条战略通道的战略构想,对省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南平、三明、龙岩三市要加快开放、开发步伐,对接沿海,辐射边界,拓展我省腹地。"此时福建省开始注重对南平市经济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滞约了财政促进武夷山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紧紧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政策机遇,全面推进"五个重要"建设。2011年,按照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坚持"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2012年,福建省全面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进入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福建省继续在产业创新转型、现代农业发展、闽台融合等方面加快步伐,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等新举措不断推出。
  可见,进入新世纪后政府对财政政策对经济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这为财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总体平稳增长,发展水平稳步提升,财政实力显著增强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武夷山市围绕"扩内需、保增长、抓稳定"总体要求,着力发挥项目、品牌、产业、内需、统筹、创新、服务等七个方面的带动作用,认真落实改革创新、增收节支等各项措施,主要经济指标逐季回升,总体实现了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增长。如表1和曲线图可以知道,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109.8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1.98%,2013年财政收入11.2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6.23%。从2009年至2013年呈现出较快增长趋势1;
  (三)提高投资效益,有效突破重点项目始终将经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培植财源、增加建设上,立足实际和发挥比较优势,重点把持拉动力强、财政贡献大的大企业、大项目。实行创新实施指标统筹报批、现场办公会商、督查落实、服务奖惩等项目建设工作机制,有力推动123个迎高铁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实际完成投资41.15亿元。刚泰武夷天堂、自驾游营地、极地海洋公园等精品项目加快推进。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超9亿元,获得投资补助项目60个、补助资金1.09亿元。深化"三维"对接,积极参与"5·13"、"9·8"等招商活动,新引进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278个。
  (四)统筹城乡建设,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
  深化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五大片区、28个行政村等规划,编制城市公共交通、燃气、市政和文化旅游发展等专项规划。紫阳古城、滨溪绿道等"六个一"城建项目完成投资6.39亿元。成功市场化运作了工业路棚户区改造项目。红场地下停车场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工业路竣工,启动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工程建设。投资6054万元推进大安、洋庄、横墩等1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实现行政村保洁全覆盖。
  三,财政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地区竞争力较弱
  从表2与表3可以看出,2013年武夷山市生产总值为109.89亿元,占南平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为9.94%,在南平10个县市中,排名第5,总量规模偏小,整体竞争力较弱。从全市2013年三大产业发展来看,第一产业排名第7,第二产业排名第5,第三产业排名第4。从地方财政收入来看,全市2013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为9.16亿元,占南平市总量的12.79%,在10个县市中排名第2。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较落后,第三产业是作为全市的重要产业,其发展落后于延平区、建瓯市、邵武市,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二)区域经济规划相对滞后,降低了财政政策实施效果
  编制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作为政府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迫切需要科学构建区域发展规划体系,完善区域发展规划体制,增强区域规划的科学性,有步骤地组织推动区域经济规划工作,为财政政策提供一个施政平台。目前,由于缺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整体规划,财政政策在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还未形成一套健全的体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政政策的整体实施效果。
  (三)财政投入力度不大,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经济。总体来说,武夷山市经济总体上相对落后,经济总量规模偏小,整体竞争力较弱。在这种情况下,自身造血能力很差,很难拿出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产业优化等,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由于武夷山市位福建省北部,在区位、交通等方面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较仍存在很大差距,吸引外地资金促进本地经济发展方面亦存在较大劣势。
  (四)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剧,现行财政体制问题渐显
  随着经济外向度的提升,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市场大环境越来越密切相关,而不仅仅局限于局部地域。近年由于受冰冻雨雪、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国际金融危机等全国及至世界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致使武夷山市经济出口、旅游业受到影响,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来源出现萎缩。这在种情况下,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的税制结构是以流转税为主,从地方税体系来看,财税收入是大税种的小部分,小税种的大部分,税源零散,征收难度大,成本高,增收弹性小,难以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收入结构调整取决于经济结构调整,改善经济结构,优化收入结构,提高经济对对方财政的贡献率,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五)财政政策支持促进区域经济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一些地方政府,还不同程度存在一种重速度轻效益、重产值轻税收的观念,特别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财税政策研究不深不透,出台优惠政策存在盲目性、随意性,致使引进的项目不仅不能提供税收,反而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
  四,完善现行财政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政府与市场的深度磨合,财政就是要利用有效的财政政策杠杆,进一步丰富和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和措施,引导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和调节作用,实现扶持方式的战略性转变。
  (一)调整财政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
  从理论上讲,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投资环境密切相关,区域投资环境越好,区域经济越容易发展。针对闽北欠发达地区投资环境的现实和以往区域投资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财政投资政策的调整应侧重于解决闽北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投资不足的问题,加大对闽北地区科技投资力度。具体来说:一是国家要加大对闽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以此带动民间资本投资的跟进,对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做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可进行财政补贴或予以奖励。二是改革财政投融资体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增加对闽北地区的投资力度。如设立专门的信贷担保基金、投资风险基金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投资渠道,加大对闽北地区主导产业、茶业等的财政扶持力度。三是将改善闽北地区投资环境与扶持旅游开发、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支持闽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坚持科学发展,努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一优化产业格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制定实施现代农业、绿色工业、会议会展、赛事品牌培育、文化创意等扶持政策。新创4A级、3A级景区各1家。深化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建设,成功举办茶博会、国际马拉松赛、国际骑游大会、国际轮滑马拉松公开赛等赛事,顺利举办五夫荷花节、吴屯稻花鱼文化节等活动。创新实施"一元门票游武夷"旅游营销活动。
  二落实惠农政策,提升三农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农资综合直补2358.41万元、农机补贴1736万元、良种补贴402.09万元。稳定粮食生产,建立万亩高产区示范片、千亩核心区示范片各4个,百亩攻关区示范片12个,"五新"示范片17个。发放"农家乐"贷款1.23亿元。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26.59亿元。水利建设投资2.67亿元,实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2547户、8558人,完成造福工程450户、惠及1804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责编:杨盛昌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