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贸易之发展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8-24 11:09:58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特征,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和趋势。虽然,目前,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涵义,国内外都没有完全一致的界定,但是,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已被多数学者所认同。所谓经济全球化,就我理解,最一般的含义,就是指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扩张和全球化联系,是资本、资源、信息、贸易的全球共享与优化组合。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全球化就是一种新的国际经济关系体制,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经济态势。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它给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既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使各国发展经济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在国际经济领域,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回避这一世界潮流和趋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如何迎对这一世界潮流,无疑是中国当今乃至未来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问题。为此,笔者将"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贸易之发展"为题,从中国贸易发展这个侧面谈谈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强,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出现了重大变化 
  现代国际贸易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国际商品贸易、国际劳务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二战后,服务贸易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商品贸易发展速度,服务贸易的比重相对于货物贸易正在快速上升,至1997年,世界服务贸易额已相当于当年商品出口贸易额的25%,这一比例数还在逐年提高,使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世界贸易新的增长点。工业制品中技术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原材料产品中具有特别意义和战略意义的资源产品的贸易量增长迅速,绿色环保产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 
  2.产业内部贸易比重上升 
  20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加速资本的相互渗透,深化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国际分工,进而推动了产业内贸易比重上升。在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纵深发展,这种趋势将继续扩大。 
  3.区域内贸易扩大,全球贸易向自由化方向发展 
  由于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在各地区的相继建立,使自由贸易区内部关税将最终消除,生产要素逐步实现自由流动。因此,在一体化区域内部贸易量将迅速增加,同时将减少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使贸易更多地在区域内部进行。在多边贸易体制另一侧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合作以降低贸易壁垒、推进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区域贸易自由化正成为全球现象。 
  4.世界市场竞争激烈,贸易大国摩擦此起彼伏 
  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经济的立足点放在世界市场上,为了发展经济,都要扩大出口,市场竞争大大加剧。各贸易大国竞相扩大海外市场,必定会加剧它们之间的贸易摩擦。随着国际贸易体制的改变,发达国家往往打着合法的旗号,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政策。 
  5.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正在稳步上升 
  国际分工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发展中国家已逐步改变了只生产和出口原材料的情况,发展了自己的多种制造业,且制成品出口日渐增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工业有较大进展的国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正在大力发展某些中等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这导致了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的改变。 
  6.各国外贸额相当于GDP比重大幅升高 
  1950年国际贸易占全球生产的比重为7%,现已接近20%。到1997年,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占GDP的比例都是1995年的两倍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1995年的三倍。这些特点将会导致全球贸易额和贸易量的增长。国际贸易额增加使各国外贸依存度加大,国际贸易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据预测,到2020年,贸易将占GDP的50%,世界贸易活动将更加频繁,贸易仍将是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二)经济全球化下我国的贸易发展 
   
  1.我国贸易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事业开始全方位对外开放。随着加入APEC、WTO等国际经济组织,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竞争与协调发展,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也越发重要,我国已成为贸易大国而崛起了。具体表现在: 
  (1)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地位不断上升。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中国外贸规模不断扩大,迅速崛起为世界贸易大国。进出口商品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8512亿美元,增长40多倍。中国在世界贸易的排名也不断上升,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25位,2001年则攀升到第6位,2002年第5位,2003年跃至第四位,成为仅次于德国、美国和日本。2007年我国累计贸易顺差为2622亿美元,较2006年的1774.7亿美元增长了47.7%,比2001年增长了11.6倍,进出口总额增加到21738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3.5%,贸易规模世界排位第三。 
  (2)外贸进出口依存度不断提高。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通常是衡量该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高低。外贸依存度可分为出口依存度(即出口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和进口依存度(即进口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伴随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也迅速提高,从1980年的12.6﹪提高到2003年的60﹪,其中,出口依存度从1980年的6﹪提高到2003年31.3﹪,进口依存度从1980年的6.6﹪提高到2003年的29.5﹪,世界经济对我国的影响明显加深。但近几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这成为我国外贸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2007年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2007年1~9月,我国外贸依存度达到71%,创建国以来最高水平。 
  (3)贸易商品结构逐步趋向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贸规模的增长,中国外贸的结构也逐渐改善。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有了长足发展,初级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下降,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出口结构呈不断优化趋势。与此同时,中国外贸进口结构也出现逐步优化的趋势。1980年,初级产品进口额为69.6亿美元,占当年进口总额的34.8﹪,到了2003年,初级产品进口额虽增长到728亿美,但初级产品在当年进口额比重却降至17.6﹪。相反,工业制成品进口呈稳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130.6亿美元增至2003年的400亿美元,工业制成品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也从1980年的65.2﹪上升到2003年的82.4﹪。而且,现在进口商品主要是原料、燃料、机械及运输设备,消费品的比重很低。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增幅继续高于出口总额增幅,初级产品进口增幅继续高于进口总额和工业制成品进口增幅。这表明中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工业国地位日益巩固。比如,机电产品全年出口额7014.5亿美元,增长27.7%,比出口总额25.7%的增幅高2个百分点。2007年1-11月,中国进口初级产品2177.9亿美元,增长27%,比进口总额增幅高6.5个百分点,占同期进口总值的25.2%。与此同时,一般贸易进出口和出口增幅在近两年均超过贸易总额、出口总额增幅,又表明中国贸易方式的改善。 

 目前,中国制成品已占到出口总量的94%,机电产品占5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由5年前的17.5%增加到现在的28%。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总额比重不断提升,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品出口持续下降。中国正迅速地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生产营销链条当中。 
  2.我国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改革30年 ,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对外贸易大国,然而还不是一个贸易强国。 
  (1)中国外贸绝对量虽然较大,但相对量特别是人均量仍然很低。 
  (2)从进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结构看,中国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及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所占比重偏低。 
  (3)从进出口市场结构看,中国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区域多元化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 
  (4)从资本流动情况看,中国吸引外资已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但对外投资额却较少。 
  (5)中国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贸易体制与企业经营机制 都还有巨大差距。 
  (6)贸易摩擦形势严峻。 
  我国遭受的贸易调查表现出三个"最多":连续12年成为世界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目前世界1/3的反倾销调查是针对中国的;今年以来成为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2002年以来连续6年成为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最多的国家。 
  3.当前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面临"五难"、"三多"。 
  当前我国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一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进入近30年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但在强劲的增长势头之下,全球经济还面临着通货膨胀、石油价格风险等因素的阻力,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最近都发布了世界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的警告;二是我国外贸持续高增长,贸易平衡压力还较大。目前我国已连续42个月实现贸易顺差,预计今年全年进出口总额将超过2万亿美元,虽然今年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但造成顺差过大的根本因素还存在;三是"中国因素"影响全球,"中国制造"成为众矢之的。中国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的世界经贸格局,"中国制造"已成为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我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各主要贸易伙伴的不安,不少国外媒体频频制造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最近的中国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等"威胁论"就是突出表现;四是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矛头直指中国。近年来国际贸易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主张保护国家利益、反对外来资本入侵的声音抬头,美国、欧盟、俄罗斯等今年以来纷纷调整对华贸易政策,南欧、发展中国家也对我国贸易的增长表现出担忧;五是贸易摩擦形势更加严峻,反补贴成为新热点。2007年1~10月,我国共遭受各类贸易措施62起,其中2/3来自发展中国家。美国自2006年11月份以来已经向我国发起地多起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的世贸争端解决案件越来越多,知识产权、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贸易壁垒不断增加。 
   
  (三)新贸易环境下我国贸易发展的战略对策 
   
  面对贸易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总的来说要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实现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梦想。 
  1.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是我国实现由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国不仅要顺利的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更重要的是要最大限度分享参与国际分工的好处,其关键在于中国能否尽快提高外贸出口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因此,我们要 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参与竞争的制高点,积极谋划扶持我国未来的战略产业。也就是说,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实现外贸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加快外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增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世界级的大企业往往代表着一国的整体经济,并主宰着世界经济格局。国际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跨国公司名牌产品之间的竞争,中国限于国力和财力,很少有跻身国际市场的跨国企业。为了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加速发展自己,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要走强强联合之路,但前提是必须加快外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实现"转机建制"。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综合地解决国有企业走向市场所遇到的一系列体制性矛盾。长期以来,我国商品出口是粗放式经营,以数量而不是以质量取胜,这种廉价销售与外国国内市场或第三国 (替代国 )市场同类商品价格相比 ,往往给人留下倾销的印象。近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虽然不断改善,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因此,外贸企业必须转换增长机制,转向依靠技术革命提高生产率的集约型增长机制,提高单位资本的产出率,使企业真正做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同时,又要根据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积极推动外贸企业向集团化、实业化、国际化、综合化经营发展,提高规模效益。而中小企业由于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 (轻工、纺织、工艺等 )和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国际交换中,往往拥有大企业集团无可比拟的经营优势,应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 ,积极调动和充分发挥它们在外贸发展中的作用。 
  3.既要重视"中国引资",也要推动"中国投资",使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更好的转动起来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我们要把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同时灵活的转动起来。 
  "引进来"就是要通过优化进口结构,着重引进当今国际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国外各类专业人才,同时也要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 
  "走出去",就是要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的出口,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类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的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 
  (1)优化出口结构。在保持出口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出口结构,着力提高出口的质量和效益。①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出口;②以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为重点,引导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③支持自主性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④完善加工贸易政策。完善加工贸易行业准入标准,实行鼓励、限制和禁止的分类管理;⑤加强对出口商品价格、数量的动态监测。建立健全重要商品出口预警机制,引导出口企业合理自主调节出口,避免在某一市场集中过快增长。 
  (2)积极扩大进口。完善进口政策与制度,积极鼓励进口,优化进口产品结构。①清理各项限制进口的政策,对不合理的限制进口政策进行修改和完善;②恢复进口信用保险,使中小企业的进口潜在需要为实际可操作的进口需求;③扩大能源、资源类产品进口;④利用贴息和政策性进口信贷鼓励进口高新技术产品、重要装备、能源和原材料;⑤扩大国内有需求的肉制品、奶制品等食品进口,适当扩大名牌家电、服饰、工艺品等高档消费品进口,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4)积极有效参与多边贸易体制,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改善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 
  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在多边框架下加强区域和双边的经济合作,能够为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只有积极有效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才能利用有关规则维护中国在对外经贸活动中的正当权益。同时,我国也要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合作与双边合作,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5)加快经贸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对外经贸制度环境 
  我国已成功地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中国经济贸易发展面临新的国际国内环境,现有的经贸体制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经贸体制改革调整和完善对外经贸的制度环境。我们既要建立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涉外经济管理体系和制定统一、规范、公平的对外经贸法律体系,又要加快建立符合国情的对外经贸促进体系。 
  (6)提高参与国际定价和应对贸易磨擦的能力 
  健全贸易运行监测预警体系和摩擦应对机制,深入研究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特点,健全贸易运行监测预警系统,建立统一、协调的多双边反应机制,多渠道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①合理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增强应对贸易争端的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②抑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要从源头抓起,加快能源、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提高出口产品的环保成本;③敦促美欧等发达国家放宽对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限制;④适当扩大企业和商品储备进口,分散国家集中进口的风险,择机进口一些国内短缺、长期依赖进口的石油、棉花等重要能源和资源性产品,用于充实国家储备;⑤规范、引导企业积极稳妥地运用期货贸易和其他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国际市场风险。建立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中介机构间分工合作的产业安全协调机制,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 
  总之,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创设良好的国内国际外贸环境,促进我国外贸健康快速发展,使外贸更好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 

责编:杨盛昌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