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8-22 12:48:53

 1. 包产到户的实行和私有资本的产生

 

1978年安徽凤阳县农民冒死按下手印,实行包产到户[1]。不甘于受奴役的农民开始自发地挣脱人民公社的桎梏,相对于落后僵化的人民公社,即使是小农 经济 也足以冲破这一束缚生产力 发展 的樊笼[2]。1979年,全国 农村 只有1%的生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上升到14%,1981年为45%,1982年为80%,1983年则达到98%。[3]到了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赢得了全面的胜利,人民公社在全国范围内寿终正寝。


 

农民在短短的几年里,不但解决了温饱 问题 ,而且使他们对土地充满了希望。他们原本指望依靠土地发家致富,可是农民现在贫困的原因正是他们的小块土地,只经过十几年就产生这种不可避免的结果。

 

农民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即小私有制是他们之间进行等价交换的必要条件。这在"只靠自己劳动致富的初期,是有效的","也是农业本身发展的一个必要的过渡阶段。"小农经济对生产力发展的这种促进作用,大量地和短暂地发生在人民公社解体、资本生产方式正在形成、农业尚未从属于资本生产统治的 社会 转型期内。在这种 历史 条件下,小农经济生产的主要目的仍然是直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只是把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的剩余产品更多地拿到市场上去交换。这时,直接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还未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普遍的生产方式。有关包产到户可以使农民发财致富的幻想,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高度不稳定、势必为后来资本主义农业所扼杀的、临时性的、无法持久的初期繁荣上的 [5] 。

 

 小 农经济本身是不稳定的,随时都在分化,包产到户造成的小农的理想王国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短暂的历史现象。随之而来的就是剧烈的商品竞争,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日益加快,小农的生产条件不断恶化[6],农民开始分化,生产开始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则落入无产者的队伍。

 

农民的愚昧和落后,使他们还不能清楚地认识到他们所承受的一切苦难、他们的分化的根源就在于这种新生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一切现象都表明,改革开放新生的商品经济正在侵蚀、瓦解着小农经济。

 

从土地平均分配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农民直接在他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全部产品,并以实物形式向国家交纳剩余产品。这样,独立进行生产的农民就有可能以自己的劳动获得满足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以外的某些剩余,这就使得各个农民的经济状况出现很大的差别 [7] 。

 

据原国务院农村发展 研究 中心的典型调查, 1984年,农村调查户人均纯收入为399元,比1978年的134元增长1.68倍(扣除物价因素),年均递增17.9%。但这只是开始有点结余。据农区调查户的概算,收支相抵后,人均剩余资金只有42.3元。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数额,但分别很不平衡。在近半数的农户还入不敷出的同时,少数先富起来的人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据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典型调查,1984年,农村调查户人均纯收入为399元,比1978年的134元增长1.68倍(扣除物价因素),年均递增17.9%。但这只是开始有点结余。据农区调查户的概算,收支相抵后,人均剩余资金只有42.3元。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数额,但分别很不平衡。在近半数的农户还入不敷出的同时,少数先富起来的人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 [8]

 

现在,这些富裕农民获得去直接剥削别人劳动的手段的可能性也已经存在,从而少数富裕农民积累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资本家的可能性也就逐渐发展起来。

 

1984年,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对全国28个省、市、区的272个村庄的37422个农户,组织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其中,各种类型的专业户占其总数的3.5%。专业户的平均收入为7408元,相当于一般农户的6.1倍。在专业户中,出现了一批平均纯收入在万元以上的大户,即"万元户",占农户总数的0.56%。1984年同1983年比较,一般农户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增加23.6%,专业户增加51%,"万元户"增加62%。这些收入较多的农户雇工也多。家庭纯收入6000~9000元的,只占调查户总数的3%,而所雇长工数却占长工总数的50%;家庭纯收入9000元以上的,只占调查户总数的1%,而所雇长工数却占长工总数的40%。 [9]

 

所以,包产到户的推行,农民的分化就出现了。随着与地租合一的实物赋税和劳役转化为货币 [10] ,农民的分化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因为,这一方面使农民遭受剥夺 [11] ,另一方面使农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但是,只有为数甚少的小生产者发财致富"出人头地",变成资产者,而绝大多数的农民变成了雇佣工人。

 

事实表明,为了农民的利益和按照农民的愿望重新平分了全部土地,反而产生了资本,加速了农民的阶级分化。有人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富裕的根本原因,这一论点完全不对。我们的农民为了获得相当少的一点收入,就必须把他的全部精力都投在土地上,而且他还不得不把仅有的一点收入上交一部分 [12] 。平均分配土地只不过使农民摆脱了人民公社的束缚,确立了个人的人身自由,从而能够离开土地外出打工,变成"支配自身"的"自由人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得到了"解放",这是他们每一个人独立发展的基础,从此,他们成为自身劳动力的主人,可以"自由"地离开土地外出赚钱谋生,而资本家们也就能随时买到足够的可供支配的劳动力。

 

这就创造了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大量自由劳动力的出现,使得乡镇 企业 [13] 尤其是私营企业迅猛发展 [14] 。它的崛起,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奇观。邓小平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 [15] "

 

从各类调查中可以发现,八十年代初时,当内地的私营企业还是星星点点时, 1983年、1984年在沿海地区已大量涌现出私营企业,1987年底 中国 大陆雇工8人或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达15万户,1988年发展到22.5万户。

 

从下表中也可大致了解各地私营企业的创业时期,温州上海一带的私营企业有一半多是 1984、1985年创业的;据安徽省农村工作委员会对该省5556户私营企业创业时间的调查,在1984年至1987年创办的私营企业占93.38% [16] 。

 

私营企业创业时间分布表 (%)

创业时间

安徽 5556户

温州上海 120户

全国农村 97户

9年以上

-----

9.35

-----

7--9年

-----

6.26

-----

5年以上

6.62

19.79

25.8

3--4年

34.82

43.76

40.2

1--2年

58.72

20.84

34

 

资料来源 :王克思,《中国现阶段私营企业探索》第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

 

私营企业的崛起,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奇观。马克思和列宁早在 100多年前就已经指出,任何形式的土地平分都是纯粹的十足的资本的革命!改革开放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80年代初开始的中国农村改革,"尽管其初衷不是为了实现向商品经济的转变和重建部分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历史的进程已向我们展示:这场改革实际上在中国农村发育了商品经济机制,并在不长的时间内,为私营经济的重新产生提供了历史的前提"。并且"货币财富在私人手中日益积聚",形成的主要途径是农村专业户、城乡个体工商户通过自身积累,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发展为私营企业。"根据私营企业内部的经济关系,包括资产所有制、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形式,他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剩余产品的来源与归属"等"诸多质的规定性","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仍然具有资本主义经济的一般特征"   [17] 。

 

包产到户的实行,为私有资本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私有资本不可避免地发展起来。它的产生和发展,不是由哪一个人设计的,而是客观经济 规律 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现在,社会的大部分财富首先落入私人资本家手中。他对工人支付工资,而留给自己的是劳动产品的很大一部分,准确地说是最大的并且是日益增长的一部分。开放的经济特区的建立 [18] 和外国资本的"引进",新的私营企业建立在不受旧经济体制及其计划控制的沿海地区。这一切都标志着中国资本 时代 的曙光。

 

这样,私有资本就以最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它贯穿改革开放的全部历史。这样的发展意味着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最迅速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同时也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现在,离开土地的农民(农民主要靠自己耕种的土地上的产品来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因此几乎不必购买生活资料)就要变成这样一种人,他们必须为私人老板劳动才能维持生活,而且不得不到市场上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现在的劳动要比在过去在农村重多了,因为现在是雇佣劳动。私有资本的积累,使得更多寻找工作的民工进入城市,同时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私有资本也就更迅速积累起来。这就是私有资本积累必然发生作用的道路,也是它二十多年以来在中国实际发展的道路。改革开放的结果是私有资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而农民则降到了雇佣工人的地位,同时,在这种情况下谋生变得更加困难了 [19] 。

 

中国的农村改革使大批农民变为雇佣工人,同时分化出少数私人资本家。 [20] 在农民转变成雇佣工人之后,私有资本就可以把更多的劳动动用起来,他们的结合的劳动在生产中使用,产品就会更多,这样就可以为资本家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资本就会随之加速积累。这样,资本的迅速扩张,就能更迅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你妄想避免的资本主义的恶,却是历史上的善,因为它将惊人地加速社会的发展"。 [21]

责编:杨盛昌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