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16与17世纪的中国市场(二)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8-22 10:24:37

 五、财政白银化和财政危机
明沿用两税法。唐杨炎创两税,原是田亩纳谷,户税纳钱,惟时帛价低,实际纳帛。宋代两税,则南方商品 经济 发达诸路已是夏税征钱、秋粮纳谷了。明之两税皆征实物,并将丝、绢、棉、布、麻,以至红花、蓝靛都入两税,税目达40余,加以课、贡,凡政府所需之物无不征实。广积粮,以至"红腐不可食";储铁锈蚀,不堪制镞。朱元璋的这种实物财政政策是行不通的,其出路只有白银化。兹将明财政收入按10年期列为表五,所选布、绢均属带有货币性者。资料全据《明实录》,惜万历只有一年数,崇祯全元。
表五 明代财政收入
年份|米麦(万石)|布(万匹)|绢(万匹)|宝纱(万锭)|银(万两)
1430|3979|20.5|94.1|7388.9|32.9
1440|3045|14.6|18.6|2882.3|0.5
1450|2588|13.3|18.9|2368.4|-
1460|3036|13.4|19.4|2574.1|14.6
1470|3032|90.6|28.5|2874.9|7.1
1480|3035|85.8|28.6|2910.6|4.6
1490|3079|117.4|17.9|3246.9|8.1
1500|3090|117.4|17.9|3246.9|3.2
1510|2787|171.3|12.7|3238.1|3.3
1520|2787|171.3|12.7|3238.1|3.4
1532|2659|13.3|32.0|2414.3|242.6
1542|2659|13.3|32.0|2569.2|223.9
1552|2659|13.3|32.0|2414.4|243.3
1562|2660|13.3|32.0|2414.4|259.0
1571|3061|62.3|32.0|1018.3|310.0*
1602|2837|39.5|14.8|0.1|458.2*
1621|2780|12.9|20.6|8.1|755.2*
1626|2780|12.9|20.6|8.1|398.6*
*《实录》所列数太小,改用太仓收入数。
米麦包括田赋、屯田子粒、课粮、课折粮、牛租谷。
布包括额布、课折布。
绢为额绢。
宝钞包括户口钞、折色钞、盐钞、杂课钞等。
银包括杂课银、盐课银、盐钞折银、屯牧地银、漕粮折银(不同时期按每石0.5、0.7、0.8计)、黄金折银(不同时期按5、7、8倍计);不包括金花银(约100万两)。
财政的白银化包括田赋、课、役三个方面。
田赋白银化始于1436年,将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7省的部分税粮改征银,即后来所称金花银,通作100万两,进内库御用,终明之世未变。[1] 100万两按当时所定折价每石0.25两,合400万石,占洪武时7省税粮1 762万石的22.7%。后调整折价,1538年调为0.5两,则只合200万石,占嘉靖时7省税粮1699万石的12%。[2] 
金花银行于南方,北方如何?于谦、户部尚书李敏都有北方税粮折色之议,而实施情况未详。山西、陕西均有折银之事,但非常规。[3] 山东、河南某些地方有常折者,但限于运往指定粮仓之赋。[4] 
运京漕粮400万石,弘治时始见以17.2万石折银。1572年户部请定年折100万石,不准。万历时定年折34.4万石,称永折。惟嘉靖、万历年间见有7次折100万石以上之记载,[5] 平均折150万石。
灾区税粮,从而逋赋,惯行折银。嘉靖年间有四年数,平均折159万石,[6] 以四年中一年灾计,年均40万石。
各省支边粮草有折银之例。[7] 万历时,民运九边粮折银263万两,草折银2.2万两,[8] 按每石0.7两计合赋粮379万石。
田赋白银化程度如何?有一资料谓正德初"夏税共该五万五百余两,秋粮九十四万四千八百余两"。[9] 两项共99.5万两,加金花银共199.5万两,按每石0.25两计合粮398万石,占正德时全国税粮额2697万石的14.1%。又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收夏税折银12.1万两,秋粮折粮33.96万两,马草折银54.95万两,[10] 共101万两,加金花银共201万两,按每石0.5两计,合粮402万石,占嘉靖全国税粮额2 285万石的17.6%。假设这年有漕折150万石,当占全国税粮额24%。总之,田赋白银化的程度不高。不过,这是指中央收入。全国赋粮中,支边500万-800万石,万历时已大部折银,留地方1 000万石,则较少折银。总的看,在三饷加派前,田赋白银化程度不会超过50%,也许不到40%。
课的白银化,首先是盐。明行灶籍制,灶民的负担属役,而所谓课实指引价。商人纳米或他物,得引贩盐,1492年改为纳银,盐课就全部白银化了。引价初每引三四钱,嘉靖时已升至1.5-2.0两,成为太仓银库最大一笔收入。贩余盐原纳米,亦改纳银。嘉靖时,盐课银由50余万两增至130余万两。
茶亦行引法,商人纳钱得引,后改纳钞,不知何时改纳银,可能在天启废钞时。四川、陕西茶是向生产者征实102.6万斤,专用于与藏人易马。1490年陕西招商纳米给引,使贩茶,以40%交官,称中茶;1494年改为纳银。陕西中茶1601年始成定例,年500引。四川于1524年开始中茶5万引,1569年改3.8万引,年得银1.4万两。[11] 
矿冶之课有金银、铜铁、铅汞、朱砂、青绿等,嘉靖后无记载,大约一直征实。
役的方面。在籍工匠约30万人,每4年赴京服役90天,1485-1562年完成白银化,每匠年纳代役银0.45两,政府可收入13.5万两。官 工业 征用民夫约150万人,亦同时改为雇用。我们已另文详述。[12] 
城市之役,主要是铺行和火甲。铺行是编排铺商供官府需索和劳役,1566年北京改为纳银,依等次每家纳0.1-0.9两,他市未闻改革。火甲即组织商民轮值巡夜,救火防盗。万历、崇祯时,江南城市有改为纳银雇差者。[13] 
役的主体是遍布乡镇的里甲、均徭、杂泛。
里甲主要是上供物料。其白银化始于宣德时周忱在应天之改征里甲银,其后又有各种名目,一条鞭时全面推广。里甲银无数据,只好借均徭酌估。
均徭包括中央及地方征派之役,有多达50目者。宣德起即有改征银之例,正德时已有银差、力差之别,一条鞭时普遍白银化。唐文基辑有嘉靖时7省16个府县的14种役的折银价,共有149个数据。兹将其各役种的平均值再作总平均(人数不多而银价特高的马夫、膳夫酌减权数),计每个役应纳银7.5两。服役人口按1.1亿计,依前述丁口比例当有1 830万丁,10年一役即183万役,可收均徭银1 373万两。唐文基又辑有嘉靖时12省33个府州县的均徭银数和户口数,从中可计出平均每户负担均徭银0.73两。服役人口按5口之家计有2 200万户,应纳均徭银1 650万两。与前数平均均徭银在1 500万两左右。唐文基又辑有4省6个府县的里甲银和均徭银(力差与银差合计)的数字,从中可计出里甲银为均徭银的52%。[14] 以此估计里甲、均徭银共约2 280万两。此项银两一般不入户部,而为置办上供物品、雇佣夫役及地方多种支费所用。
杂泛以临时性的河工、殿堂修建、运输为大项。推广一条鞭后,仍多是签派。
一条鞭有赋役合一者,但多是随赋带征役银,田赋本身仍以实物为主。辽饷加派前,有个资料说,中央收入本色折色共值1 461万两,入内府者600万两,主要是丝、绢、茶、蜡等,余入户部,内银400万两。[15] 入内府的金花、买办等银以150万两计,连同户部的400万两,共占1 461万两的37.6%,实物仍占62.4%。地方情况未详,地方亦需储粮,其白银化主要在役,支出亦多取自里甲、均徭银。
明自弘治末起,财政拮据,嘉靖后进入危机,隆庆后益不能支。学者不少 研究 太仓银库者,多胪列其入不敷出惨状,若即崩溃。殊不知,当时政府既不能发行公债,亦不能像欧洲君主那样向犹太商人借款,根本不可能实行赤字财政。因此,我将太仓结余情况(材料难找,不像叫喊亏空者多)列为表六。
表六见1550-1554年5年连续亏空,1567-1570年4年连续亏空,这大约是太仓最紧张的时期,但仍有库存。原来太仓年入银200余万两。80年代起增至300余万两,库存增加;90年代起增至400余万两,惟支出大增,又感紧张。
表六 明代太仓收支银万两
年份|收入|支出|老库库存|外库库存|未言明何库库存
1442-1473|2076|1836|-|-|240
1500左右|149|100|-|-|200-400
1506|150|625|-|-|-
1528|130|241|400|100|-
1550-1554|1496|2712|-|-|-
1555|-|-|114|-|-
1567-1570|851|1795|100|210|-
1573|282|284|-|-|437
1583|372|565|-|300|-
1586|-|-|601|98|-
1587|370|370|400|9|-
1589|327|346|224|31|-
1590|374|400|117|40|-
1593|451|547|-|18|-
1600|-|-|200|-|-
均据《明实录》。个别年的收入用全汉升估计数,见《明中叶后太仓岁入银两的研究》,《 中国 文化研究所学报》1972年第1号,页136-139。
所谓财政危机是指白银而言,中央所征以实物为多,并无危机。1583年"京仓积米足资八九年,愈多则愈浥烂";1588年"太仓米足支七年,而米价腾贵"。[16] 朝臣们在解决银库不支的建议中有一条是将丝绢等改征银和将内廷"十库"中不用的东西折银,[17] 皇帝不准。这种实物经济思想正是财政危机的原因之一。
据说老规矩是太仓老库贮银800万两不准动,需款从外库应付。我们不知这规矩维持了多久。但明代市场和商品经济大 发展 正是在嘉靖财政陷入危机之后。原来货币的功能就在于流通,财政危机,老库窖藏的白银流出来了,投放市场,市场焉得不活。
以上是16世纪。进入17世纪,有两事当言。
一是税监之祸。税监遣于1597年,而开始进银在1601年。据《明史·食货五》说共进"几及三百万两",我据《明实录》逐笔加算还不到200万两。不过,据说内进的只占1/10或2/10,其余都由税监和"群小"瓜分了。[18] 税监之祸,惨不忍睹。但从财政上说,主要是把原应纳之税银经太监之手转入内廷。从经济上说,是将 社会 上流通的白银用暴力聚敛起来,而最后还是流回市场。因为内廷是在修"两宫三殿",而太监尤其是分得50%-60%的"群小",是不会有多少储蓄的。滥派税监,是由于万历贪婪,非真正缺银,因到加派辽饷时还是"内帑充积,帝靳不肯发"[19] 。而已。
二是军饷加派。这始于1592-1600年的"三大征",共支军费588万两,时太仓尚裕,加派不多,大约只派了山东。这三次战争在宁夏、朝鲜、贵州,无碍生产,军费则主要投入内地市场。1618-1620年加派辽饷,递增至每年520万两,使田赋白银化比重大增,惟时米价升至每石1两,折米不过500万石,占万历时税粮额的17.6%。这次战事在辽东,而这笔巨额支出大半投入内地市场,以支付募客兵之费和购买与转运粮、马、器械之费。1630-1639年再增辽饷和加派剿饷、练饷,使加派总额达2 000万两,连同旧有的赋税共达2 700万两;不过未能收齐,1643年实征只1 585万两,支出则达2 122万两。[20] 这时战事遍南北,生产破坏,生灵涂炭。但就空前巨额的各种征敛税,当时似未发生货币困难,表明社会上流通的白银增加了,不像16世纪下半叶那样捉襟见肘。而大量的支出投放市场,必致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升,即如在物价一节所表现那样。同时,也表现白银贬值,下文再详。

责编:杨盛昌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