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中国如何避免拉美化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8-21 22:45:33

 一  引言  
    随着 经济 的进一步 发展 以及我国市场的开放度的增加,越来越多得人们开始担心 中国 经济会不会重蹈拉美经济的覆辙。放眼当前中国市场跨国公司的招牌随处皆是,而我们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的依赖于他们。德国大众、美国福特的汽车,荷兰飞利浦、日本索尼的电视,美国宝洁、英国联合利华的牙膏,喝上了美国可口可乐、法国达能的饮料,吃上了麦当劳和肯德鸡的快餐,消费者们还在家乐福和沃尔玛购买各式各样的"洋牌"。人们不禁想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放的实际成绩和效果怎样?汽车以及零售领域是否对外开放过渡优惠?是否带来了预期的技术溢出效应中国经济存在"拉美化之忧"吗?那么到底什么是拉美化,它产生于什么样的背景呢,首先我们来看资料 分析 :  
二  资料分析  
    所谓"拉美化"是指拉美地区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以经济危机、政权更迭和 社会 失范为特征的整体性危机。  
    拉美是20世纪60、70年代之交开始走向 工业 化、 现代 化发展的轨道的。在一段时间里,拉美的有些国家譬如巴西等的现代化进程推进的比较顺利,而另外一些国家如哥伦比亚则从来就没有认真地走向过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从参与全球化的方式来看,拉美国家走了一条典型的"外资主导型"开放道路。依靠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开放市场等比较优势,大量的引进外资,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及大型跨国公司的资本进入,带动本国的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拉美普遍实行新自由主义改革,并借此获得了一段比较快的经济发展时期。但从总体上来说,拉美在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上走的非常不稳定。有时候是走两步退一步,有时候则是走一步退三步。这当中出现的剧烈的社会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个人对整个社会的损失都很明显。而且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以及参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外资主导型"的对外开放的负面作用就会进一步显露出来,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甚至损害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未来。  
    首先,国际垄断资本控制受资国的经济,形成大量的利润转移。直接投资虽然促进了拉美的经济繁荣,但掌握着拉美经济命脉的跨国公司每年都要把大量的利润汇回母国,造成了经济剩余的大量转移,出现了"增长而不发展"的奇怪现象。  
    其次,对外资的依赖造成长期困扰发展中国家的严重的债务危机。  
    第三,也许是最重要的 问题 是:外资主导型的开放经济不利于受资国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产业的技术升级。长此以往发展中国家的 企业 的技术开发,特别是自主开发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  
    巴西、阿根廷这些拉美主要靠引进外资拉动GDP增长的新兴工业大国,一度是发达国家眼中的开放模范生,是发展中国家心目中的"赶超榜样"。但是,当中国等低成本大国实行对外开放后,跨国公司纷纷把投资从拉美转向中国。这一次全球性产业大转移,直接导致拉美国家 金融 危机和经济衰退。此时它们才认识到过度依赖跨国公司的危险,才认识到本国企业的珍贵。然而,环视国内,仅剩的本国企业几乎全成了苦苦支撑的"中小企业",从头扶持这些中小企业,让它们重新成为本国经济的主角,谈何容易!  
三  中国的拉美化之忧  
    曾几何时,巴西的腾飞令世界感叹,巴西人曾自豪地宣称已脱离第三世界的苦海,成为发达国家的一员。在经历了十年高速成长之后,等待巴西人民的却是更长时间的停滞。巴西起飞的步伐变得如此沉重,拉美神话犹如昙花一现,这是为什么?一条依赖外资的现代化之路使巴西进入了虚幻的繁荣 时代 。在人均GDP增长的同时,国家经济核心竞争力却并未形成。仅仅十年间,巴西的工业乃至流通命脉已完全由外资所控制。没有自己的民族工业、民族流通业,经济腾飞的梦想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  
    中国虽然在过去改革开放25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但绝不能认为中国就可以高枕无忧。放眼中国,与巴西经济发展的相似之处何其之多。事实上,我国的外资渗透程度已然十分严重,如再不警醒,恐难避免重蹈拉美化的覆辙。20多年来,我国吸引外资逐年上升,已连续十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随之,一个不容回避并引起越来越多关注的事实是,中国经济对外资的依赖性异乎寻常的高已经达到60%多。我国外资存量所占GDP的比重已大大高于其它亚洲国家,甚至多出日本30多倍。我国的FDI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已然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最高的之一。  
    如同在巴西已经发生的结果一样,外资大量进入,逐渐形成了对中国社会资产的拥有和控制。更为严重的是,除工业领域外,外资对我国流通渠道的控制也呈加速趋势。流通渠道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它控制着市场,决定着生产, 影响 着金融。近年来,外资流通企业在中国发展迅速。从发展趋势上看,外国零售企业已经从进入期转向全面、快速的扩张期,无论是实际开店数目,还是计划开店数目都大大快于中国商业流通企业,并且单店规模也远大于中国企业。在流通渠道中占有主导份额的大型超市领域,外资控制的比例已高达80%以上,拥有绝对优势。中国零售企业只能在中低端市场经营,而高端市场已经失守。随着外资从高端市场向下延伸,民族零售企业在中低端市场也将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  
    流通渠道的丧失必然导致对产业控制权的丧失。特别是以大型现代流通企业为依托的商业资本,对上游工业进行资本渗透和控制,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的产业链。可以说,谁掌握了流通渠道,谁就掌握了工业命脉。如果放任外资企业占据我国流通产业的主导地位,控制我国的流通渠道,我们的工业企业将沦为国外流通企业提供贴牌产品的加工车间。也许到那时,我们不得不痛苦地自问:中国,你为谁制造。

四   发展 是解决 问题 的根本途径  
    在2003年 中国 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这个阶段,对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 历史 意义。已有的国际经验显示,很多国家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可能会出现这样两种前途: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期",即保持一个较长时间的 经济 持续快速增长和实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明显提高,顺利实现 工业 化和 现代 化;另一种是出现所谓的"拉美现象",即面对各种矛盾凸现,处理不当,结果走向贫富悬殊、失业激增、分配两极化、 社会 矛盾激化,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  
    中国是不是也站在这样的岔路口上呢?简单地把中国和拉美比较是草率的,但在拉美的前鉴之下,这种担忧显得不无道理。那么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什么呢?面对这样两种前途,我们肯定是选择前者,尽量避免后者的出现。那么,中国经济如何避免重蹈"拉美化"之辙呢? 
    普遍认为,中国 目前 的当务之急依旧是发展,一个社会要想使最弱势的人群富起来,唯一的可能是发展。亚当·斯密在论证市场经济的时候讲过这样一个观点,市场经济是一种最公平的制度,参预的时候没有任何资格限制。连最贫穷和最弱势的人都能参与其中。强调均衡地、有效率地发展是正确的,但必须认识到只有发展才是满足最弱势人群致富的唯一途径。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在这里建立一个良性的市场是势在必行的。然而市场不可能自发地、自动地成为良性的市场。市场的各个组成分子,包括各利益集团,不会自动地维护一个良性市场的产生。所以说良性市场的讨论就需要政府、 企业 、消费者,需要我们所有的人共同努力,才可能创造一个良性的市场。 
    所谓良性市场和非良性市场从国际经验来讲,包括我们亚洲的国家有个亚洲的信念,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创造了奇迹,过去认为亚洲是有信心的。一个亚洲 金融 危机发现,即使我们亚洲最发达的市场像日本,包括战后进入发达国家的像韩国,他们的市场体制中间也存在非良性市场,因此我们会发现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市场,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首先就是中国要发展良性市场,首先涉及到市场规则、市场执行程序和市场的组织建设,这个是我们发展良性市场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二个因素要想建立良性市场,首先要有良性的市场制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既包括大家讲的信用制度(我们传统的信用只是一个道德规范的东西,要建立起良性市场就要建立起一套比较客观的信用制度),也包括把不发达的市场建立成发达市场,比如高端市场怎么建立资本市场和衍生物市场,这整个一套东西构成我们良性市场的基础和建设。第三部分就是市场和政府都不能够仅仅依靠他们来建立良性市场,而是要求政府、企业、消费者,也就是社会的协调,来建立起一个自调节和自律的良性市场。 
    以上这三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三个方面真正执行起来建立良性市场,将会遇到各种利益的阻力,实际上非常困难。因此我想经济的不发达造成我们在制度建设和良性市场建设方面的不发达,因此建立良性市场绝对是一个长期的和艰巨的工作。只有有了良好的市场作为保证经济的发展才可以得以真正的实施。 
    大家知道经济发展靠两轮的驱动,一个我们靠外贸,外贸的潜力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了,还有没有潜力可挖?我国进出口总额已经突破8千亿美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进出口这块,现在有60%是来料加工,更是外商直接控制,其他我们更多是贴牌生产,外贸这块由外资外商控制,不言而喻。 
    另一个轮子是我们内需市场,内需市场过去多少年来基本是中国人在做的市场,这对培养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像今天有海尔、长虹等等就是因为流通市场相对比较分散,如果说内需市场也变成外国人控制,能说这个市场是良性市场吗?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在今年的年初,又有一些新的问题出现,中国粮食市场、食用油市场出现波动,这里有短缺因素,但最主要的我认为还是市场机制不够成熟。这说明我们市场化建设还需要下工夫,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体系。真正能解决我们这些问题从低端到高端的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总的来说,在具体落实和实施过程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加快政府 政治 体制改革步伐,建立制度化的民主决策机制 
    2 避免对外资的过分依赖,加快扶持民族企业的成长 
    3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掌握改革开放的主导权 
    4 加快提高本国的资本积累能力,保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5 要提高本国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努力控制和掌握核心技术

责编:杨盛昌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