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迅速 发展 中的 中国 物流,存在诸多 问题 ,需要处理好诸多的关系,协调发展。从而,有许多政策性问题需要解决。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方针和政策,加强我国物流业的协调发展,使物流业真正成为我国 经济 发展新的增长点。概括地说,发展中国的物流业需要采取"协调发展、稳步前进"的八字方针,并采取以下的八大协调政策:
一、发展物流业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相协调的政策
物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相协调。我国物流产业政策的制定,必须实现这一客观经济 规律 的要求。物流业的跨部门和多环节以及服务业态和服务种类的多样性特点,决定了物流产业的发展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相协调,具有其内在的要求。物流既涉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设备制造业、物流信息业等诸多产业部门,还涉及物流经济活动中的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货运代理业、物流咨询服务业等诸多行业,涉及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物流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其内在要求:一是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协调发展。根据产业结构的 理论 ,不同的产业结构有着不同的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大力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过程,有计划地进行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在更高的水平上稳步发展,促进中国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实现。二是物流产业内部各种相关产业经济活动的协调发展和资源整合优势的发挥。经济学大师们对产业组织有过多方面的深入 研究 ,产业组织理论的先驱者马歇尔对产业的组织形态进行了 分析 ,美国产业组织理论的鼻祖张伯伦对产业内的竞争与垄断进行了研究, 现代 产业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贝恩对产业组织的市场效率进行了研究。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实现产业内的最佳资源分配状态是产业组织的目标。物流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复合型产业,其产业组织的目标就是使物流产业内部资源得到最有效的整合。我国的物流产业政策,必须反映这两方面的内在要求,使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相协调,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服务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发展物流与工农业生产相协调的政策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正处在由小康 社会 向 工业 化社会、信息经济 时代 全面过渡的发展新阶段,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阶段,工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物流业不仅是连接工业生产活动和农业生产活动的桥梁和纽带,而且是连接工业生产各个部门、各个 企业 的桥梁和纽带。通过现代物流经济活动,应该能够有效、及时、准确、快速地把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化肥、农药等各种农业生产资料配送到乡村,把工业生产所需的各种农产品工业原料、各种工业中间产品配送到工厂企业,使我国的物流产业能够真正成为有效地连接工农业生产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我国的物流产业政策在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同时,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相协调,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形成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使物流产业的成长与我国工农业的发展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服务业的一部分,在为工农业提供有效的现代物流服务的同时,也将使本身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际上,从经济分析的意义上说,产业经济学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已经给我们描述了现代物流产业进化的未来。
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资源整合相协调的政策
我国的"十·五"计划已把物流业作为"十·五"时期着重发展的服务业。现在,我国各级政府,根据"十·五"规划中大力发展物流的战略,按照中央制定的加快发展我国物流业的大政方针,对发展本地区的物流产业进行了规划,特别是对大规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各大、中城市都在规划投巨资建设大、中型物流枢纽、物流中心,成十亿、上百亿元投资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比比皆是。应该说,对于各级政府大力发展物流的热情和大动作是需要首肯的。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搞清楚,就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资源整合相协调的问题和关系。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具有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物流资源整合的优势,实现物流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在于,大批物流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究竟是不是合适,它们究竟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实现充分发挥物流整合资源的优势,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实现物流资源的最优配置。投入产出的理论告诉我们,一定的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投入产出关系。我国物流产业现在的投入产出关系如何确定,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在的投入产出模型如何构造,它们之间具有什么样的相关性和数量关系。这些物流发展中的宏观问题和数量关系,需要我们去认真的进行宏观经济数量分析。至今为止,我国物流产业的宏观经济模型还没有建立。我国物流产业的宏观经济数量分析和参数估计问题,已经 影响 到我国物流产业的宏观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和可信度。实际上,我国各地现在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大批的物流基础设施,大多是建立在各地物流发展预期基础上的,普遍缺乏全国物流发展的理性预期和有效协调,缺乏充分可信的可行性论证和宏观数量分析的政策指导。这样,很容易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重复建设,结果很可能导致中国现代物流的投入产出效益比的失衡。因此,尽管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是必要的,但各地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适度,要有统一规划,要进行中国物流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和论证,需要有全国物流"一盘棋"的动态规划及决策。应该看到,加快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建设一定数量的大中型物流中心是客观的需要,关键在于,这些物流中心的建设,对于实现物流资源的最优整合需要具有充分的理性预期,是切实可行的。我国物流产业政策的制定,需要贯彻这样一种"充分理性预期"原则,促进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资源整合的协调发展。
四、促进我国城乡物流协调发展的政策
中国城乡物流的协调发展是客观的需要,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我国仍然是一个 农村 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同志都非常关心中国的农村问题。邓小平同志告戒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想问题、办事情都不能离开了农村、离开了农民。现在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物流业界企业,对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现代物流、对于在大中城市大规模地建设物流中心、大力发挥大中城市物流中心地位,都表现了极大的投资倾向。但对于如何加快农村物流的发展,如何使中国城乡物流协调发展,却少有人加以关注,或是还未列入其议事日程。仿佛在中国农村,不存在现代物流的需求,不需要建设物流基础设施。事实上,不仅从我国农村人口的大量消费品需求和农村人口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来看,而且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来看,中国现代高 科技 农业的发展,已经列入了我国"十·五"规划之中。发展中国现代高科技农业,离不开中国现代物流的支持,离不开现代物流对高科技农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中国物流产业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现阶段,加快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不能离开了农村、不能离开了农民。中国的农村人口约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是中国最广大的市场,也是中国物流产业发展最广大、最具潜力的市场。在中国高科技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有中国物流产业发展最广阔的空间,有中国现代物流的巨大需求。发展中国的物流产业,必须使城乡物流协调发展,政府在加快各地中心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十分注意不要忽视各地农村物流市场的协同发展及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布局,制定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国城乡物流协调发展的物流产业政策,激活中国最广大的农村物流市场,加快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加快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美国知名社会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埃·M·罗吉斯,在其《乡村社会变迁》著作中研究不发达国家现代化问题时,曾经指出"现代化不同于'欧化'或'西化'。虽然,现代化来源于欧洲和西方国家,但现代化本身是旧的方式和新的方式的综合"。现代物流可以接近人民的生活,容易为乡村广大农民所接受,容易实现农村"旧的方式"与"新的方式"的综合。在广大农村传播现代物流的思想,培育广大农村现代物流市场的思想基础,对于激活中国农村未来的现代物流市场,加快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