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 要:我国西部大开发必须注意发挥合力引资效应。在解决资金短缺和引资问题时,西部地区不能孤军作战,而应充分利用东部地区引资经验以及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优势,形成东西部地区合力引资共同开发西部的局面。
关键词:西部开发;合力引资;优势
一、西部地区引资的紧迫性和引资优势的局限性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在引资规模、引资结构等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表现在引资规模上:1987-1998年,东部沿海12个省市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高达87.3%,而西部地区只占3.9%。这种引资分布的区域格局,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可以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益。但长此以往,则会给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带来沉重的负担,给西部地区乃至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障碍。表现在引资分布的产业结构上:外商多投资于纺织、轻工、食品、贸易、医药、房地产、金融、餐饮及旅游等行业,且规模较小,技术层次低,产业分散以及低水平重复引资严重。近几年,大型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有所增加,但情况无多大的改观。这种局面导致这些产业一方面国际竞争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国内竞争能力过度。东西部地区在引资规模和结构上的差距,如不通过一定的措施加以调整,势必拉大东西部发展差距,造成恶性循环,成为西部开发的极大障碍。因此,西部开发必须解决好引资问题。
西部地区具有自己的相对优势,例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有基础较好的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及相关产业。但是,这些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若不加以及时利用,也会成为劣势。因为,(1)优势具有动态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有些优势是天然的,有些则是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如技术进步。尤其是前一种优势,它会随着别国(或地区)该行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而逐渐消失,甚至演化为劣势。世界各国及我国经济发展表明,正是不断产生的优势,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告诉我们,西部地区不但要重视现有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优势的保持,还要及时加以转化,创造新的优势。(2)优势具有相对性。与东部相比,西部地区在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如煤炭、石油方面具有优势,但受运输距离与方式的影响,对东部地区来说,进口能源与原材料可能更经济合理。因此,任何优势都不是绝对的,在开放经济中,情况更是如此。(3)优势具有综合性。经济优势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西部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会被交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劣势所弱化或低消,结果,很可能综合劣势大于综合优势。因此,在认识西部地区的优势时,不要单纯强调自然资源及劳动力优势,离开其他优势的配合,已有的优势会大打折扣。
二、对投资因素的具体分析
马克思曾经明确地指出过这种现象,他说:撊绻时臼涑龉猓敲矗庵智榭鲋苑⑸且蛭诠饽馨锤叩睦舐世词褂谩这表明,资本输出是解决资本过剩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追逐高额利润。对外投资,作为资本输出的一种方式,追求高额利润也是其终极目标,故在决定是否向外投资,向何处投资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衡量。
(一)比较利益
比较利益理论是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和指导一国进行对外贸易的重要理论,它在对外投资中也是适用的。第一,从外商的角度看,在决定是否对外投资时,投资商一般都从本国已经处于比较劣势或具有潜在比较劣势的产业(或称撓ρ舨禂)依次进行的。这些产业,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具有双重性:它在发达国家是撓ρ舨禂,而在发展中国家可能是撔袢詹禂。因此,发达国家需要为这些产业谋寻出路,找到一些东道国,这些国家在将撓ρ艄ひ禂转化为撔袢展ひ禂方面具有或潜在具有比较优势,这是外商在决定是否向一地投资首先要考虑的条件。第二,从当地政府的角度看,主要看处资的流入能否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能否解决就业问题,对通货膨胀有多大的影响,会不会导致某些重要的产业部门受外资的控制,即外资能否带来比较利益和多少比较利益。通过比较,如果利大于弊,则鼓励外资流入,若弊大于利,则限制外资流入。第三,从企业的角度看,外商投资能否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科学的管理经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产品的升级替代,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的利润额。这些是决定企业是否引资的因素。这三个因素的综合会形成三方都能接受的比较利益,即能促成三厢情愿的共同比较利益,并最后决定是否投资(或引资)、投资(或引资)方向及额度。
当然,在决定向何处投资时,外商还会进行多层次的比较,在本国投资与投资于外国相比较;投资于A国与投资于B国相比较;投资于东道国的这一地区与另一地区相比较。这些多层次的比较,不论其层次有多少,角度有多少,都基于同一个原则,那就是能否获得比较利益,以及获得多少比较利益。
依据比较利益原则具体分析西部的实际,其情况是:
第一,关于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这个比较利益对于不少外商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但问题是,西部地区的这种比较利益,由于长期缺乏资本、设备陈旧、产品结构不合理,使得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低,开发技术差,开发成本高。因而,资源优势方面的潜在比较利益转化为现实比较利益的程度很低,转换所需要投入的资金量颇高。这种情况使中、小外商望而却步,对于条件好的跨国公司又很难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第二,关于西部地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西部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如果不同一定的资本和技术相结合,则无法形成人力资源优势。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落后地区的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西部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在弱化和流失。这种走势也不为以市场和技术含量的增加作为投资衡量指标的中、小外商看好。外商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比较利益,宁愿花高价聘请熟练工人、技术工人,也不愿因为节约工资开支,而使投资效益下降。外商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很可能作出即使多花点工钱,也要向东部投资的决定。
第三,关于西部地区的市场优势。从市场角度分析,人口是组成市场的最主要因素,而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处于相对劣势。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却只占5%。这意味着本地区市场容量小,经济发展缺乏积聚效应。即使在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的城市,由人均收入所形成的有效需求较之东部地区也要少得多,这就给外商开辟市场带来困难。再从西部地区市场地理条件来看,西部地区多为山脉、沙漠、戈壁,地理条件形成的自然障碍影响了市场的连续性,市场条块分割现象严重,难以形成市场规模效益。因而,西部地区在市场方面的劣势更为明显。
(二)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可使企业取得高效率与低成本的效益。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代表着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外商在考察投资可行性时,规模经济的发育程度是一个重要指标。
对规模经济,可从两个层次进行考察,即内在规模经济与外在规模经济。内在规模经济指厂商通过自身规模扩大,而得到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成本下降的比较利益。其特点是单个厂商密集使用资本和技术,实现集约经营。它反映着一个企业自身的素质及其在本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主要由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等综合因素所决定。至于有多少个厂商能做到这一点,取决于最大有效规模及市场的容量。内在规模经济发展得愈充分,企业在产业内部的垄断地位愈巩固,在市场中的垄断优势就愈明显。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具有内在规模经济的企业能够首先获得规模效益。但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其他厂商会因单个厂商的得益而投资于该产品生产,导致竞争激烈,利益分散,生产规模的扩大受到限制。
外在规模经济指单个厂商在同行业的其它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中,获得生产效率的提高与平均成本的下降。它以新技术、新知识、新管理以及技术工人和信息等从一个企业扩散到另一个企业为特点。它是全行业共同提高和发展的结果,反映着全行业的竞争能力。
规模经济,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都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企业通过规模经济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虽然我国西部地区建设有许多大的撊邤企业,但这些企业长期处于资本缺乏、设备陈旧、技术老化、人才流失的低水平循环之中。企业的规模虽大,其内在规模经济却不大,而像嘉陵摩托集团、长虹集团等一批具有一定内在规模经济的企业,它们的内在规模经济又很难转化为外在规模经济。这样,在个体上它们有优势,在群体上则优势不大。因此,无论是个体优势还是行业优势多集中于东部地区的局面依然如故。也就是说,西部地区既缺乏内在经济效益,也缺乏外在经济效益。规模经济的缺乏使企业在竞争中难以通过自身内部挖潜以及行业技术集中或扩散而更具实力,因而势必对外商的投资回报期、投资回报率及投资风险等带来不利影响,致使外商踌躇不前,给西部地区的引资造成困难。
(三)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是影响国际企业对外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决定外商是否愿到该地投资,以及该地能否成功引资的关键性因素。根据投资环境的构成因素,一般把投资环境分为三个部分,即自然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地理条件等,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率、经济结构、劳动效率等,具有中期可变性的特征。社会因素包括开放进程、投资刺激、政策的连续性与有效性等,是短期可变的。三个因素组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和完善的统一体。一般认为,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是影响投资的重要环境因素。
首先,从经济因素来考察西部地区。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在客观上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不但导致国内社会分工的畸形,而且使产业分布发生扭曲,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代表资本技术密集和集约经营的东部地区,其积累效应、规模效应及扩散效应大大强于西部地区。我国有影响的集团公司和品牌优势也几乎集中于东部地区,使西部地区在经济环境方面低了几个档次。
其次,从社会环境考察西部地区。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是由实行地区倾斜政策启动的,先在沿海试点,然后依次拓展到全国。东部地区在地区倾斜政策的优势下,较快地引进市场机制,较早地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较早地实现了小康目标,这就使东部地区能够拿出较多的资金用来优化社会环境。因而,东部地区在法制、治安、城市基础设施、文化娱化以及文明程度等方面全方位领先于西部地区。更重要的是,东部地区训练和造就出了一个企业家群体。他们善于把中央的政策用足、用活、用出成效;他们有与外商打交道的经验,既能审辨真伪、规避风险,又能因势利导、水到渠成;他们有管理技术和经验,能在很短的时间把西方先进的东西吸收掉,并转化为中国特色。再就是,东部地区改革的步伐较快,政企难分、国有企业亏损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困扰西部地区的棘手问题,在东部地区解决得都较好,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持续的、稳定的社会进步链条,使外国投资者有更高的安全感。
总之,无论在撊砘肪硵方面,还是在撚不肪硵方面,西部地区要在短期内超过东部沿海地区,其走势是不容乐观的。这就使东西部合力引资具有内在的根据,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三、以摵狭σ蕯打破引资僵局
我们认为,西部地区应采取结构引资模式,即直接引资、间接引资和合力引资有机结合,而以合力引资为主,充分地利用东部地区的现有优势,开发大西北。
所谓合力引资是立足于产品技术周期理论和大引资的高度,以国际分包惯例和运动规律为依据,参考我国区域经济的特点,调动西部和东部两个引资积极性,把西部引资规制于东西部优势互补的基础之上而提出的。所谓摯笠蕯,类似大循环、大经贸、大市场的概念。它肯定了引资多样化,体现了邓小平向国外和向国内全方位开放的思想。所谓摴史职呃驮硕媛蓴,是指发达国家的集团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把某些产品转移到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有优势的国家(或地区)去生产,待条件成熟时,又可以把国际分包点传递到另一国家(或地区)。国际分包点的流动带动了资本、技术的流动,并表现出由资本技术密集地区向劳动密集地区流动的进步趋势。随着国际分包点的转移,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将得到缓解和弱化,国际分工格局将进一步完善和合理。东南亚地区的不少国家就是在国际分包的推动下,实现经济起飞的。可见,合力引资实际上是借助东部的优势,主要以国际分包点转移的方式,把外资由东部向西部转移,东西部联手合力完成引资任务。
合力引资是可行的。因为,第一,东西部经济具有互补性特征。以上海、广东、浙江、山东为例,不少企业存在着劳动力紧张、原材料短缺、生产成本高、市场相对饱和等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一些地方不得不通过一定的政策来限制一些质量较低、技术含量较差的外资流入。而西部地区在劳动力、原材料、市场容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或潜在优势。合力引资的推行可以降低东部地区企业生产的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升级替代;同时,也可以发挥西部地区资源与劳动力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达到东西部各自的优势相结合,共同发展经济。第二,东部公关效应可为西部地区节约引资成本。东部不仅为西部提供了引资经验,而且提供了引资对象或引资路线,使西部引资少走弯路。东部的信用度较高,东西部合力引资会减少引资成本,提高成功率。第三,合力引资的方式灵活多样,容易操作。合力引资既可运用国际分包惯例,采用国际分包点转移的方式,也可利用东部地区企业参股、租赁、购买、兼并等方式,其中国际分包点的转移不失为上策。
国际分包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是在不同生产技术阶段实行分包,把装配转移到低工资地区进行,延长企业的比较利益的取得期;第二种是在同一技术阶段实行分包,如在产品的创新阶段,可分为设计、组建、装配、检验四个程序。决定国际分包点的因素主要有工资(劳动力成本)及政治、经济环境。
四、实施合力引资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通过合力引资实现东西部的撊岷蠑。第一,合力引资要求东部国际分包点向西部转移与西部引资相结合。西部把接受东部国际分包点转移与引资统一起来,成为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东部通过国际分包点转移,完成了技术与产业升级的任务;西部则达到了自己引资的目的。第二,合力引资要同东西部经济一体化相结合,实现共同发展。合力引资的过程实际上是调整国内分工,使之与国际分工接轨的过程。同时,也是进一步发挥东西部经济上的互补优势,促进东西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我国加强东西部经济一体化,不仅有利于削弱经济二元结构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而且可以提高我国的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第三,合力引资要把充分利用东部的品牌效应和扩散效应同西部推进两个根本转变,尤其是推进经济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相结合。
2. 在合力引资中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引资与控股的关系,引资与技术开发的关系以及引资与品牌开发的关系。
随着跨国公司投资的进一步增多,外商对股权更感兴趣,力图通过参股、并购等方式来掌握经营管理权,甚至垄断某些行业。某些股权旁落的情况在东部地区已经发生。如果由已为外资控股的东部公司扮演合力引资的角色,很可能使外资的控股范围由东部扩大到西部,这会给我国经济造成什么影响,其利弊如何,很值得研究。因此,在合力引资伙伴的选择上,最好避开已为外资控股的东部公司,或者由西部公司拥有控股权。
引进外资一方面给我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节省了技术开发的时间与成本,使我国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缩小与世界在技术方面的差距。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大多数跨国公司的技术输出是有选择、有限度的。我国引进的多为国外处于衰退期的技术,较少有先进、关键的技术。也就是说,只要具有内在经济的外国企业仍能在本国获得比较利益,它就不会轻易地转移自己的先进核心技术。因此,西部在考虑引资时,不能片面地依赖于外资的技术和国际分包点转移带来的技术,自己应充分利用既有的科技研究开发力量,同时大力从东部引进人才,努力研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以免受制于人。
合力引资既要树立品牌保护意识,防止自己的品牌受损,也要敢于利用东部的品牌效应,利用它们的品牌去发展自己。品牌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市场,手中握着品牌,也就拥有了市场。因此,外商十分重视品牌效应,不惜重金收购。在合力引资中如果把重点放在防止品牌损失上,会陷于被动局面,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与民族企业的品牌联手,为这些品牌向西部转移和扩散创造有利条件。
3. 在合力引资中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西部地区不要把自己看成是东部地区的撝趁竦財。利用国际分包点转移方式开展的合力引资是围绕利用产品技术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和技术层次的差异性所展开的,是实现东西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一种策略,而非一种剥削关系。二是合力引资不会加剧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合力引资可能会加大东西部经济差距的绝对数,但相对地却缩小了两地之间的发展差距。相对数的缩小表明东西部经济的粘合与互补,而非背道而驰,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是要辩证地认识合力引资。合力引资不同于梯度经济策略,只是引进外资的一种方法,它既立足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又以克服经济发展不平衡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