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面向芯片市场的生产者理论初探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8-21 10:09:19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芯片生产活动的特殊经济现象,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研究芯片厂商的分级生产和动态调整过程,以及约束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并进一步考虑CPU和Chip Set的生产组合模式。试图初步从生产者理论角度给予分析解释。

关键词:分级生产 质量控制 成本控制 定价模式 生产组合模式
 
作者简介:周小康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00级经济学(基地班)
 
信息产业(IT)提供什么样的产品?简言之,不外乎硬件(hardware)、软件(software)和服务(service)[1]。在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信息产业雏形生成阶段,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是最大的硬件提供商、最大的软件提供商和最大的服务提供商。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产业开始进化,硬件、软件和服务的提供商日益专门化,并且各自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市场。[2]各种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是主要的硬件产品之一。我们选取目前最知名也是最大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提供商Intel作为分析对象,展开面向芯片市场的生产者理论的研究。
 
一、    Intel的分级生产过程
Intel生产多种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面向个人电脑(PC)的两种主要产品是中央处理器(CPU)和芯片组(Chip Set),两者是互补品。两者都拥有完整的产品线,前者采取分级生产,后者不采取分级生产。Intel在生产80486处理器时首次引入分级生产,随后该生产策略成为行业通行的惯例,也包括Intel最主要的竞争对手AMD。
 
什么是分级生产?企业直接在生产线上,针对处于半成品阶段的CPU,利用超频(over clock)进行发热量及稳定性测试,频率自高而低逐次分离高端产品、主流产品和低端产品。以奔腾3(Pentium!!!)为例:首先全体在1GHz频率上接受第一轮测试,一部分CPU烧毁报废,达标的CPU锁频在866MHz,封装后下线;接着未达标CPU停留在生产线上,在933MHz频率上接受第二轮测试,达标的CPU锁频在800MHz,封装后下线,仍未达标的芯片再次降级测试;依次类推,直到频率下限测试,最后一部分CPU终于搭上末班车下线,其余作为不合格品淘汰。(图1)显然同一生产线上的所有CPU是基于相同内核(die)的不同频率的芯片。这种生产模式通称分级生产,笔者称其为共线弹性生产(区别与汽车制造业的共线柔性生产)。
 
图1:分级生产流程图(片段)
 
标识频率(测试频率)
 
 
 
为什么CPU采取分级生产,而Chip Set不采用分级生产?单纯从技术上考虑,若有n种CPU配合m种Chip Set,就势必有m×n种组合,显然增加了系统生产的复杂性。
 
理论研究表明,一个变量如果受到大量微小的、独立的随机因素的影响,那么这个变量一般是个正态变量。芯片极端复杂的结构,使其归属与上述情形。因此,我们在数学上运用正态分布模型可以直观地模拟分级生产过程。
 
1.      正态分布
 
 
 
当μ=0且σ=1时,为标准正态分布。
 
2.     基于分级生产的正态分布模型(图2)
建立以芯片主频实际速度为自变量的密度函数,并加上若干条垂直于横轴的参考线。
 
1)      市场接纳边界
约定该参考线左侧的任何产品都不被市场接纳,企业质量控制决策和实际生产行为只能发生在该参考线右侧。
 
2)      质量控制边界
质量控制边界左侧溢出部分为等外品。约定企业做出了最优化决策,此时市场接纳下限与质量控制边界合二为一,两条参考线重合。
 
3)      生产技术边界
生产技术边界右侧溢出部分为报废品。约定企业的生产达到了生产技术上限的边界。
 
以上三条参考线、密度函数本身以及自变量正半轴围成区域,就是企业的生产范围。以此为基础我们进行动态调整过程的模拟。
 
二、    分级生产的动态调整过程
 
 
 
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动态调整过程
1)      σ变动(图3)
 
 
 
μ变动(图4)
 
 
 
σ和μ同时变动(图5)
4)     质量控制边界(市场接纳边界)平移
通常情况下,质量控制边界(市场接纳边界)不断提高:首先,对信息处理能力的无限需求,使市场接纳边界提高;接着,企业为适应形势被迫主动提高质量控制边界。
 
特例:若质量控制边界与市场接纳边界并不如约定重合,那么就存在质量控制边界降低的余地,这种动态调整意味着企业拓宽了经营范围,其产品开始向低端渗透。
 
5)      生产技术边界平移
与以质量控制边界(市场接纳边界)的平移变化相似,一般地,生产技术边界也持续提高,这样在不修改芯片内核设计的前提下,可以生产频率更高、性能更强的芯片。
 
特例: 1999年台湾大地震使当地芯片企业的正常生产陷于瘫痪,当生产在停顿后重新开始时,显然不在最优状态上,造成生产技术边界反常地向内平移。[3]
 
6)      基于摩尔定律的动态调整过程
Intel创始人之一的高登·摩尔于1965年在Fairchild(通译仙童公司,另译费尔柴德公司),建立了半导体工业第一定律--"摩尔定律"(有时也被称为"两倍增益定律"):每18个月集成电路由于内部晶体管容量的几何级数增长,使性能几乎翻倍提高,同时集成电路的价格也恰好减少一半。由于芯片内核的改变,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引入新的密度函数曲线,来完成基于摩尔定律的动态调整过程,操作上可以简单比照σ和μ同时变动的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动态挑战调整过程的处理方法。
 
7)      非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动态调整过程
除了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动态调整过程,还存在着非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动态调整过程(它不能借助正态分布模型来直接反映),典型的是外生型的扩大再生产,即不是通过提高芯片生产的良好率,而是通过增添新的生产线提高总产量。近期AMD兴建Fab30德国工厂、Intel兴建Fab24爱尔兰工厂,就属于这种经营行为。
 
从安迪·葛鲁夫到克雷格·贝瑞特,Intel的两位CEO都采取"全面复制"的生产策略,即分散于全球各地的所有工厂保持任何方面的完全一致。通过成功地运用上述手段,Intel非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动态调整过程日臻完善。
 
非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动态调整过程,受上游产品(硅单晶、晶体管等)的供给量与供给价格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有利的,也有可能是负面的不利的。
 
三、    分级参考线约束下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在质量控制边界与生产技术边界之间我们等间距划分n-1条分级参考线(图6),分级后产品的标识频率由分级参考线的横坐标决定,最低级别的芯片频率由质量控制边界的横坐标决定。容易发现,标识频率与实际频率并不相同,熟悉PC硬件的读者从经验出发是不难理解的。因此分级参考线不是刚性的,分级生产也是部分可控的:约定高频芯片可以作为低频芯片销售,而低频芯片不可作为高频芯片销售,则可让上级产品部分融入本级产品。通俗得说,就是不允许以次充好,但是允许以好充次。频率自低而高形成n级的产品序列,每种产品对应一种价格,那么也就同时形成了n级的价格序列。
 
 
 
分级生产、分级定价可以导出利润最大化问题,它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收益最大化,另一个是成本最小化。
 
芯片市场中存在着垄断,在面向PC的CPU市场中,相互竞争的Intel和AMD瓜分了几乎全部市场份额,Cyrix已经被VIA(威盛电子公司)兼并,而VIA的出货量只占相当小的比重。所以我们有必要在价格分析中考虑垄断因素。
 
1.      从收益上考虑
 
 
 
由于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即只有价格下降才能增加销售量,因此,总收益与价格变动的关系要由需求弹性决定:Ed>1时,TR与P反向变动;Ed=1时,TR与P变动无关;Ed< 1时,TR与P正向变动。分级生产分割了市场,形成了不同的需求曲线。
 
前文提到芯片市场可以被粗略地分割为低端市场、主流市场和高端市场,处理简单其见,我们只考虑低端市场和主流市场的区别。若一家垄断企业两级分级后的产品针对上述两个市场,并且该企业在两个市场上所面对的竞争压力不同,通过垄断定价理论我们可以给出分级价格。(图7)
 
 
 
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也是MR=MC,可被细分为三种情况:
 
1)      P>AC时,厂商获超额利润π=PQ-TC或π=(P-AC)Q。
2)      P=AC时,厂商获正常利润或收支出相抵消。
3)      PAVC,可继续生产;若P

责编:杨盛昌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