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古代经济区是由自然和人文环境所决定,以劳动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划。 大约自春秋至西汉武帝时代我国经济区的雏形开始形成。我国古代经济区具有自然、民族、 政治三大特色。划分经济区有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和经济中心四条原则。经济区与自然 区、行政区是三个不同性质的区划,其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我国古代经济区的形成 和演变,对了解我国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和地域差异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经济区/综合性/经济中心
【 正 文 】
一、历史经济区域概念的产生
经济区是由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土壤、气候、资源的相对一致性和与之相协调 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所决定,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 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经济区域与经济区域之间商品流通是经济区域形成的必要条 件。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由此而导致经济和人文现象的差异 同样是十分明显的。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可以划分为东部季风气候区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原高寒区三大自然区,这三大自然区决定了我国经济区格局 的基本框架。同时这三大自然区内部也同样存在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的差异,在历史上先后 出现过不同社会产业的地域分工,这种产业分工和差异便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区。
在我国古代社会的早期,由于经济开发不足,生产力低下,区域间产业分工不明确,商品 经济还处于萌芽状态,区域间商品市场体系没有形成,经济区的边界是模糊的、不明确的。 大致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金属工具的用于生产,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各地根据 本地的自然条件所生产的具有本地特色产品的产业兴起,除了满足本地区需要外,可以将多 余的产品与他区进行交换,并从中获利,于是形成一定规模商品交换和贸易,产业的区域分 工初步形成,开始出现经济区的雏形。正如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所指出:"由于自然 条件不同,即由于土地肥力、水域或陆地、山区和平原的分布不同,气候和地理位置,有用 矿藏的不同以及土地的天然条件的特点不同,又有了劳动工具的天然差别。这种差别造成了 不同部落之间的职业划分,我们一般应在这些部落相互进行的交换中发现产品向商品的最初 转化。"(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4页。)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产业区域分工已经客观存在,经济区 域的概念在当时人们观念里也有所反映。例如《尚书·禹贡》中以山岭、河流、薮泽、土壤 、物产、贡献以及交通道路划分的九州? 唤鍪且恢肿酆系牡乩砬导噬弦彩蔷玫乩怼∏』凰韭砬ā妒芳恰せ踔沉写返谝淮谓撼撤治蕉⑸轿鳌⒘彭偈员焙徒纤摹〈蟛登撼傻凼绷跸虻摹队蚍帧贰⒅旄拥摹斗缢住罚端迨椤さ乩碇尽犯髦莺笮颍端巍∈贰さ乩碇尽犯髀泛笮颍淙欢际且浴拔锊缢住被值娜宋姆缢浊导噬弦彩蔷玫赜颉〔钜煲鸬娜宋牡赜虿钜斓姆从场R虼丝梢运滴夜糯玫牡赜虿钜煸谌嗣堑墓勰罾镆丫〈嬖诹恕L扑我院螅孀派唐肪玫姆⒄梗厍洳捣止っ飨裕唐访骋灼捣保们颉〉奶卣鞲灾庠谇虿钜毂冉洗蟮哪戏降厍怀觥D铣岳匆灾撂扑窝蛹懊髑迨薄∑诘乃健叭狻薄ⅰ敖稀薄ⅰ傲秸恪薄ⅰ熬:钡鹊纫巡唤鍪钦疲械氖蔷〖们虻拿啤C魅送跏啃浴豆阒疽铩犯菡憬∧诓煌匀弧⒕锰跫治舾裳乔洹≡疲骸罢闶豢の┖罡唬羌巍⒑蠊碳种酆揭淄ǜ魇。嘁徊希敲磕炅接星铩∫病保弧疤ā⑽露ぃ运耸乘兀韭筝乃谏杏杏嗳摹Dǔ莘保H∽阌谔ā。龈3莘保H「谖拢砸苑缙#侍ā⑽卤召幔蚰⒏6厮旄婕币印!闭饩汀∈撬担谡憬∧诨狗治舾删醚乔骶醚乔涞纳唐方换灰殉晌嗣裆? 活中不可或 缺的行为。明清时代大体上各省自成一大经济区,而省内又按自然条件分为若干亚区,这种 亚区又可能跨省而成,如所谓"江南"即指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而言,虽然对"江南"范围的 界定有不同看法,如有人认为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太八府一州为江南经济区 (注: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有人认为应该是苏、松、常、杭、嘉、湖。(注:陈学文:《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不论怎样,"江南"一地作为一经济区是 客观存在的。所以宋代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产业差异更为明显,经济区的存在 更为明确,经济区的等级、层次更为繁复。对此进行研究,是我们全面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经 济、文化的区域差异和区域整合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二、历史经济区域形成的历史和地理条件
在我国人类社会早期,地域、部落之间农业、畜牧业分工并不是很明确的。至少在黄河流 域古代社会的早期,原始农业、畜养、采集、狩猎同时并存。我们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中 都可以看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古代社会早期,华夏地区以及周边草原森林地区产业中兼 有原始农业、畜养和狩猎的痕迹。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采集经济向原始农业发展,狩猎 经济向畜养、游牧经济发展,标志着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进步,以后逐渐形成以农业为主兼 营畜养的部落与地区和以畜牧为主兼营农业的部落与地区。这种选择和变化,很大程度决定 于所处的自然条件,如春秋战国以后,北方草原区形成畜牧区,东部季风区形成农耕区,东 北高寒区还停留在采集狩猎阶段等等,由此形成的这种经济区本质上也就是自然-经济区; 这 种经济区之间的物产互补和交流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必需。《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 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 ;东海则有紫@①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 之。"可见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原与周边地区在产业差异上的互通有无是很频繁的,不可或缺 的;从自春秋战国至汉代初年,农耕区和畜牧区之间、农耕区内部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一 直延续到汉代,《汉书·食货志》说:"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就是说汉代初年,商 品贸易在社会上还有很大影响。由此可见,不同产业区域之间商品贸易是经济区形成的必要 条件。其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西部、西南部和北部地区,主要是汉族以外少 数民族的聚居地,由于民族发源地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该民族经济的特点,如北部蒙古高原上 袤广绵亘的草原哺育了游牧民族,西南横断山脉地区的深谷密林决定了采集和狩猎成为当地 民族的主要生产方式,东北高寒森林地带原始民族必然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后随着民族活 动的频繁,生产活动变化,如游牧民族所到之处,往往将畜牧业带至该地,而汉民族所到之 处,无不垦地种植。因此民族经济也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一个特色;而这种民族区域经济间 的互通贸易,很早就开始,一直延续到整个历史时期。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市籴一 》:"互市者,自汉初与南越通关市,其后匈奴和亲亦通市,后汉与乌桓、北单于、鲜卑交 易。后魏之宅中夏,亦与南陲立互市。隋唐之际,常交戎夷通其贸易,开元定令载其条目, 后唐复通北戎互市,此外,高丽、回鹘、黑水诸国,? 嘁苑缤了胫泄灰住!泵褡迩颉≈涞拿骋祝彩欠从巢煌们囊桓龇矫妗F淙捎谖夜茉缇托纬芍醒爰ǖ耐骋弧」遥莶煌厍煌匀惶跫⒄共煌得爬嗵峁┝颂跫背鲇诠芾硖逯啤∩系脑颍簿褪侵醒胝ǘ缘胤骄霉芾砩系男枰绕涫堑钡胤秸ㄌ乇鸸刈⒌胤骄谩》⒄故保泄嗟母稍ぃ谑蔷们幕趾偷髡胝涡问坪驼谋浠凶琶芮械摹」叵怠M蔽夜飞显鱿止啻畏至丫置妫仍谕骋徽ǖ耐痪们至押蟊厝弧⌒纬刹煌木们P姓途们忻芮械墓叵怠9识夜飞系木们匀?/P>
、民族、政治三方面的特色。我国历史上早期的经济的区域差异,可按自然条件分为农耕、 游牧、渔猎三大经济区。这三大区实际也是汉族政权和游牧民族、采集狩猎民族的活动区。 汉文帝给匈奴单于书云:"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 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毋离,臣主相安,俱无暴虐。"(注:《汉书》卷四《文帝纪》,中华书局标点本。)这就是自然区、民族区、行政区和经济区合一的反映。
在这三大区中,从自然、人口、资源、文化各种条件而言,东亚季风区的农耕区都占主要 地位。这里人口最多,几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资源最丰富多样,生产力最先进,最早进 入文明社会。因此这里最早出现经济的区域差异,其先决条件是农耕发展到一定程度,有足 够的粮食提供给社会,可以使一部分人从事适应本区自然条件的其他产业,以其产品与他区 进行交换,首先就是经济作物商品化,也形成经济区之间贸易的主要内容。例如《史记·货 殖列传》载,战国秦汉时代时"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 ;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获;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 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各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 人皆与千户侯等。"这种经济作物的区域差异才能初步形成经济的区域性。其中又可以自然 、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差异分为若干亚区,各经济亚区因其经济在全国的影响,在全国的地 位也不同。以后,随着自然环境变化以及人类适应自然能力和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细 化,商品流通的加强,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不仅经济区边界会发生调整,同时也会引 起经济区在全国地位的升降。无论大区和亚区的经济区域调整、变化的因素也是多种的,大 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就是自然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引起经 济区的调整,例如蒙古高原上一次巨大风暴、寒流,使生存在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大规模南迁 ,形成游牧区的南扩;黄河一次重大改道,就可能引起河北、河南经济区的调整,一次大规 模的洪涝干旱灾害引起环境变化和人口迁移,就可能引起一些经济区地位的衰落和一些经济 区地位的上升。二是政治格局变化引起的经济区调整,如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可能造成一些 经济区的衰落和一些经济区的兴起,如关中地区自两汉末年战争的破坏,其经济地位明显衰 落;南北政局分裂时期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南北分裂界线和以长江为南北分裂界线,经济区 的格局就不同。又如首都所在地的确定和转移都可能引起经济区的变化。这在我国传统的中 央集权的国家里,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这种变化是很显然的。三是人口和民族迁移活动 引起的经济区格局的变化,如农业民族的北移和游牧民族的南进,农耕民族向西南、东北地 区的扩展,就可能引起经济区划的变化。秦汉时内地人口的移向北边,"定襄、云中、五原 ,本戎狄地,颇有赵、齐、卫、楚之徒"(注:《汉书》卷二? 讼隆兜乩碇鞠隆罚谢榫直甑惚尽#厝灰鸶咴厍菰呐└粗航∈逼谛倥刖又性匀换峤械母乇傥恋亍N鹘兰沃摇⑻拼彩分摇⒈彼尉浮】抵乙鸬奈夜飞先稳丝诖竽锨ǎ阅戏降厍缁峋帽浠鹆酥匾饔谩K氖遣∫捣止さ南富缟Φ姆⒄梗蒲Ъ际醯奶岣撸匀蛔试吹闹匾缘南月叮止ひ档姆ⅰ〈铮唐肪玫姆⒄梗鹁们谋浠H缢未院蟪そ阅系厍仙!⒅裁蕖⒉枰兑怠ⅰ】笠币岛驮熘健⒋善饕档绕渌止ひ档男似鸷头⒄梗虾筒飞氐姆掷耄唐肥谐⊥÷绲男纬桑佣鹁们谋浠拖富>们浞止ず筒钜熘饕硐治唐方换幻骋住。缙诘慕换缓兔骋字饕诖笄浣校院笏孀啪玫姆⒄购团┮怠⑹止ひ捣止さ南富⊥淮缶们诰醚乔涞纳唐访骋琢恳不嵩黾樱谑侵行某鞘泻徒煌废叩牟季忠菜嬷"浠詈笠鹁们窬值谋浠?/P>
我国古代不同经济区,对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冀朝鼎曾作文 提出基本经济区的概念,"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时期,有一些地区总是比其他地区受到更多的 重视。这种受到特殊重视的地区,是在牺牲其他地区利益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这种地区就 是统治者想要建立和维护的所谓基本经济区。""中国的统一与中央集权问题,就只能看成 是控制着这样一种经济区的问题:其农业生产条件与运输设施,对于提供贡纳谷物来说,比 其他地区要优越得多,以致不管哪一集团,只要控制了这一地区,它就有可能征服与统一全 中国。这样的一种地区,就是我们所要说的基本经济区。"即每个时期封建王朝都有一个或 几 个基本经济区,是这个王朝生存的经济基础。当基本经济区衰落时,这个王朝也由此衰落。 而新王朝的崛起必需寻找新的基本经济区。(注: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0-12页。)由于当时资料条件的限制,冀文在具体论述上 尚有可商榷处,但其基本观点是可取的。从这个问题上剖析进去,我们将发现对古代中国经 济区及其演变的研究,是对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原因深层次认识的重要条件,同时也? 芏越瘛√烊蚓玫男纬珊捅浠睦繁尘坝猩羁痰睦斫猓佣欣谙钟芯们虻母脑旌汀」婊?/P>
三、历史时期经济区域划分的几条原则
我国历史时期划分经济区有些什么标准呢?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 "的界定》中说:"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区域的划分标准,我国史学界尚未有深入讨论。在海 外学术界,则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另一种则以自然条件为根据。显然 ,对于经济史研究来说,后一种意见比较恰当。这种见解首先由施坚雅先生作出系统的理论 阐述,后又由斯波义信先生加以发展和改进,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区域研究理论。施氏的理 论主要着眼于水路交通,故其理论的核心可简述为'地域即河川流域'说。斯氏则在重视水 路交通的同时,也强调生态系统的作用,从而把施氏'地文地域'说发展为'地文-生态地 域'说。我们认为施氏、斯波氏的理论是站得住脚的。但是还需要补充一点,即:我们所划 的经济区域,在古人心目中,应当也是一个特定的概定(念?)。换言之,得到历史的承认。 鉴于以往学术界对于江南地区的界定缺乏共识,我们认为有必要根据上述理论与意见重作划 分。在确定其合理地域范围之前,有必要将我们所依据的划分标准,作一简要说明。首先, 这个地区必须具有地理上的完整性,必须是一个自然-生态条件相对统一的地域,换言之, 在其外部应有天然屏障将它与毗邻地区分隔开来;而在其内部,不仅应有大体相同的自然- 生态条件,而且最后还属同一水系,使其内部各地相互发生紧密联系。其次,这个地区在人 们心目中应当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也就是说,不仅由于地理上的完整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的 一致性,而且也由于长期历史发展所导致的该地区内部经济联系的紧密与经济水平的接近, 使此地区被视为一个与其毗邻地区有显著差异的特定地区。"我们认真读了李伯重先生的论 文,认为他将他所定的标准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划分作为一个经济区是完全正确的。但 这个标准是否适合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所有经济区呢?我们认为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这里 需要补充一下,施氏的经济区域理论是从他研究历史上城市体系角度出发的,他在《中国历 史结构》一文中对中国历史上大经济区的观点,大体上可概括为下列几点:一是"每一大区 经济都是在某一自然地理大区中形成并完全被包容其中,这种自然地理大区是依流域盆地而 划分的。"二是这些区域的核心区,都处于河谷中的低地,中国传统社会里,以农业生产为 主,而核心区的可耕地自然条件最好,交通运输最为便利,成为交通枢纽。因此核心区比边 缘区商品化程度更高。每一区的中心城市都兴起于核心区? ⒁圆煌愦危煌诵那钩伞〔煌愦蔚某鞘型纭S谑窃凇懊恳桓鲋饕淖匀坏乩砬蛑校夹纬闪艘桓龆懒⒌某鞘刑濉∠狄嗉幢舜死赐捣倍械某鞘腥海窍缰涞牧狄埠芏啵蠖季窒拊谇蚰凇!比∈谴笄糜闯晌春系奶逑担诓渴怯胁钜斓摹⑾嗷ヒ来妗⒁惶寤模」苷庑┨卣髟凇"咴档厍虾诵牡厍缮ⅰ#ㄗⅲ和跣竦纫耄骸吨泄饨ㄉ缁嵬砥诔鞘醒芯俊罚纸逃霭嫔?991年版,第10-12页。)
施氏的理论是有其可取之处的,例如任何一大经济区是有其核心区和边缘区,但核心区是 否必然是该大区的河谷低地,则未必然,应视某一特定时代的其他人文因素而定。此外,认 为一大经济区内部是有差异的复合体的观点也是可信的。斯波先生在施氏的理论上加入了生 态系统作为考察的依据,即将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变化的因素作为参照模式,比施氏理论 又较为全面。但他们所研究的对象,在时代上偏重于宋代以后,地域上偏重于江南。这种模 式是否适合整个历史时期,是否适合全国的范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总之,以往关于 经济区域划分的种种理论有其正确的部分,也有其不全面的缺陷。首先,单单强调自然区域 的条件,可能会给予人们一种误解,似乎历史上的经济区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历史时期除了 黄河下游河道迁徙以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只有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变化。那末是不是可以 认为二三千年来我国经济区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显然是不能的。其次,我国历史上农耕民 族与游牧民族势力曾互有进退,同一自然生态区如鄂尔多斯高原,当游牧民族占有时,则成 为畜牧区,这就可能与其北面的河套平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当农耕民族占有时,往往变成农 耕区或至少是半农半牧区,则可能与其南面的陕北高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可见民族活动对经 济区的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三,历史上经济区有过不小的变化,当经济开发不足, 商品经济不发达时期,经济区的地域比较大,核心区与边缘区的距离较远。不同的自然地理 单元可能存在于一个大经济区内;当经济开发充分,农业、手工业生产力大大提高,产业分 工细化,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时,经济区就可能划小,原先一个大经济区就可能划分为几个经 济区,如两汉时期的"江南"经济区与明清时期的"江南"经济区地域就不同。其四,我国 历史上曾出现过相当长时期的政治分裂局面,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在不同的政权统治下,就可 能分属不同的经济区。如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在宋辽时曾分别属于两个政权,因此河北平原 或山西高原在宋辽时就不可被认为是一个经济区。由此可见,划分经济区除了重要的自然生 态条件外,人文因素还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然而我国古代划分经济区域应该有那些标准呢?我们认为自然生态的相对一致性、完整性无 疑是最基本的条件,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因为历史时期人文环境的变化十分复杂,不同时期 经济活动差异又很大,所以不同时期的经济区域的划分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劳动 分工的地域差异,即本区与他区在主要产业上的差异性,从大处而言,如农耕区、畜牧区、 渔猎采集区和农牧交错、狩猎采集混合经济区等等;从小处而言,农耕地区内又可分若干亚 区,如水稻作物区、干旱作物区、经济作物区等等。二是我国在近代化以前,基本上还是处 在自给自足封闭式的小农社会,某一地区的基本生活用品,不可能全部依靠他区的供应。因 此各经济区在主要产业分工的前提下,还有其他产业辅助,以使其成为一个可以独立生存的 地区,如关中地区固然是一个农作区,然"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 异物之类,不可胜原,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②足也。又有jīng@③稻梨栗桑麻竹箭之 饶,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忧。故丰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 一金"(注:《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巴蜀地区"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 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注:《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清代江南 苏、松、太、常、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当无异议,其农作有稻、棉、桑三种作物相对 集中,鱼盐之产也很丰富,同时又是棉、丝纺织业中心。珠江三角洲当为一经济区,水稻为 其主要农作,但其经济作物专业化十分突出,果树、甘蔗、荔枝、香蕉等热带水果以及基塘 养鱼,成为农村主要产业,清代中期以后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这正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 明清时期华北平原(冀、鲁、豫)除了粮食作物(麦、豆、高粱)外,还有经济作物棉花、烟草 、枣梨、药材、酿酒产业。因此产业的综合性也是古代经济区的特色之一。三是在大产业分
工前提下,还有产业的专业化方向,如农业区中有水稻产区、旱作产区、渔业区、经济作物 产区、矿业区,经济作物区中有蚕桑区、植棉区的差异等等的专门化,以此专业化产品得与 他区进行交换与贸易。《盐铁论·本议》:"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n án@④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chī@⑤@⑥,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 ,待工而成。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 物而便百姓。"揭示了各地区特定产业及其互相间的物资交流,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 四是经济中心城市及其辐射范围,即全区生产、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城市和以此 城市为中心形成的城市网络和交通网络。《盐铁论·力耕》:"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 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万物之所殖者……宛、周、齐、鲁,商 遍天下。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至也。"《盐铁论·通有》:"燕之涿、 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二周之三川, 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其地者也,居五诸侯之衢,跨街冲之路也。 故物丰者民衍,宅近市者家富。"概言之,划分经济区域应有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中 心城市四条标准。
四、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的关系
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自然区的划分,是根据岩石、地貌、气候、 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相对一致性所划分的区域。行政区则是按照统治者为加强 地方统治的政治原则所划分的区别;有时为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可以考虑自然地理要素, 有时则为了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力,有意违反自然地理原则。这在中国历史上事例很多,如 汉代的长沙国,元代的陕西、湖广、江西行省划分,明代的南京划分等等。经济区则是根据 产业的地域分工和商品贸易经济原则划分的,已见上述,不再赘述。行政区是封闭的、内向 的,经济区则是开放的、外向的。这三者是出发点不同的三类地理区划。程民生《宋代地域 经济》一书中说:"经济地理与行政地理不是一个概念,但二者联系十分密切。行政地理的 划分一般以经济地理为基础的,所以研究历史地域经济,仍须以政区的划分为空间区划。" (注: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这种处理方法似乎过于简单了些。当然,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自然地理条件,这一点 似无需赘述。同样,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行政区的要素,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中央集权 体制下的国家,政府的行政体制常常要? 刂坪透缮婢没疃咕们佑谛姓绕洹∈撬未院笾醒爰涨凹忧浚胤叫姓す傥思忧克笆铡⑿鞯胤骄谩⒂眯姓侄沃А∨渖缁峋貌棵诺墓芾恚缭谕徽诜⒄雇嗑茫骋皇┬卸宰匀换肪车睦酶脑欤∫约鞍洳际视Φ胤教跫木谜叩鹊龋咕们胄姓髌鹄础K悦髑迨逼诰们∮胄姓笾挛呛稀U缪罟逶凇肚宕缁峋们蚧趾脱芯考芄沟奶剿鳌芬晃闹兴担骸 扒宕缁峋们虻牡髡托姓虻谋涠遣⑿胁汇5摹I缁峋们虻幕郑梢越琛∮眯姓虻幕窒低场1热缢担颐强梢孕姓亍⑾纭⒋遄魑缁峋们虻幕愕ノ唬《研惺∽魑缁峋们虻牡胤降ノ弧!保ㄗⅲ骸肚宕蛏缁峋醚芯俊罚谢榫?992年版,第37页。)但这只能是在基本属于同一自然经济的结构条 件下,凡行政区与自然区违背的情况下,经济区就未必与行政区合一,如明清环太湖流域的
苏、松、常、太、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就不受江苏、浙江两省的限制。施坚雅也说: "经济发展和朝代更迭很难一致,正如区域经济并不完全受帝国行政单位影响一样,事实上 ,它们的相似之处是很接近的。"(《中国历史结构》)可见虽然明清以来,经济区与行政区 比较一致,但当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时,经济区必然要突破行政区的框框。
自然区的变化是缓慢的,有时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行政区的变化则为常见,历史上一 次改朝换代,往往会引来行政区的一次大变动,有时一个朝代内前后也有大变化,如汉、唐 。但经济区则不一定因行政区的变动而变动,如明、清。经济区的发展有其继续性、稳定性 的一面,它不是随着政权更递、行政区的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地域分工 的演变而演变。这就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结构发生了变 化,地域分工有了新的调整,商品贸易开创了新的局面,新的经济区的出现将是必然的结果 。
五、研究历史经济区形成发展变化的意义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我国由于地域广大,自然差异明显,各经济区的形成、 发展的特点都是不同的。《中国人文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一书中指出:"为谋求国民经济 在全国各地能因地制宜地合理发展,为编制全国和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为 进行国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按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进行经济区的划分。目的 是指明各经济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揭示各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长远方向、主要矛 盾和解决途径。根据经济区是经济生产分工的地域单元的特点,在划分时要注意把经济发展 与发挥地区优势相结合,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 相似性与合理的经济联系相结合,地区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经济中心城市与其经济 辐射所及的地区相结合,地区经济发展与改善环境质量相结合,不同层次的经济区和相应 的行政区相结合。"(注:《中国人文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我们研究我国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区形成和演变的目的:一是了解我国 历史上经济发展过程的特点。我国在近代化以前,就总体而言基本上是一个自给性封建小 农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但整个历史? 逼谇榭霾⒉皇且怀刹槐涞模怯屑妇鸱墓獭。≌庠诰们姆⒄构讨校苣芸闯銎浜奂!6橇私飧骶们纬傻淖匀缓蜕缁崽跫捌洹〔堤氐悖治龈骶们怂ァ⒀荼涞墓碳捌淠谠谝蛩睾凸媛伞H墙沂纠飞喜煌谩∏谡錾缁崂贩⒄怪械牡匚缓妥饔茫佣徊嚼斫庵泄缁崂贩⒄构讨校鞯厍〉淖匀缓途没。约坝泄厝宋男畔⒌木帽尘啊K氖怯捎诰们屑坛行院臀榷ㄐ裕小【坷肥逼诟骶们男纬伞⒀荼涞脑蚝凸媛桑越裉炀们幕趾凸婊哂兄匾摹〔慰家庖濉?/P>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左纟右去
@②原字"印"去一
@③原字左禾右亢
@④原字左木右冉
@⑤原字左纟右希
@⑥原字左纟右贮去贝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