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经济基础理论在市场一般层面有共通之处,都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特征和规定;在市场特殊层面则有根本区别,表现在: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同,分析的前提和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马克思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辩证的、历史的,西方经济学则是辩护的、非历史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要以马克思经济学为指导,并在市场一般层面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市场经济基础理论
中图分类号:F0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1)04-0006-05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决定了马克思经济学必然要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运行基础--市场经济进行研究,从而与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验总结的西方经济学有着某种相通之处。但由于二者在立场、观点、方法上存在着分歧,它们的区别则是根本的。
一、两者在市场一般层面存在相通之处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关于生产一般和生产特殊的论述同样适用于市场经济。依据《导言》的思想,市场一般反映的是市场经济的共同特点、共同规定,是在思维层面上反映出来的、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体制性特征;市场特殊是指抽象的市场经济与一定生产关系的结合,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制度性特征。在市场一般的层面上,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经济基础理论存在相通之处。
(一)两者对市场机制的总体描述相似
西方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沦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而这一原理正是对市场机制的一种描述:每个个人,"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这里的"看不见的手"就是指市场机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每个人在追求他自私自利的目标的同时,却自然而然地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利益。微观经济学即是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的合乎逻辑的表达形式。在微观经济学中,市场中的每个参与者都以利己为动机从事经济活动,也即理性的经济人:消费者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厂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通过分析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微观经济学论证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证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能够最有效地配置资源。宏观经济学虽然承认"市场失灵",承认市场机制未必能使全部资源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但却认为通过宏观调控或宏观经济政策的执行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从而得出市场机制仍然可以最有效地配置资源的结论。
马克思经济学也从资本的利己本性出发来描述市场机制。资本的本性就是像吸血鬼一样尽可能地吸取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以从无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诱着资本家",促使资本家采用新技术、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缩减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使自己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但这只是暂时现象,在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资本家会竞相采用新技术。一旦新技术被普遍采用,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会得到提高,原来先进的生产条件就成为一般的生产条件,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消失,超额剩余价值也就不复存在。虽然超额剩余价值不存在了,但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了。于是,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相应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是在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是以生产技术的不断变革、从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为条件的。在这里,单个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追求通过竞争的外在规律促进了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使得"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本并不关心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也不直接追求相对剩余价值,资本的本意只是为了自己获取超额剩余价值。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述的:"当一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例如衬衫便宜的时候,他决不是必然抱有相应地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减少必要劳动时间的目的;但是只要他最终促成这个结果,他也就促成一般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在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说:"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的内在的冲动和经常的趋势。"
(二)两者对某些具体市场机制的描述相似
无论是在马克思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中,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都是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的综合作用来实现的。如,在西方经济学中,市场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市场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市场出现供求不一致的非均衡状态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综合作用会使这种非均衡状态逐步消失,实际市场价格将回到均衡价格水平。在这里,均衡价格是价格变化的目标,是市场价格运动的趋势。在马克思经济学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从而价格与价值的偏离虽然经常发生,但由于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综合作用,这种偏离不会长时间持续下去。在这里,"价值表现为价格运动的规律",使得市场价格在动态中趋于平衡。可见,无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认为市场运行是有规律的,平衡即意味着规律的存在。再如,西方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理论与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平均利润理论也有颇多相似之处。在西方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时,可能获得利润,可能亏损(但必定是最小的亏损),也可能利润为零;而长期均衡只有一种情况,即利润为零。"'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平均利润的形成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为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而竞争的结果。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会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撤出,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通过资本的转移,那些利润率高的部门,资本数量增加,生产规模扩大,产品供给增加,导致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降,利润率也随之下降;利润率低的部门,则由于资本向外转移,产品供给减少,导致供不应求,产品价格上涨,利润率也随之上升。资本的这种转移及由此引起的利润率变动,一直要持续到各部门的利润率大致相等时才会停止,形成平均利润率。可见,无论是在马克思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中,市场机制的作用都会使企业的利润趋向于平均。企业要想维持超额利润,就需要适时地考虑转向更兴旺、利润更高的行业,甚至自己开创全新的行业。这种资本的转移也说明了市场有自发调整产业结构、进行资源配置的功能。
二、两者在市场特殊层面存在根本区别
(一)二者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同
不论马克思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理论,事实上都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但二者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西方经济学从资产阶级立场出发,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当作永恒的、自然的生产方式,因此,尽管它事实上研究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却将其视为一般的市场经济。这决定了它仅仅是在一般资源配置的层面研究市场经济,而忽视了这种资源配置据以存在的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如,在西方经济学中,消费者出于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动机自由地用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商品,进行消费者选择,厂商则出于利润最大化动机依据消费者所投的"货币选票"安排生产,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西方经济学强调的是消费者的自由选择,而忽视了消费者被迫作出选择的社会环境。同样,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也仅仅是投人生产要素并得到一定产出的过程,即一般的生产过程,而忽视了这一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并借助这种社会环境而进行的社会生产过程。相应地,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也就完全脱离了其据以存在的社会条件。如,劳动力仅仅是生产所需的一种要素,其价格(即工资)由劳动力市场决定,而忘记了这种在市场上买卖劳动力的形式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形式,也不去分析这种特定形式的历史起源和建立在这种特定的雇佣劳动基础上的生产的特殊性。西方经济学这种只见一般而不见特殊、只看到统一而忘记差别的局限性,是由资产阶级的立场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些证明现存社会关系永存与和谐的现代经济学家的全部智慧,就在于忘记这种差别。"马克思经济学则把市场经济看作市场一般和市场特殊的二位一体。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市场一般仅仅是在思维层面存在的抽象要素,用这些抽象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市场经济,因为,"哪怕是最抽象的范畴,虽然正是由于它们的抽象而适用于一切时代,但是就这个抽象的规定性本身来说,同样是历史条件的产物,而且只有对于这些条件并在这些条件之内才具有充分的适用性。"所以,作为抽象要素的市场经济,只有在与一定经济制度的结合中才成为现实的要素,具有现实的意义。马克思经济学所描述的就是存在于现实中的特定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劳动力买卖的自由不是天然的市场买卖的自由,而是特定历史关系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基础。工人的消费也不像西方经济学描述的那样是在市场上的自由选择,而是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工资也不像西方经济学描述的那样是市场力量决定的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总之,"工人虽然自由,但按照自然规律,他是从属于资本家的。"生产则不仅是投人生产要素获得产出的一般劳动过程,更是特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价值增值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不仅仅是厂房、机器设备等,那只是它外在的物质表现形式,其本质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资本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它是一种历史的生产关系。"
(二)二者的分析前提和出发点不同
西方经济学从资产阶级人性论出发,以抽象的"人类本性"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这一"人类本性"被归结为个人利己主义,以利己为动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就是理性的"经济人"。"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前提,是其一切理论分析的出发点。然而,西方经济学对于人陸自私的认识到底从何而来呢?它真是如西方经济学所认为的那样是人生而具有、无需证明的公理吗?"仔细观察一下,这个人就是当时正在向资产者转变的中等市民,而他的本性就是在当时的历史地规定的关系中从事工业和贸易。"可见,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是把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性看作普遍永恒的人类本性,并以此为前提,合乎逻辑地把本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历史地规定的经济活动规律,看作普遍的、永恒的自然规律,从中引申出资本主义永恒与合理的观念,达到为资本主义辩护的目的。西方经济学中的人仿佛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自由地选择、自由地竞争,并完全凭借个人的能力获取自己的收入,完全不受其所处社会历史环境的任何影响。这种超历史的抽象的人,如同"被斯密和李嘉图当作出发点的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属于18世纪的缺乏想象力的虚构"。在此基础上构造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美妙图景,自然也就成了海市蜃楼。
与西方经济学不同,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当然是出发点。"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人是社会的、历史的人,其本质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不同的人性。原始社会的人性由于生产力低下、物质产品极度贫乏而只能"公"不能"私",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性则由于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大公无私",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作为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主体的资本家则成为人格化的资本。因此,资本的本性就成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起点。作为市场主体的单个资本对剩余价值的竞相追求,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这种推动不是像西方经济学那样从抽象的人性中自然而来的,而是来自由特定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资本本性。"资本是生产的,也就是说,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的关系。"资本这种对剩余价值无止境追求的本性是资本主义之前的社会所没有的,这种进行资本积累、不断扩大再生产的驱动也是资本所特有的,因而其所创造的生产力也是之前的社会难以望其项背的。同样,其造成的破坏也是特有的和空前巨大的。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前提的不同,也导致它们对具体的市场机制如竞争机制认识上的不同。在西方经济学中,竞争是在自由的"经济人"之间自然发生的,是市场的自发势力,从而也是超历史的范畴。而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竞争是历史范畴,是特定的资本主义竞争,它源自资本的内在本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只有了解了资本的内在本性,才能对竞争进行科学的分析,正象只有认识了天体的实际的、但又直接感觉不到的运动的人,才能了解天体的表面运动一样。""包含在资本本性里面的东西,只有通过竞争才作为外在的必然性现实地表现出来,而竞争无非是许多资本把资本的内在规定互相强加给对方并强加给自己。"可见,竞争是资本内在本性的外在表现。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表现为竞争的强制规律并发生作用。
(三)二者得出的结论不同
西方经济学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把特定、具体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当作一般的普遍的市场经济,从而得到的结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使资源得到最有效与合理的配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一般的永恒的自然形式。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利己行为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促进了全社会的利益,劳动、土地、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都依其对生产所做的贡献而获得相应的报酬。这样,西方经济学就达到了抹杀资本主义矛盾、为资本主义辩护的目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庸俗经济学则只限于把资产阶级生产当事人关于他们自己的最美好世界的陈腐而自负的看法加以系统化,赋以学究气味,并且宣布为永恒的真理。"马克思经济学从资本的本性出发,把市场经济看作市场一般和市场特殊的二位一体,既看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巨大促进作用,又看到了它对生产力的限制、破坏和对社会发展的负面作用。"资本是一个活生生的矛盾",它对剩余价值的贪欲一方面推动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力空前发展,另一方面又决定了"只有在增强资本价值增殖能力的限度内,生产力才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意义上的生产力"。包括科学在内的生产力的发展都要受到资本固有关系的限制。"应用科学发展到今天,和资本主义是相互为用的。资本主义帮助了应用科学的成功;同时应用科学也帮助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达,而结果就很自然地归结到凡是应用科学对资本主义社会有利的,即得到发展,不利的即得到阻挠。就是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应用科学没有发展的自由。"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只是资本的附属物,生产力完全从属于资本的需要,因此,尽管科学技术空前进步,生产力前所未有地发展,但这种进步和发展却是片面的,它受制于资本自身的局限性,受制于资本本身的矛盾。资本所具有的全面发展生产力的趋势,"同时又是同资本这种狭隘的生产形式相矛盾的",所以它既形成对技术的巨大刺激,又造成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灾难。同时,"资本的发展程度越高,它就越是成为生产的界限,从而也越是成为消费的界限。""它在使生产过程的物质条件及其社会结合成熟的同时,也使生产过程的资本主义形式的矛盾和对抗成熟起来,因此也同时使新社会的形成要素和旧社会的变革要素成熟起来。"因此,马克思展现的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是一种既神奇又腐朽的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越是扩大,矛盾就越是发展,并最终"把资本推向解体",即"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式的解体"。
三、结论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经济基础理论在市场一般层面上有相通之处,都描述了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机制,揭示了市场经济的共同特点、共同规定。但二者对研究对象的认识、研究前提进而得出的结论有着根本的不同。西方经济学是非历史的、辩护的,而马克思经济学则是辩证的、历史的。因此,与西方经济学相比较,马克思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理论更具科学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西方经济学毫无可取之处。西方经济学的非历史性决定了它忽视质的分析、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而这种细致的具体的数量分析在市场一般层面上是有借鉴意义的。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创新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一方面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离析,形成抽象意义的市场经济范畴,另一方面又强调抽象的市场经济必然要与一定的社会基本制度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一般和市场特殊的二位一体,只不过这个特殊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当然要借鉴西方经济学,但这种借鉴应限于市场一般的层面。如果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就意味着全盘接受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尤其要强调马克思经济学的指导地位。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