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开始,MBA教育被引进了中国。自1993年工商管理学科被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到现在,已走过了将近二十个年头。如今中国有340多所普通高校都设立了工商管理专业。不可否认,工商管理专业的蓬勃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级管理人才。然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化日益加剧、金融危机不断冲击的新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着改革与转型的压力,工商管理教育又将如何应对。在欧美,企业领导者们已经频频对工商管理教育发出了质疑的声音,他们认为学校课程与教育文化与现实的竞争环境并不能很好的对接。矛头首先指向了风靡一时的MBA教育。2010年哈佛商学院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总体来说,MBA教育项目的数量在下降。MBA的价值在被质疑,当前的MBA忽略了经验的重要性和技能的培养。在领导力、全球化思维、沟通技巧和解决能力的培养上都存在不足。商科教育已经来到了十字路口上。"当MBA教育受到挑战的时候,为企业输入更多更广人才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又需要怎样的变革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受国际环境的影响,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人才质量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并且存在一定的问题。早在2004年,教育部高教司就对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从供需来看,总体平衡,但存在局部供给不足和局部供给过剩;从学生能力和素质看,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开拓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需要加强。普遍的情况是,比起科班出身的管理人才,企业更偏向从企业内部一线培养管理者,他们需要的是上手快、适应力强的人才,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性。从学校学到的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现实生活相差太远,让一些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感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到无所适从。
人才输出的质量未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反应了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培养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商业环境是动态的,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过于教条与传统且并不适合社会的需求。《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在2011年4月刊登的一篇文章就评估本科层次的工商管理教育问题,采访了瑞德福大学商学院的院长Faye W. Gilbert。Gilbert先生提到"功能性管理课程的半衰期已由10年缩短到5年。可以看到在2000年财富前25强的企业中到了2010年有13家企业已经从名单上消失了。功能性的知识也是如此,是需要持续更新的。每个商科的核心课程都需要有自己的保质期。"可能有人觉得我国的商业环境变化没有那么夸张,我们的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但事实上改变正在发生,改制与转型对很多企业来说都是事在必行的。回头看看一些学校关于工商管理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本身的选择,会发现教师和学生的处境是十分尴尬的。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的授课都是单向的,以"经典"的西方国家的理论和理念为主,这些已经不能很恰当的适应于变化迅猛的国际环境,更加与我国企业的实际国情脱节。教师所教授的、学生所学习的都应该能真实的反映课堂外社会正在发生的问题。然而很少有学校能做到这点,导致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缺乏对市场前沿问题的关注,缺乏创新思维。
长期以来,除了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大多数学校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式上也显得较为单一,鲜于创新,忽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在课堂上仍以教师授课为主,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处于被动灌输的角色,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未能得到系统的训练。学生对学习课堂上教授的理论意义存在模糊感,对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正确地应用而感到茫然。他们需要平台去体验不同环境下的企业问题和挑战,需要机会把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商业环境中。然而,目前高校对相关实践设施和经费投入不足,与企业间缺乏联系和合作。部分教师也缺乏实践经历,在实训、实验和实习方式和内容安排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形式单一,致使学生积极性不高,实践效果不明显。此外,还存在由于与学生缺乏沟通教育而导致学生对实践的认知不充分的情况。比如部分学生以为学了工商管理应该去企业坐办公室,不愿意或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去企业一线生产线以工人的身份实习,而产生消极心态。另外,案例教学在高校中也未能得到很好的普及,即使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了案例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根据2005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的本科工商管理学生觉得现有的案例教学满意度为"一般",主要原因体现在"理论与实际联系不足"和"操作性技能教学不足"等方面。而授课教师也普遍反映学校对案例教学的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激励机制,导致缺乏精力去搜寻各种案例素材或编写案例教材。值得注意的是,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和MBA教育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把MBA案例和其案例教学方法搬到本科教育的课堂上。本科工商管理的学生是没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从理解能力和学习方法上与MBA学员存在差异。因此,各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方面,需要在案例选择、案例所占学时比例的安排和课堂组织上下功夫,探索适合学生的案例教学方法。
二、变革与出路
在新经济环境下,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必须让思想和行动 "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具备分辨商业的主导逻辑和真实的市场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就给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带来了挑战,因而学校在培养方式上需要大胆的创新。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不管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高校,对设置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一定要明确定位,定位要立足于办学优势,从就业考虑,体现特色,以避免人才质量"趋同化"。
其次,在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设置上,不能盲目跟风,需要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院校的定位特点。例如有些高校通过设置"兴趣模块"及模块下的特色课程,明确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削弱工商管理专业"宽泛"的缺点。在体系创新方面,重庆工商大学设置了制造企业管理、流通企业管理和跨国企业管理三个特色方向课群;南开大学为建设国家级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准备建设一套以创新管理、创业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商业伦理和知识服务等为特色的课程体系;作为独立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在建设省级工商管理重点专业的过程中,制定了"3+1"复合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即三年的综合性、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一年的专业化、个性化、基地化定向培养模式。在课程创新方面,天津大学突出"创业"人才的培养,特色课程有创业学导论、创业营销、企业策划与创业计划写作、创业融资与理财、孵化器实务等。
再次,在授课方式的改革上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探究和批判性的思维。学生高质量的课堂参与需要得到肯定,需要建立相关的成绩考评机制,让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和效果体现在他们的最终成绩上。案例教学仍然是有效的授课手段,需要深入推广,其教学方式需要因地制宜,以多元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案例题材的选取需要尽量反映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经典案例和较新的实时案例;不同于哈佛商学院的综合性案例,可以选择使用一些"迷你"案例,每一个案例聚焦在一到两个问题上,给学生10分钟到15分钟的思考和准备时间;在某些情况下鼓励学生去主动搜寻案例,然后带到课堂上与大家一起分享与讨论。可以鼓励学生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去主动发现一些实际的企业问题,在管理、会计、金融或营销等课程上让他们现身说法,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案例教学的推进离不开高校自身的大力支持,应在案例采集(包括去到企业实际调研)、整理和编写方面给予教师一定的激励,让授课教师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最后,实践环节需要持续的重视,并加大投入力度。除了系统的设计实验课程,建立和完善专业实验室,更需要与企业建立和深化联系,让学生有实战的机会。一方面,高校需要主动走出去,与企业以及当地政府接触,了解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了解现有的培养方式和教学理念和用人单位在认知上是否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或孵化器等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才能满足双方的需求,打造高质量的工商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一直以来企业在抱怨科班出身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缺乏实际经验的同时,不少企业出于各方面原因又不愿意提供给高校学生实践的机会,这样也导致了人才供需在"质量"上的某种不平衡。除了高校的主动沟通与游说,当地政府也需要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让企业给高校提供研究实践基地。
三、结语
经济环境在变化,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也应该随之变革。由于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置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当前的经济环境,加上课堂教授方法的单一化,导致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输出的人才质量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各高校应该大胆创新与改革,走特色化路线,避免人才质量的趋同化,建议从明确定位、课程体系和课程创新、教学方法改革、鼓励企业和政府参与人才培养的设计等方面来开展,重新审视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而对于各高校来说,这些方法需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特点进一步具体化。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