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视域下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变迁的需求分析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8-20 14:20:13

   1 制度变迁需求理论概述

  1.1 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 在制度经济学的视界里,制度被认为是人们在交易活动中形成的规则,其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经济关系、进行交易活动的某种特定方式。制度变迁则是指创新主体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的制度重新安排或制度结构的重新调整。它是一种社会效益更高的制度对低效制度的替代过程,旨在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要,最小限度地限制人的需要。
  1.2 制度变迁需求理论 制度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需求曲线也具备公共产品的特征。仿照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我们简单地绘制出制度的需求曲线,见图1。
  假定社会中只有A、B两人,他们是某制度的需求者。其中,A对制度的需求曲线为DA,B对制度的需求曲线为DB。由于公共产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因而每一位消费者的消费量都与总消费量相等。这和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相同。因此,社会对制度的需求,也完全符合一般商品的需求法则。
  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变迁的需求分析
  对于制度变迁的需求,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有: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技术进步、其他制度安排的变迁、市场规模、偏好的变化和偶然事件等。我们就从这六个方面入手,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变迁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1 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 舒尔茨认为,"当经济发展达到需要越来越多的高技术阶段,会对需要通过培训而获得的高技术的需要包括高等教育,会相对于低技术的和再生的非人力资本形成的需要增加。……随着人类生活档次的提高,人作为生产的一个要素,在获取工作方面需要更大的平等,尤其是对那些高技术的工作。"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生活质量和自身素质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者逐渐认识到终身学习的紧迫和必要。这样,公民对职业教育这样的公共产品有了更高的需求。我国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2 技术的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近些年来科技进步和经济的飞跃发展,中国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含量大幅度增加,市场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与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
  2.3 市场规模 戴维·菲尼指出:市场规模一扩大,固定成本即可以通过很多的交易收回。这样,固定成本就成为制度安排创新的一个较小的障碍了。②简言之,就是有效的制度会由于其发挥作用的广度较大,而使其效用成倍增加。
  截止2012年,我国经教育部审批备案的高职高专院校达1288所。面对这样的院校规模,好的教育制度势必能够引导高职院校更有效地发挥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能。
  2.4 其他制度安排的变迁 林毅夫指出:由于某个制度结构中制度安排的实施是彼此依存的。因此,某个特定制度安排的变迁,可能引起对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需求。③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的出现往往会拉动相关的制度安排发生变迁。
  我国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产业政策和专项规划,不断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等必须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好地培养适应现实生产力要求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2.5 偏好的转变 偏好的变化在这里指的是某一集团的共同爱好、价值观念等的变化。偏好影响制度变迁需求本质上是由于它改变了人们的效用函数,从而改变了人们的成本-效用比较链条。
  重仕途轻工匠、重书本轻实践,这种封建意识至今还影响着我国育人、识人、用人制度。现如今,在这一错误价值观的影响下,我国的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为此我国教育部提出,要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对做出特殊贡献的技能型人才给予重奖并授予荣誉称号。
  2.6 偶然事件 事件往往是在必然性的决定和偶然性的推动下发生的。偶然事件的特点是突然性和不确定性。偶然事件的突发,往往对发掘制度漏洞、完善制度体系却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偶然因素也是影响制度变迁动力的重要因素。
  近几年,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中,出现了本科生到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回炉"学技术的现象。"回炉"热,一方面表明一些高校课程设置脱离实际,教学程式化,学科创新远远落后于硬件扩张,学生实践能力普遍较弱,知识结构与实际需求脱节;从另一方面也表明一些职业教育学校、特色专业,开始显现出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学有专攻,技有所长的特点。
  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变迁需求分析的启示
  3.1 努力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办学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市场方兴未艾。未来20年,我国经济腾飞,将对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给予有力的支撑和产生巨大的需求;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带来农村人口的转移和教育的巨大市场;知识经济的兴起,更加促进教育与培训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来说,毕业生就业已经完全市场化,在经费筹措、师资流动等方面已逐步形成市场运行机制。基于此,高职教育若还沿用传统的治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必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境地。职业教育要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改革办学机制,以适应新时期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基本需求。
  3.2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有机协调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经济发展所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动,将影响职业教育横向门类专业结构以及课程结构的变动;随经济发展进程而不断变更的劳动力层次结构,又对职业教育纵向的程度结构和人才规格的要求产生重大影响。要应对这一挑战,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务必致力于构建"专业系统"围绕"产业系统"转、专业对接产业的开放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职业教育应该根据随着科技发展进程而不断变动的职业结构来设置所学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在高新技术指引下,在专业设置方面,从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入手,结合地区产业、企业特点设置专业门类;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确定培养人才规格、内涵和功能,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有机协调。
  3.3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走内涵与外延并举的效益型扩张道路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的外延不断扩张,包括投资额的增加、校园面积的扩大、教学设施和学生人数的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然而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在规模与质量上呈现一种张力性矛盾:一方面,一些区域的职业教育投入水平跟不上规模扩张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多区域职业教育所产生的人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出的标准和要求。
  外延的扩张和规模发展必须与教育资源相匹配,要与发展中的各种相关因素相协调。如,管理和经济上的承受能力、教育质量的成熟度等。基于此,正确处理外延扩张与内涵建设的关系是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3.4 消除偏见,引导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 我们推出了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举措。但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学费上没有优势;在录取上,被列入第四批次或者第五批次录取;在就业上,一些高职学生无法拿到相应的学历证书,就被简单地推向激烈的就业市场……长此以往,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感觉自己接受的是"二流的教育"。
  要改变"被歧视"的现状,需要拿出更大的气力,从教育政策、管理模式、就业模式等方面入手,注意引导舆论,建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氛围,缩小职业间的差距,提高劳动者和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从而改变社会对"蓝领"人才根深蒂固的偏见。
  3.5 正确看待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偶然事件的机遇与风险 制度的变迁不能靠偶然事件,但是制度执行过程中,偶然事件却考验着制度的合理性和应变性。正确分析对待偶然事件中的必然因素。
  偶然事件本身孕育着能够推动教育进程发展的有利条件,要求我们把偶然事件作为一种机遇,通过偶然事件弥补原有制度中的缺陷。同时,在有序、固定的教育进程中,偶然事件总是悄然而至,但并非所有的偶然事件都能产生积极效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前期教育制度所取得的成绩毁于一旦。这就要求制度安排和推行者能够正确看待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偶然事件,做好风险防范的预案。
  注释:
  ①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载于《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55-259页.
  ②戴维·菲尼.《制度安排的需要与供给》,载于《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42.
  ③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载于《财产权力和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88页.

责编:杨盛昌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