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1.引言
Mumford曾说,"真正影响城市规划的是深刻的政治和经济的转变"。空间认知近几年开始出现明显的制度转向,越来越多的空间研究开始面向空间产生的深刻制度背景[1-3]。回顾高校周边商业空间因高校扩招而产生,因学生多样化消费需求而发展,因经营者利益驱动而膨胀,又因影响城市环境和扰乱城市管理秩序而亟待整治的发展过程,是在一系列城市管理制度和土地政策安排下逐渐演变的,其发展又导致政府不断调整政策来约束或管理它,倘若政府能在其发展轨迹的不同阶段采取与其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可能会对其发展和演化产生正效应。可以说,政府的制度安排对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的时空演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拟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剖析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的时空演化过程,力求丰富新制度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成果,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借鉴。
2.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2.1研究对象
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由正式商业空间(特指有固定门面的商铺)和非正式商业空间(包括流动摊贩和管理部门划定的摊位)组成。针对非正式商业空间,城市管理部门习惯性采取驱逐和排斥的治理模式[4]。但是,非正式商业空间作为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市场的有效补充,更是缓解失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采取更为积极的管理手段。
本文选取长沙"堕落街"作为研究对象,"堕落街"一词来源于1998年《中国青年报》上所刊载的"湖南大学有条堕落街"一文,文中的"堕落街"实际上是当时牌楼路的一部分。2003年以前,该路段为附近的麓山村所有,2003年以后牌楼路被湖南大学征收,之后,"堕落街"被挤压至湖南师大与湖南大学之间的麓山商业文明街,成为新的"堕落街"。2008年,"堕落街"再次被征收,商业街被动向阜埠河路转移,成为全新的"堕落街"。为方便起见,本文将牌楼路、麓山村商业文明街和阜埠河路分别命名为"堕落一街"、"堕落二街"和"堕落三街"(见图1)。"堕落街"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其演化脉络具有典型性。本文将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解读和反思"堕落街"的时空演化模式,一方面是希望以此管窥高校周边商业空间时空演化的普遍规律,同时可以深入观察伴生于空间演化下当下管理者-经营者-消费者三者关系的嬗变。
2.2理论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由威廉姆森最先提出,以"产权"和"交易费用"为其核心理论基础,探讨制度结构及制度变迁对经济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影响[5]。诺斯认为:"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如何改变世界[6]。"制度经济学通过设定制度来管束人的行为,制度的作用就是明确界定主体的权责利,尽量减少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或使外部性内部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结合学术界对制度的定义,本研究针对高校周边商业空间这一特定对象,将制度定义为管束商业行为主体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指管理者为约束或经营行为和消费行为所制定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行为准则。非正式制度则是经营者和消费者所约定俗成的用以落实和规避正式制度的经营习惯和消费习惯。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相互交织,作用于高校周边商业空间内的行为主体,不同的主体对应不同的空间价值关注点,不同的空间价值关注点对应不同的空间表现,进而对应不同的时空演化阶段。
3.长沙"堕落街"时空演化过程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是基于"堕落街"的实地调研和历史、网络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发现,"堕落街"在空间上先后经历了"堕落一街"-"堕落二街"-"堕落三街"的演化过程,拼凑了商业从萌芽到发展到繁荣到稳定发展的生长周期。"堕落街"的时空演化根植于中国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制度变迁,处于不同时空演化阶段的"堕落街"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
3.1萌芽期(1995-1998)--"堕落街"雏形
"堕落街"最早叫牌楼口,1994年的时候无任何商业设施,属于附近麓山村的村集体用地。1995年开始,麓山村集资在牌楼路修建大面积集体物业,用于出租给两所高校做学生宿舍。随着学生的不断涌入,牌楼路两侧的村民住宅开始被商家进驻。此阶段由于在高校扩招之前,廉价的出租店面能满足经营者的需求,商业经营形式多以店面经营为主,只有少量的流动摊贩。高校周边的商业开始萌芽,形成"堕落街"雏形。
1998年,中国青年报关于"堕落街"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堕落街"在全国的知名度。这个时期"堕落街"的消费主体仍以学生为主,经营方式较单一,以正式的店面为主,业态以娱乐业和餐饮业为主,经营者基本遵守学校和社会的管理制度,消费者也仅将"堕落街"的消费作为其消费行为的有限补充,因此几乎不存在非正式制度,作用于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制度以正式制度为主。
3.2发展期(1999-2003)--"堕落一街"
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大学校内设施开始出现明显的供应不足,现有的"堕落一街"以固定门面为主的经营方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以流动摊贩为主的非正式商业空间开始出现并发展壮大。"堕落街"经营范围开始从牌楼路向麓山村商业文明街渗透。中国青年报关于"堕落街"的报道由于其报道的负面性使商业街改造成为必然。由于"堕落一街"所在的牌楼路是通往岳麓山公园南大门,道路景观在改造中相当受重视。改造工程将麓山村原布置在街道两侧的门面及部分村民住宅全部拆除。此后,牌楼路两侧人气渐淡,商业逐渐向麓山村商业文明街两侧集聚成为后来的"堕落二街"。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