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探析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8-19 19:58:52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低成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高,高等院校毕业生增加进一步加大就业的压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成为吸收优质生源、提高学校知名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具有极强实践应用性特点的专业,应改变传统教学中枯燥呆板的理论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能较快地适应纷繁复杂的商业世界。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实践教学是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组合,它以教育目的和要求为主导,通过教师的建设性意见和指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通过实际运用和参与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以及一定的实际应用技能,从而使学习效果得以加强和深化,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多体现在校内和校外两方面。
  1.1、校内实践教学
  1.1.1、以课本为依托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在实践教学方式中,案例分析是较为灵活的一种。教师围绕课本理论知识,搜集与实际业务有关的案例,使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将所学外贸知识理解透彻,融会贯通。例如,在《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的授课过程中,对于诸多的保险原则,教材列举很多原则,教师以保险单的制作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明白保险单上每一保险种类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1.1.2、以实验室为阵地进行软件模拟操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校内进行实践教学的另一种方式多为在实验室利用外贸软件进行模拟实验。例如,以模拟实习为依托的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和出口模拟操作系统(TMT)是高校运用较多的两种软件,它们让学生在进出口业务流程中模拟各方当事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进出口交易的整个流程。
  在利用实验室模拟软件进行实践教学时,部分高校会单独设课,即利用一个相对集中固定的课时,通过老师精讲、指导,让每个学生轮流体检不同的业务角色,从而达到在实践中学习的目的。另外,也有高校通过课内实践的方式,即教师课堂理论讲授与学生在实验室进行软件模拟有机结合。
  1.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校内实训基地的有效补充,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学生亲身接触外贸公司、货运代理公司、海关等重要场所,使学生对外贸的认识由抽象变得具体。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采用不同程度的实践教学,但就完整实践教学体系而言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2.1、以验证和演练为形式的案例分析实践教学模式缺乏深度和层次性
  一些高校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营销学》等课程中增加相应课时的案例分析课(或实验课),学生按照课本或教师制定的方式来进行分析或验证理论课的结论,存在着如下弊端:一是课本往往存在滞后性,当前很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材内容更新慢,与实际贸易环境脱节,因此以教材为基础的案例分析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就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二是验证式的案例分析往往就问题的某一方面进行讨论,缺乏实务操作的中连贯性与层次性。
  2.2、实验室模拟实践自身的静态性与真实商务环境的复杂多变存在矛盾
  传统的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封闭式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无法真正了解未来职业生涯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多数外贸软件模拟的商务情景多为静态,以单证的制作和流转过程为重点,这样的实验教学只有象征性的几张图片和一些简单的描述,只能对学生进行可控的低层次技能的训练,并不能展现实际国际贸易中商品的重要作用,以及国际贸易往来中人际交往和谈判的魅力。
  2.3、实践教学教师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实战经验缺乏
  从一定意义上讲,实践指导教师的业务以及经验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践学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国际贸易实践教学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取决于它是否有一支既懂业务又精理论的师资队伍。随着我国融入全球化经济的不断深化,外贸企业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要求也日渐提高,这就为高校的实践指导教师提出了更大的考验,除了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同时具备精湛的实践教学能力、相关实践工作经验、操作演示能力等相关技能,时刻站在社会实践的前沿。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高校的青年教师实务经验匮乏,且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无法定期参与实践,加之我国对此方面没有硬性规定,导致目前很多教师无法胜任实践指导工作。
  2.4、校外实习基地形同虚设,尚未发挥实际作用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企业对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即便是与高校签约合作的企业,也一般仅停留在表面的参观,一方面,学生实习时间过于集中,使得合作企业难以消化吸收;另一方面,外贸企业为保护商业机密或担心新手失误造成损失,也不会让学生去做核心的业务或单证,同时,由于国际贸易业务涉及时间较长,学生很难在实习单位亲见一笔完整的业务。因此,在当前环境下,实习基地并不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胜任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来实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贸易业务及管理工作。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通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来改变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3.1、改进现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保证实践教学的连贯性和层次性
  一是在保证理论课时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开设实习、实验课程,或是在实习中增加对某门理论课程的实践操作练习。二是根据用人单位实际情况,适当缩减不适应社会需要的课程,增加实践、实习学时。三是采用虚拟模拟实践、情境模拟实践相结合等方式,逐步拉近与实际外贸环境的距离,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达到无缝链接。
  3.2、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能
  一是高校应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实验室建设,适时引进先进软件,不断优化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国际商务谈判实验室、电子商务综合模拟实验室等硬件设施。二是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能,通过制定相关考核细则,要求学生在实验课程方面所要达到一定高度,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能力。
  3.3、完善实践指导教师培训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是关键角色,是保障实践教学产生应有效果的有力助推。"双师型"教师曾被认为是高职类院校教师队伍的特色,但在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普通本科高校,也应建立自己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实践指导教师的培训机制,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等实际外贸业务部门进行调研、实习或挂职锻炼,以增强实践教学能力;亦可鼓励在校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去相关单位兼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二是直接聘用具有企业实战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还可以聘请外贸企业等相关机构的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实现专职兼职教师的合理配置。三是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家相关从业资格证的考试,提升对业务的实践认识能力。四是鼓励高校利用"双师型"师资力量组建一支队伍,承担外贸咨询、培训等相关业务,以此解决教师参与社会实践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3.4、继续推进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一方面继续推进与企业的合作,一是高校应积极取得教学实践基地企业的支持与配合,希望他们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二是与已走出学校的毕业生建立长久联系,不断扩大实习基地的范围;另一方面,学生要珍惜学校时光,努力学习,通过实践教学努力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使自己具备帮助企业员工完成一定专业工作的能力。再者,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习,尤其是那些已经联系好就业单位的学生,在就业单位实习过程中既切身感受了工作实际又可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责编:杨盛昌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