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关于构建东北区域创新体系探析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8-19 15:10:05

    论文 关键词:东北区域 创新体系 路径分析 

  论文摘要:阐述构建东北区域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分析东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论述构建东北区域创新体系的路径。 
  创新是 经济 发展 的原动力,在创新改变生活的时代,一个区域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其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综观我国东北区域经济发展全局,尽快构建东北区域创新体系,是东北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加快推进东北老 工业 基地振兴的战略选择。 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m编辑。
  一、构建东北区域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东北地区是 中国 的重要战略区域,无论从地理位置、 交通 、资源,乃至技术和产业、产品上,都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在 政治 、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 现代 化进程。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任务。应当肯定,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为发展民族经济、支援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进入市场经济之后,东北经济昔日的辉煌有些黯然失色,被称之为"东北现象"的问题并没有改观,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从而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南重北轻"的局面。因此,如何在中央的支持下,发展区域优势,重振东北经济雄风,便成了东北经济区的当务之急。目前,东北地区应抓住机遇,构建东北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走出一条老工业基地再展英姿的新路来。加快东北区域的整体推进,重塑东北经济的新现象。 
  区域经济在发展中,不仅要参与区域之间的竞争,而且要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区域创新在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上,一是把经济的增长建立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知识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内生作用;二是把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作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增强区域经济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的能力;三是能够形成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市场化,这就提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区域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区域创新环境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的创新合力;区域创新环境中高科技 企业 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形成区域经济中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内的大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还可以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环境还可以为区域内的大量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和各种技术服务,进行技术扩散,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区域创新体系具有输出技术知识、物质产品和效益三种功能,主要是在这一区域内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促进新知识新技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强调要促进本地创新要素的互动,以此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二、东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第一,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滞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人才相对较多,但其分布极不平衡,科技人力资源主要分布在高校和独立科研机构以及政府及其所属的企事业单位,地方企业科技资源相对不足。据统计,东北区域企业中从事R&D活动的 科学 家与工程师所占比重在全国排在第29位,说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业部门从事研发的科技力量十分薄弱。这种不平衡性使得科技资源密集部门存在着极大的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而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企业又存在着极度的资源短缺,以至于科技成果吸纳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创新综合能力低下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第二,经济与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这是制约东北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由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进程推进缓慢,民营科技企业发育不良,使得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缺乏领军主体。区域产学研合作机制运行不畅,科技资源的条块分割从整体上降低了科技资源运行的聚合质量。 
  其次,应大力培养科技中介专业人才,提高服务质量。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是一个集市场技术供求、资金、人才、服务等多个环节的复杂过程,此过程中需要各种专业科技中介服务人才。可以利用创新体系的 教育 与培训子系统,培养信息咨询服务、成果转移、投融资服务、人才服务、 法律 监督、"孵化器"等各方面的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从而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有效完成创新成果的扩散。同时,政府应引导中介服务机构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 经济 主体,使中介服务机构 企业 化、市场化,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中介服务业,创造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而促进中介机构的健康 发展 。 
  4.打造政府创新的制度环境 
  经验表明,区域内的硬环境并不是区域创新的充分条件,企业的发展创新更依赖于区域软环境的营造,即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和技术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以及健全的法律服务体系等。这就要求政府要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完善市场秩序,健全法制环境;高度重视教育,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通过各种培训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速度,采取各种措施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 
  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没有政府自身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就不能发挥政府对创新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在新形势中,地方政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政府创新:一是政府要加快创新型领导的培养和选拔,因为只有领导具有创新思路,才会形成创新型制度、创新型文化。二是政府必须增强创新意识,转变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自主创新为内核的内生式经济发展。三是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宏观管理,强化制度建设,构建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要求的"公正、公开、规范、高效"的科技管理制度体系。四是政府要促进共性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普及,加强"孵化器"建设,为企业创新提供制度支持与保障,做到企业围绕市场转,政府围绕企业转,强化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中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五是政府要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创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 
  5.加大对企业研究开发人员、企业科技经费及教育的投入,引进先进技术 
  要树立创新意识,建立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队伍,凝聚高科技人才,加强技术开发机构建设,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一是要改善企业组织结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就是把学习者与工作系统地、持续地结合起来,以支持组织在个人、工作团队及整个组织系统这三个不同层次上的发展。二是要拓展融资渠道,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企业可以发行股票、债券筹集创新资金,还可以采取发行内部债券或通过银行发行债券的方法,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申请实行股份制改造,发展风险投资事业。三是要加强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二次创新的能力,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这是企业保持技术进步与不断创新的必要条件。必须加强实践与尝试,结合生产与市场实际,不断进行渐进性的小创新,保持技术的领先地位。四是要加强产学研的合作,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对于大企业,鼓励和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以不同方式进入大企业共建技术中心。对于中小企业,应引导和促进高校与研究所的成熟科技成果在中小企业中的推广。五是要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政策和法规体系,健全知识产权法,尤其是专利法,加强科技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的物质保证。六是要制定正确的科技创新战略,明确研究与开发的主攻方向。在今后很长一个 历史 时期,为 工业 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是科技创新战略和研发活动的主攻方向。 
  要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体系建设,形成高效的科技创新机制,办法只有改革区域创新体系。从世界范围看,重要的科技研发通常是由官方研究机构直接引导,科技研发的方向也应该紧扣产业的需求进行。由于企业发展与国内市场竞争压力高度相关,政府只需稍加鼓励,企业就会积极地投资研发活动。针对东北地区科技产出效益差的现状,建议由官方引导科技研发,为进一步发展制定创新政策,强调产品创新,鼓励竞争和对竞争行为的规范,促使企业降低污染,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刺激产业主动研发最有效的政策是政府的科技经费拨一部分补助与产业集群有联系的专业化研究机构,再拨部分经费补助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委托研究,其余则用来补贴小规模厂商,以及支持大学进行研发工作。改革区域创新体系,改变科研项目及其经费来源,改变传统的成果评价方式与机制,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让企业承担起技术创新行为主体和经费投入主体职责,让企业管理技术开发活动,从而使科技开发真正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政府要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办技术中心,或通过联营、投资、参股等多种方式实现与企业的联合,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实力。在各学科领域和生产领域进行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以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带动整个科研和生产队伍。要鼓励民营科技、高新技术企业和新注册企业增长,加强 金融 环境建设,拓宽融资渠道,提高R&D投入强度。要建立和完善区域技术基础设施,改善市场环境,加强市场导向。中央政府要增加东北地区的地方自主权,减少审批环节,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地方政府也要转向服务型的政府,让市场真正发挥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使各种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动,真正向社会提供产品服务,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引进先进技术,确立 科学 的技术引进政策,鼓励走出去进行技术导向型并购,从引进技术硬件为主逐步转移到引进软件为主。要建立机制把技术获得、技术消化吸收、技术改进、技术扩散过程连贯起来。要加大技术市场整合力度,利用 网络 技术发展网上技术交易市场,提高服务功能,推动技术转移和扩散。要引进外资,促进外国直接投资。一是要适度提高对外商投资的"开放程度"。二是要提供较高的优惠政策,但随着投资环境的逐步完善,则应逐步减少以至取消各种优惠政策,向"国民待遇"方向调整。三是要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四是要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的系统整合和集团化构建。应尽快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组建大型的企业集团,从而在与外商的竞争中获得一个比较有利的竞争地位。五是要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加强与外方项目、资本、企业的嫁接,通过政策、环境、资源、大项目以及 现代 经营观念吸引外商投资,有效引进项目、资金、管理经验、工艺技术、先进设备,促进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
  第三,产学研合作机制运行不畅。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科研资金的投入渠道由以前的政府投入转变成政府和企业共同负担。但是以企业为主投资科研的市场机制还未形成,与科研成果快速产业化的需求相差甚远,严重制约了科研开发的后劲和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由于大量的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之外,大部分科学家和工程师、近60%的研究开发活动都不在企业这个市场竞争主体之中。这就造成了高校大量的科研成果因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而无法转化和产业化。 
  第四,政府投入不足。持续、快速增长的资金投入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保证。近年来,东北三省的科技资金投入虽然有了较大增长,但与国内其他经济区域比较,力度还很欠缺,主要表现在:一是年均增长幅度落后于其他地区;二是政府科技投入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较小;三是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偏弱。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资金筹集渠道单一,政府对技术创新活动的资金支持不足,政府对拨款、专项贷款的牵引导向作用不够。 
  第五,科技中介体系不健全。中介机构是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技术转让和扩散机构、资讯与评估机构、政策研究机构、风险投资公司和股票市场是创新服务体系中起桥梁和辅助作用的中介环节。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这几个方面都很不完善,有些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扩散力量有待加强。现有的一些中介机构自身素质不高,对规范市场主体的不良行为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内部缺少必要的自我约束的规章制度,同行业中介也缺乏自律性机构,并且各种中介机构也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结果导致多头领导、分散管理的状况,系统、配套的行业管理难以形成,造成工作上的混乱局面。 
  第六,科技人才外流现象严重。科技人才总量的增长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形成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近些年来,由于人才环境不够宽松,人才的聚集、培养和使用机制不活,使东北三省的科技人才大量外流,"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仍较严重,不仅对原有科技资源存量的利用率不高,而且对外省人力资源的吸引力也不明显。 
  三、构建东北区域创新体系的路径分析 
  1.引导产业集群化,建立自主创新基地 
  产业集群是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模式,国内外一些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经验已经证明,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建立的一种良好模式。产业集群之所以能推动自主创新,是因为:第一,集群的企业可以更容易、更快地获得新客户的知识,它们比单个、孤立的企业更快地掌握消费最新趋向。第二,可以更快地学习新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企业相互之间学习则更快。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地方的创新集群也是区域创新体系发达的地区和创新密集的地区。要引导产业集群化,建立自主创新基地,关键在于:首先,要选好具有区域特色比较优势、适宜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其此,政府要有效参与,制定支持产业集群的政策,营造产业持续发展的环境,这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保障。 
  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集群式创新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倡导现代商业精神。为推动一个地区产业的普遍发展,政府必须有目的地倡导现代的商业精神,如独立个性、创新精神、冒险精神、拼搏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和合作共赢意识等。二是要适度调控集群的集中度与集群规模。东北地区具备发展产业集群的产业组织条件与资源优势,可以培育不同类别的集群,但要适度调控集群的规模。三是要强化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创新。一方面要建立并不断完善信任机制,另一方面要提高预期的合作效应。 
  2.真正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模式 
  在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所以真正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模式,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必然要求。这里的企业主体既包括国有企业,也包括民营企业。为什么要真正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模式呢?因为在中国,创新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不在大学和研究所,而在于企业的创新能力还不强。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因为大量的人才不在国企,而在研究所、高校和外企,政府科技计划和支持重点都在高校和研究所,相当多的产学研合作仍然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企业参与的比例过低。企业没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足够的资金投入,因而无法吸引人才,在前沿技术中没有说话权,从而一直不能成为创新主体。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在整个社会中所占比例只有60%左右,而在发达国家,一般都在70%以上。 
  因此,要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真正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模式,加强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中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政府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自主创新环境。二是要改革科技计划体系,统筹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完善技术创新领域的战略布局和政府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改变过去政府科技计划和支持重点都在高校和研究所的格局。三是要加强对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支持,通过重大科技计划、相应的税收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四是要大力加强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克服部门壁垒和地区壁垒,培育一批能够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有效服务的独立中介机构,引导各种社会团体和组织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各种专业服务。 
  3.完善社会中介服务支撑系统,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中介组织在集群式创新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创办中介服务机构首先应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集群中的企业应在政府的引导下提高建设行业协会的意识和积极性。在组建方式上企业应自发建立,独立于政府之外,并与政府保持合作关系。如在江浙地区,同业协会、同业商会在对外贸易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主要职能是监督和服务,为集群内企业交流信息提供机会,有助于成员之间互相了解,彼此合作。这样,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并举,共同规范市场秩序,制止无序竞争。此外,技术服务机构、营销公司、 金融 机构、咨询公司、 会计 和律师事务所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都需要积极开展服务。

责编:杨盛昌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