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结合满洲里市经济发展新要求,综合研究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发展的关系,客观评价满洲里市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对满洲里市规划修编、合理安排各类用地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满洲里 土地利用 社会经济
一、满洲里市社会经济状况
满洲里市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蒙、汉、俄罗斯等多民族杂居的边境口岸地区,是一座独领中俄蒙三国风情、中西文化交融的口岸城市,素有"东亚之窗"的美誉。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24.98万人,常住人口17.44万人。
2008年底国民生产总值达10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4亿元,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1.5亿元,增长21.80%;;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66.2亿元,增长13.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2:66。全市人均地方生产总值达4.3万元,增长19.4%;财政总收入完成27.4亿元,增长36.4%。
二、满洲里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一)土地利用现状
满洲里市土地总面积为734.56km2,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农用地面积为55658.76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5.77%;建设用地面积为10646.39hm2,占全市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4.49%;其它土地面积为7151.02hm2,占全市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74%。
在农业用地中:耕地面积为1718.57hm2,占农用地总面积的3.10%;园地面积80.36hm2,占农用地面积的0.14%;林地面积1750.42hm2,占农用地总面积的3.14%;牧草地面积51413.70hm2,占农用地面积的92.37%;其它农用地面积695.71hm2,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25%。
在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8456.86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9.43%;交通水利用地面积1943.93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8.26%;其它建设用地245.60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31%。
在其它土地中:水域用地面积481.59hm2,占其它土地总面积的6.73%;自然保留地面积6669.43hm2,占其它土地总面积的93.27%。
(二)土地利用特点
1.牧草地在用地比例中占有绝对优势。满洲里市处于呼伦贝尔高平原和大兴安岭边缘过渡地带,主要地形为波状起伏的丘陵,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形成了满洲里牧草地在用地比例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土地利用特点。
2.耕地面积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满洲里市耕地面积为1718.57hm2,仅占土地总面积3.105%。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东湖区新开河两岸和二卡农业新村等地,有少部分耕地分布在市区、扎赉诺尔矿区的城郊结合部和外围。而未利用地中可开发为耕地的面积很少,而且多为开垦难度大的地类。
3.水力资源丰富,淡水养殖面积大。满洲里市域内有海拉尔河、达兰鄂罗木河、新开河等河流以及闭流区干沟。又有全国第五大淡水湖-呼伦湖,面积2339km2水资源蓄积量138.5亿m3,占地表水资源总量的89.08%。
4. 能源资源丰富。煤炭是满洲里市优势矿产资源,探明储量101亿吨。主要是褐煤,煤田埋藏浅,开采条件好。
(三)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发展容量有限。受地形及铁路、公路的影响,主城区城市发展呈狭长的东西走向;而扎赉诺尔矿区由于煤矿的需求,工程建设"见缝插针","住"随"矿"走,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多、难题多。
2.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低。突出表现在扎赉诺尔矿区,居民点多、散、乱且居住水平低,居住用地主要沿主干道分布,多为单位自建住宅,缺少规模较大的居住小区。已建成的居住小区规划单调,开发强度大,缺乏配套服务设施。
3.满洲里市城市公共绿地存在问题。市区、扎赉诺尔矿区公共绿地分布不均衡,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城市发展建设与绿地建设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仅没有预留绿地面积,甚至侵占原有绿地,导致城市公共绿地面积数量不足、质量偏低,不利于形成具有生态、游憩功能的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公共绿地构成比例不合理,结构体系不完善;市区、扎赉诺尔矿区的公路绿地分布不均衡,缺少公共绿地、道路绿化带及组团隔离绿带,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小游园、街头绿地严重不足。
4.工业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业结构中污染型的重工业比重较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高能耗、物耗的原材料型工业多,精加工型工业少。老城区内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混杂。
5.区域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满洲里市草原生态退化严重,一方面是由于超载放牧,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为破坏,乱采滥挖现象严重。此外由于沙化、盐碱化现象严重,对达赉湖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由于城市垃圾、污水、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不当,对城市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三、满洲里市土地利用的经济要素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分析
(一)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满洲里经济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它位于东北亚几何位置的关键处,对内背靠我国东北三省、与环渤海地区相贯通,可谓经济腹地辽阔。向外西接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所经沿线是俄罗斯人口最多、资源最富集的地区。随着东北亚地区经济的逐步复苏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随着我国对外经贸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给满洲里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交往环境。2008年,满洲里国民生产总值达100.10亿元,是2000年15.17亿元的6.6倍,年均递增82.48%。20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71亿元,是2000年8.03亿元的5.57倍,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200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63.36亿元,是2000年4.8亿元的13.20倍。满洲里经济的较快发展,导致了土地利用总量特别是建设用地的增加,2000年建设用地4642 hm2,到2008年建设用地增加到10646.39 hm2。由于满洲里自身的自然条件所限,满洲里的农业用地很少,土地利用总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对其他土地的开发和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GDP的增长与建设用地的增长一直呈现很强的正相关,表现为经济总量的扩张与土地供给与需求的双重扩展方向互动,这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尤为明显。
(二)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结构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反映,各产业必须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因此,从理论上讲,经济结构与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经济结构的演变必然导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变化。正因如此,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而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成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从以上分析可知,土地利用类型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土地利用类型结构不是决定经济结构的惟一因素,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方向和速度。如果土地利用类型适应经济结构,则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如果超前或滞后于经济结构,则阻碍经济发展。
2000年底满洲里市国内生产总值15.17亿元,其中三产结构比例为7.4:23.5:69.1。2000年以来,满洲里市针对一产底子薄,二产实力弱,三产发展虽快,但缺乏一二产业支撑,发展后劲不足的突出矛盾,确立了"一产调精、二产调大、三产调优"的总目标,提出了加快构建"为贸而农、为贸而牧、为贸而工、为贸而商、贸游结合的外向型产业体系"的发展思路。到2008年,三产结构比例调整为2:32:66。与这种产业结构相对应,从2000年到2008年,满洲里农用地变化不大,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的比重明显上升。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