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毕节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前身系采矿工程系,2004年开始招收专科专业,2008年12月正式挂牌运行,成为毕节学院首个工科龙头院系。2010年采矿工程和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其中采矿工程为毕节学院重点建设学科。学院现有采矿与安全工程研究院、毕节学院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山东科技大学工程硕士毕节学院培养基地、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毕节研究室。相继建成了现代化矿井仿真模型、工程测量、矿井瓦斯防治、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岩石力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矿山机电、地球物理勘探、采矿数字化及仿真模拟等十个实验室,实验设备价值达488万元。目前,学院设有采矿工程、安全工程两个本科专业,以及煤矿开采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两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近千人。学院党总支历来重视团队建设,在彰显团队特色,服务地方经济方面起着凝聚力和战斗堡垒的作用,引领着团队朝着工科龙头院系的方向发展。
一 精心谋划,打造优秀团队
1.实施"以才引才"方略,吸引高层次人才
2008年,毕节学院领导通过中组部和贵州省委组织部引进了山东科技大学煤矿开采专业博士生导师张开智,组建了采矿工程系,在学院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总支建设为着力点,增强教工党支部的吸引力,强化院系的内部管理,组建优秀学术团队,不断壮大教学与科研实力,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在院系内形成积极向上,人人争先的精神风貌,为每位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支部建设,使每位教师热爱采矿工程系,愿意为矿业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在此精神的感召下,送去在重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一位教师于2010年6月学成归来;通过毕节地委和行署的牵线搭桥,采矿工程系又新增两位博士(后)。通过引进或回归,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系教师的学历水平,更充实和完善了高层次人才师资的专业覆盖面,为采矿工程系的学科专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2.实施"以才育才"战略,在使用中培育人才
引进人才只是手段,培养和用好人才才是目的。学校院党政领导非常注重育才工作,实施"以才育才"战略,在使用中培育人才。一是搭建管理岗位平台,从管理上压担子。在院党委的关怀下,针对每位教师的自身特点,对系引进的博士(后),优秀硕士,分别把他们放在不同的行政管理岗位上,提高他们的管理才能。建院系来,先后有多名博士、硕士分别在系副主任、主任助理、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的岗位上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指导,让他们尽快适应管理岗位角色并反哺采矿工程系(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二是"送出去"进修培养,提升教师学历。2010年采矿工程系有2人考取了在读硕士研究生;送出了2位教师到山东科技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进修学习;推荐3位教师参加2010年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2011年又有1名青年教师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三是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为新引进教师参加国内的各种教学与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创造条件,2009年~2011年连续三年本院作为新建地方的工科院系,参加了全国高校举办的采矿工程年会,扩大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山东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达成合作办学协议,扩大了毕节学院的影响,也提升了办学实力。
现在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教学团队已有专职教师26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8人,学士5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9人。基本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较合理的教学团队。
二 彰显特色,服务地方经济
建院以来,学院教学团队以关注贵州地方经济发展为着眼点,积极为贵州尤其是毕节试验区经济发展找准坐标,科研工作取得累累硕果,做出了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
首先,积极参与毕节试验区及所属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和煤矿企业的决策咨询,为其发展战略的制定和经营管理出谋划策。2010年团队有5位博士教师进入《毕节地区工业和能源工作专家库》,他们将在: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小煤矿联合试运转验收、煤炭生产许可证审查、地质报告评审、瓦斯等级鉴定报告初步评审、非煤矿山顶项目开采方案设计评审和峻工验收、其他工业项目可研报告初审和峻工验收等技术性工作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和帮助。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承办了三期贵州省煤矿安监系统的培训工作,培训人数达300人。团队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尽职尽责的态度,从课程安排,到备课、上课,从学员的饮食起居到学习,做到精心安排。通过此次学习培训,学员们在专业知识理论上有了较大提高,青年教师在教学技能方面也得到了提升,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其次,积极申报地方政府发布和招标的研究课题和企业提供的横向研究课题。2010年和2011年成功申报省部级、院级、企业合作项目12项,项目总经费近200万元;共发表论文57篇,其中被Ei收录6篇。2011年"七一"学院教工党支部荣获中共贵州省教育工委授予的"贵州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0年、2011年,学院在毕节学院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招生就业综合评比中获得理工科组第一名的好成绩。精品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取得了较大突破,多人获校级教学成果荣誉称号。各级各类教学、科研项目申报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一人荣获毕节学院"教学名师"的称号,学科带头人在毕节市政协担任委员,社会影响日益提高。
三 夯基础,出精品,育人才
为了适应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党总支书作为第一责任人,本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从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打造团队。团队狠抓基础教育,通过系统的引导教育、适时的诚信教育、细致的安全教育、灵活的人文教育、广泛的实践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之中,与文明班集体、宿舍文化建设相结合,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施了系列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初步形成了"我的大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方案。"学生文化沙龙"结合学生关心的热点和时事问题,精心选择焦点,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宣讲和交流,从而达到认清形势,明确使命,奋发学习之目的。"约题学术报告"是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学有造诣的专家学者,给师生进行学术报告,介绍学科前沿,有力地提高了师生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
2009年以来,学院已成功地邀请了山东科技大学张开智和樊克恭教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博士司荣军等7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并派出教师参加了"全国高校采矿工程专业第23、第24届年会"学术研讨报告会,院内3名教授或博士,结合学科前沿给广大师生交流了自己的学术成果。"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深入社会,调查研究,科技服务,既锻炼了自己,又增长了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大学生前导教育、诚信教育、幸福观教育、安全教育、优秀班集体、宿舍文化节评选活动等,绘出了大学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建院系以来,学生素质不断提高,一次性就业率不断攀升2009年达96%,2010年达97%。2011年,达100%。2012年,学生就业有了良好的势头和开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9名学生参加2012年第五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通力杯"贵州赛区预赛获得了三等奖。建院系来,培养毕业生共近500人,他们就业于试验区的煤矿企事业单位,部份人员已成为用人单位的骨干力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