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辽宁沿海经济带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1.1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
2009年7月,国务院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将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和竞争。辽宁沿海经济带包括最初的"五点一线"区域和29个政策区,按照规划,从2006到2020年将打造以装备制造业、石化产业、冶金产业、船舶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产业布局,形成资源配置合理、交通发达、功能完备的发展区域。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沿海城市在内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实力较强,交通体系发达。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科技企业孵化器,包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大学创业园以及二次产业孵化基地等,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服务机构。孵化器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创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新系统的核心。辽宁沿海经济带近年来不但在数量上不断增加,而且在产出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培育了大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众多的科技企业家和管理人才,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呈现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一批专门面向软件、信息、生物医药、农业等技术领域的专业技术孵化器已经投入运营,10余家国家级孵化器发展态势良好。截至2012年10月,大连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已发展到40家,孵化总面积超过16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 500家,累计孵化企业2 600家,孵化器从业人员7.5万人,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丹东市,2000年诞生了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丹东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作为中小科技企业孵化器,该中心为丹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2006年以来,由于受到辽宁省"五点一线"对外开放政策的鼓励和影响,孵化器中的一些中小型科技企业呈现出快速走强的势头,为丹东高新技术园区产业集聚和扩张储备了后续力量。在锦州松山新区,依托国家级创业中心和孵化器的战略作用,扩大孵化器面积,提高孵化能力,完善孵化功能,现在孵化器内企业已经达到上百家。在营口、盘锦等地,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也都初见成效。各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是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和必要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全面的包括创业咨询、教育培训、管理、法律等在内的中介服务,提高新创企业的存活率并帮助它们健康成长、为在孵企业提供各种创新基金、孵化基金、融资担保等服务,解决新创企业的资金问题等。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投资主体单一,经营机制不健全
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外成功的孵化器多采取企业化运作,以市场为导向,专业化管理,在为在孵企业提供多种服务的同时,其结构体系和管理模式呈现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事业运作与公司运作等多种模式,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辽宁沿海经济带大多数孵化器和留学人员创业园都是高新区或产业开发区组建的创业服务中心,都是公益性科技事业服务机构,并采用行政管理模式。虽然在大连、丹东、鞍山等地,出现了由国有或民营企业为投资、管理主体的孵化器,但总体来看,政府主导的非营利型孵化器仍然发挥了主流作用。各孵化器营利模式单一,主要收入来自政府有限的拨款和收费较低的房租、物业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增值服务水平的提高。在孵化器建立的初期,政府的推动作用是必要的。但单一的依靠政府资助,孵化器自身没有创造价值的相应能力,创造的价值相对有限。从长远发展的观点看,这种管理模式限制了孵化器孵化功能的发挥,缺乏内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风险投资机构同样存在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以政府出资组建的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融资渠道窄,不仅很难引进境外的风险投资资本,而且社会上的民间资本也缺乏流入途径。现有的风险投资公司管理方式比较落后,运行机制不完善,运作模式保守封闭,特别是风险管理能力不强,投资理念滞后,目前还没有实现市场化运作,政府的行政色彩甚浓,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适合风险投资运行的激励约束机制。风险投资缺乏退出机制,企业产权交易市场需要进一步完善。
1.2.2 孵化器与风险投资机构融合程度低,互联模式尚未形成
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已成为提升孵化器功能和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硅谷是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紧密结合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在硅谷,高技术知识与金融手段交叉,股票市场与技术市场融合,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联手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风险投资与孵化器企业之间互相收益。以色列则是另外一个典型,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的融合。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区内企业的创业资金多数是银行贷款,额度不限,印度的银行家本身就是风险投资家,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无疑是孵化企业的温床。
在我国,创新孵化与风险投资的互联多表现为外部的、有限的合作,即双方在组织上是各自独立的。虽然政府部门非常支持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但在现实中,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相融合的程度有限,没有形成良好的互联模式。在孵化器和在孵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发展瓶颈的同时,许多风险投资企业却掌握着大量的闲置资金找不到合适的合作对象。虽然孵化器有与风险投资结合的意向,但更倾向于建立从属于孵化器的风险投资机构,与其他风险投资机构甚至境外风险投资机构合作由于找不到盈利点而缺乏热情,从而限制了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的程度。很多风险投资机构宁愿选择自己投资创办孵化器,也不愿与现有孵化器合作,不愿意在孵化企业最愿意接受风险投资的种子期进行投资,其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形成健全的风险投资进入与退出机制,使风险投资机构对与现实中孵化器合作的动力不足。
1.2.3 政策支持不足
企业孵化器的成功还需要得到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不仅包括支持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优惠政策,还包括支持企业孵化器中的企业创业与发展的优惠政策。横向比较各国政府在建立科技园区和孵化器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可以发现政府的职责举足轻重,政府必须在孵化器发展初期投入建设和发展企业孵化器所需要的资金并加以政策引导,以保证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持续发展和强化。美国孵化器最大的特点是通过立法来启动孵化器发展计划,确保政府对孵化器的创建和资金投入建立在立法的基础上,绝大部分州政府先后通过了发展企业孵化器的法案,并制订企业孵化器的发展计划,拨出专款来支持孵化器的发展,政府按其所肩负的使命,参与孵化器建设,由州经济开发局来统一组织或相应机构实施管理,目的是促进孵化器的建立和确保孵化器的运行早日走上正轨。法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孵化器的投入,除了资金投入外,还支持专门机构帮助孵化器的发展。比如1996年巴黎市政府、工商会投入350万欧元成立"巴黎发展署",政府资金占65%,其使命就是促进巴黎商业发展,吸引全世界的投资,培育和帮助创新科技企业的发展来带动巴黎的经济增长,促进大企业间及大小企业间合作,给予小企业初期帮助,经常组织一些研讨会,互相获取经验。许多国家的政府对孵化器提供项目补贴。例如:加拿大魁北克生物技术创业中心30%的运作费用来自于政府,美国马里兰技术开发中心可以从马里兰科技开发公司(政府背景的公司)得到多种形式的项目拨款,圣荷塞市对孵化器创造的就业给予3.5万美元/人的补贴。芬兰、印度、奥地利等国的政府也都对本国高新技术孵化器的发展提供强力有效的支持。相比较而言,近年来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虽然对于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政策支持,但总体来说,我国对孵化器的政策支持仍显不足,政府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城市、各地区目前虽然对于孵化器与风险投资都给予了很大程度的政策支持与倾斜,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在政策支持范围、扶持力度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1.2.4 各地孵化器之间联系较少,没有形成整个沿海经济带联动
目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现代社会成功的孵化器不仅要充分实现内部网络化,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外部资源的网络化。目前国际上企业孵化器正在向网络化发展,其网络化程度可分4个层次:①城市性网络。如西雅图科技企业孵化带,它很好地聚集、整合了当地的孵化资源,促进了区市经济的飞速发展。②地区性网络。其目的是促使区域资源的整合,旨在推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如美国太平洋孵化器网络等。③国家性网络。它是对一国相关资源的整合,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载体,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美国国际企业孵化器协会。④国际性网络。即对全球相关资源的整合,是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的推动力量,如NBIA国际孵化器协会、APEC科学园网络等。现代孵化器产业的发展以网络化、规模化和效益化为标志,单个的、分散的孵化器不足以支撑起孵化器产业,只有将各个城市、各个区域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孵化器组成孵化器网络,通过发展战略计划和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技术),谋求大范围的孵化器资源共享,才能形成孵化器产业的整体构架。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作为国家级战略,经济带内各城市、各区域在大力发展本地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的同时,应加强孵化器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孵化器和孵化器之间要既竞争又合作,竞争有利于提高各自的服务能力,合作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在功能拓展上也要形成优势互补,在整个辽宁沿海经济带内形成协同与联动效应。而现实的情况是在辽宁沿海经济带所覆盖的各个城市中,各自都结合本地情况建立了规模、定位不同的企业孵化器,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各地政府各自为政,各地孵化器之间联系较少,在政策、信息、资金等方面缺乏沟通和协调,孵化器之间缺乏资源共享,没有形成孵化器联动、协同创新的机制,地区性网络尚未形成。
2 辽宁沿海经济带科技企业孵化器升级路径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现有状况,实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大力发展与升级应着力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2.1 探索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的有效模式
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不应仅仅停留在业务合作层面,而应该深入到孵化器运营、风险资金的管理乃至产权、资本层面。如风险投资可通过投资、建设孵化器(比如各类专业孵化器),直接参与企业的前期抚育;亦可以通过参股孵化器,借助孵化器的项目资源和管理能力完成风险投资。具备一定资金实力和经验的企业孵化器,可以在时机成熟时与风险投资公司共同组建孵化器内部的投资公司,发起风险投资基金,通过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壮大自身的投资能力,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国际资本渠道,直接引入成熟的风险资本管理资源,打造有孵化器特色的风险投资。政府可以通过信号效应吸引风险投资注入孵化器,如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创业孵化基金、担保基金等,促使二者的融合,同时逐步实现政府资金的退出。
转变孵化器经营机制,在鼓励风险投资参与孵化器建设的同时,抓好现有孵化器的改革,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将现有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孵化器逐步改组为非营利性组织、投资性质的孵化器和公司制孵化器等。建立孵化器与风险投资之间的互信关系和信息沟通体系,为两者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简化两者融合中存在的体制环节,减少行政干涉,发挥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的退出环境,促进两者自主融合的良性循环。
2.2 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体系
只有资本市场完善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风险投资的退出问题。①要完善一级证券发行和交易市场,规范各种申报、核准制度,切实保障市场参与各方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使证券市场能够健康地运行和发展,保证市场有持续不断的活力和参与热情。②进一步完善二板市场。2009年,我国二板市场的推出,使创业企业尤其是中小科技型创业企业能够上市流通,进一步开拓资本退出渠道,但二板市场在运行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③建立场外交易市场(即店头市场),作为产权交易和资本交易市场的有效补充。只有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风险投资和孵化器融合的瓶颈问题。
2.3 构建有利于区域创新的政策环境,营造区域协同创新文化
国内外经验表明,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企业孵化器与风险投资发展的强有力动力之一。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区应当结合区域和本地的实际状况,制定投资孵化器的有关优惠政策,引导一定数量的风险投资向孵化器倾斜。对风险投资在入孵企业进入不同阶段以及在国家重点发展行业的专业孵化器中的投资给予程度不同的优惠政策,以此促进风险投资和孵化器的融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互补优势,构建有利于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的政策环境。对于创业企业的成长,创新环境尤为重要。美国,特别是硅谷地区,由于传统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精神,加之区域优势(政策、大学、科技等),构成独特的创新环境,从而造就出INTEL、HP这样的跨国科技企业。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应注重建立良好的区域创新外部环境,加快知识创新与扩散的速度;培育中介机构,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平台;保持区域创新系统的开放性,积极开展跨区域的科技合作与创新系统建设。
2.4 建立区域创新孵化网络
随着技术创新的日趋复杂,单体的、综合性的孵化器已难以满足创新企业的发展。因此孵化器发展模式的创新是必然选择。从空间上,应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孵化网络,通过孵化信息网和行业组织进行沟通,实现资源、服务共享,优势互补。从层次上,应从单一项目孵化向二次孵化①、国际孵化、虚拟孵化等多层次方向发展。
鼓励各地成立面向孵化器群体开展服务、沟通工作的创业孵化协会,构建孵化器组织网络。孵化器协会组织有利于行业的规范、有序的发展,有利于各地孵化器的沟通和协调,促进数量巨大的各种类型孵化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政府应大力支持孵化器协会的发展,借以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或资源的进一步投入。
构建网络化服务平台,以网络的形式,可以促进更多社会资源的聚集,各创新主体通过网络形式进行信息交流与协作,获取各自发展所需的资源。例如硅谷的软件开发论坛,凭借硅谷软件企业集中的优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地区性软件企业网络组织,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能从该网络中获益。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孵化器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平台,但应加强彼此之间的互联与合作,建立信息与资源共享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孵化器网络化服务平台。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