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与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官员们究竟谁是“父辈”,谁是“子辈”,也就是说究竟谁养育了谁,谁成就了谁,谁决定谁的命运,这是社会历史观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既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来,人民群众既是一切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一切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各级官员的生活都是人民群众供养的,手中权力都是人民群众赋予的,一切贡献都是人民群众成就的,前途命运都是人民群众决定的。人民群众既是官吏们的生身父母,又是官吏们的衣食父母,离开人民群众的供养和呵护,官员们一天也活不下去,离开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官员们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实践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不是取决于党员数量,而是取决于党员质量,取决于其能否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无论是在夺取政权之前,还是在夺取政权之后,也无论是党员的数量有多少,一旦党的自身建设搞不好,失去了人民母亲的信任、呵护和支持,就将一事无成,甚至会走向自我毁灭。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在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相继丢掉了政权。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因为在那里执政的共产党没有经得起长期执政和内外环境变化的严峻考验,没有解决好自身存在的形形色色的腐败问题,没有始终保持其应有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而侵害了人民母亲的利益,伤害了人民母亲的感情,失去了人民母亲的信任,最终被人民母亲所唾弃。苏共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最能说明这一点。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没有全国各族人民对我们党的信任、呵护和支持,就没有我们党的一切,当然也就没有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切。
对于我们党与人民群众这种血脉相连的“母子”关系,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来是高度认同、精心维护的,他们对人民母亲的感恩之情、报恩之志日月可鉴。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说过这样的话:“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生根于人民之中,他们是人民的儿子。”为了让人民母亲过上幸福生活,毛泽东不仅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而且献出了多位亲人的生命,从而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生坎坎坷坷、三起三落,但他忠诚党的事业、报效人民母亲的赤子之心矢志不移、终生不改。1981年2月14日,邓小平在为英国培格曼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文选》一书所作的序言中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可想而知,如果没有邓小平的这颗赤子之心,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能在那样艰难的情况下得以启动吗?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党内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就是其中的一个。孔繁森有句名言:“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他在担任拉萨市副市长期间,经常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他说:“西藏的老人都是我们的老人,哪有儿女不孝敬老人的?”有一次,他带着水果、背着药箱到拉萨市福利院慰问,严肃认真地对院长说:“这些老人不容易呀,受了一辈子苦,没儿没女。把他们照顾好,也算尽了咱共产党员的一份孝心呀!”他在担任阿里地委书记期间,曾严厉地批评一个对两位孤寡老人照顾不够的乡干部。他说:“我们常说要当人民公仆。人民公仆就是要把人民当成自己父母一样敬重、关怀。这不能只讲在嘴巴上,写在宣传文件里,要靠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干部一点一滴去实现、去落实。”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