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关键词】全科医生;临床思维;诊断模式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0-0226-02
临床思维是医生依据临床资料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进行全面分析、判断,最后作出决策的重要思考、逻辑推理方法。全科医学是整合了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通过医疗的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一门具有独特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综合性临床医学学科。全科医生的工作性质不同于专科医生,其临床思维方法与诊断模式也必然有自己的特点。
一全科医生的临床工作特点
客观环节、工作条件直接影响疾病诊治工作的开展和诊断思维的形成。全科医疗是一种具有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个体化和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主动服务。大多患者处于疾病的早期阶段:全科医生所接触的健康问题多处于早期阶段。资料不全,不会有比较完整的病情资料,尚未开始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就是开始检查也难获得多的信息,最多不过是病人的主诉,表现为症状不典型。症状是伴随着疾病的发展而逐渐出现不断完善的,早期的疾病症状往往是不典型的。全科医生在家庭中进行疾病的诊治工作是有相当的困难,其难度要比在医院大得多。一是全科医生面对的疾病谱广泛。全科医生的服务对象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科别。从内、外、妇产、小儿科到五官、口腔、皮肤、肿瘤、传染科,什么病都可能遇到,什么病都要解决,思考问题也应十分广泛,与专科医生相比,他所涉及的疾病谱显然要大得多。患者找全科医生时往往不是为了解决某一专科疾病,其问题可能涉及多学科、多系统及多因素,可能是病源生物性疾病,也可能是心理行为性疾病。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防治手段不是单一的,而要全方位考虑,多方面寻找。二是全科医生诊治的慢性疾病居多,急性病为一过性。慢性病居多,疾病的演变过程缓慢,病期较长,要求耐心、细致、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了解治疗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做不好是最大遗憾。急性疾病为一过性,往往不是全科医生所解决的重点。
全科医生的医疗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会为范畴,应“以病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人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宣传教育、卫生资源等往往以社区为范畴,全科医疗的开展必须走以社区为范畴之路。
二临床工作特点决定全科医生的诊治思维模式
一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全科医生更贴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更重视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新的医学模式让我们更清楚、更全面地了解、认识、探索医学、观察、解决人类的健康问题。病人多以躯体方面的不适感觉为主诉来显现疾病,但全科医生要时时处处体现出对心理、社会因素的高度重视,周密思考问题。二是以预防医学为导向。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提供优质、方便、经济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更加意识到预防保健的重要性,全科医生应坚定不移的采用和贯彻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模式。三是全科医生完成的诊治过程是一种综合性服务。全科医生服务对象不分年龄、性别,诊治的疾病不分科别。服务的内容包括疾病的治疗、预防、康复、保健等。服务的层面包括生物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等,所以对患者的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四是全科医生的医疗服务是主动服务。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全科医生提供的是一种主动性高质量的初级卫生保健活动,而不是在诊所中坐等病人。并且在主动性的治疗过程中又包含有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三临床工作特点对全科医生素质要求
一是应有团队意识及协作精神。全科医生个人力量有限,不可能解决所有的健康问题。全科医生应把自己看成是社区卫生工作组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及其家属所需要的所有医疗保健服务的协调者。要学会在全科医生的知识背景下发挥专科特长,要学会专科会诊及转诊,要善于利用、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医疗与非医疗资源,要学会团队合作,满足社区卫生需要。二是要有纯熟的情感交流技术。患者是一个完整的人,可能有比健康人更复杂、更特别的感情渴求或需要上的满足。医生对患者要有关心和同情,并能耐心与患者进行交流,让病人把治病的重托交给医生时具有安全感。同时医生对患者要有尊重和理解。全科医生面临的是疾病和生活交织的问题,是医学知识与社会常识、人文科学边缘的接合,这就要求全科医生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及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有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科医生面对具体的病人不仅仅是治疗、预防疾病,更重的是理解、服务及满足病人的要求。要细心了解患者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个人背景以及社区背景。要充分了解病人为什么到现在才来就诊?了解病人对医生的期望是什么?了解病人的患病感受,这些都是治愈疾病不可缺少的因素。四是要有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意识。首先应让患者对疾病病因有清楚的了解,对疾病的发生、进展有一定程度地认识。树立患者健康的信念,促进病人的就医行为,合理解决患者就医时的困难。五是要有医学伦理学、心理学、卫生法规等基本理论知识。医学伦理学把各种医学领域中的道德现象、道德关系上升到理论高度,医生应掌握其中的理论并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遵守道德的要求。同时要对卫生法规有足够的了解。完善自身,才能提高对病人的服务质量。全科医生更要有卓越的管理才能和执着的科学精神,对不断进展和变化的科学和社会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处理好社区和人群的健康问题,成为合格的全科医生。
责编:荣秀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