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年轻时,我选择把可投资源全部放在投资自我上,从这个角度看,不存在资产配置。 见山是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013年4月,离开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客户经理岗位时,我内心极度惶恐和迷茫。在此之前,我一直遵循着一名财经院校毕业生的常规发展道路:进入银行工作,享受稳定的薪酬和可观的福利,踏实、认真地完成工作任务,等待晋升机会。用我妈妈的话说,银行最大的优势是“旱涝保收”。但理想与现实有着极大的冲突,身体疲累但内心贫瘠,极度想开拓、学习的我,在既定的工作模式下难以找到自身的定位和价值。
但当时我仅有两年工作经验,是一名职场新人。虽有走出困境的勇气,但囿于实践匮乏和视野狭窄,从银行辞职后,我花了3个月重新规划职业路径。纵观那时市场上的机会,无非是从一家银行跳槽到另一家,但我内心并不希望这样做。
此时,一本书影响了我的选择――介绍查理・芒格思维模式的《投资的格栅理论》。我被书里关于查理・芒格,这位投资界的传奇所描述的思维模式和工作场景迷住了。
我意识到自己理想的职业方向是顾问咨询,我内心极度向往成为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金融专业人士。于是,我向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投递了简历,通过应聘成为一名财富管理顾问。当时,三方理财行业尚在兴起,大量从业人员来自于外资银行、奢侈品及房地产销售行业,具有中资银行背景的从业者寥寥无几。其实,我也曾怀疑和迷茫过,并且身边大多数在传统金融机构行业的朋友都不支持我的决定。
迷茫过后,我察觉到这个行业所面临的巨大机会:中国高净值家庭数量的持续增长、财富管理行业专业人士极度匮乏、居民日益增长的资产配置需求与投资渠道匮乏之间的巨大矛盾,这些让我为之振奋并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诚然,当时的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处于野蛮生长期,行业乱象丛生,无底线营销行为比比皆是。但有乱象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才有年轻人成长的空间,也正是抱着这样的认知,我从未后悔离开看似“铁饭碗”的银行来到竞争残酷、考核严苛的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
选择之后,也时常有看不到希望的迷茫。对于当时的心境,我概括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见到了挡在面前的山,但也只看到了山。 见山不是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15年,初进财富管理领域时,我如履薄冰、举步维艰。由于此前我从未接触过私人理财,缺乏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加上零人脉、零客户和零资源,使得我在3个月的残酷考核淘汰期压力重重。那时,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望着天花板思考客户从哪里来,以及如何学习、如何提高。但我非常感谢这个平台和窗口,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和人际圈,通过平台的不断培训和自身的不断思考和学习,我开始建立起自己的专业体系和行业认知,并逐渐积累自己的高净值客户。
每天我都能进步一点点,工作日上午接受培训、拓展客户,每天晚上花大量时间复盘和学习。这种陀螺式的学习节奏虽然辛苦,但进步是显著和迅速的。我找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方向――保险顾问。其实,保险是一个管理风险的工具,但由于一些不专业的销售人员进行人情销售。造成了很多投保人并没有详细了解保险条款就盲目投保,当发生保险责任事件时就会经常和保险公司发生纠纷。
中国居民的风险保障意识已经快速觉醒,对于那些想获得优质风险保障方案和专业咨询服务的中产家庭和高净值人群而言,需要一批专业、优秀的保险顾问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未来中国的保险销售行业,必然会经历一次重大转型,由人海战术向精英型人才转变,由单一的保险代理人向保险经纪人转变。那些留存下来的优秀保险中介人士和保险咨询顾问,能基于财富管理的角度看保险,真正认识、还原并表述清楚保�U这个金融工具本来的面目,并从宏观经济、行业周期及微观产品综合分析,为客户制订符合其家庭实际情况的风险管理方案。
在保险这个长期被误解的行业里摸索和成长,我一边面对傲慢与偏见,一边学会抽丝剥茧、结构性分解。我开始思考这个行业需要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每个结构之间有何联系,我逐渐体会到了“见山不是山”。源于内心对这份职业的热爱,追本溯源、明道优术的过程虽然艰辛,但只要能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对得起客户的信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见山还是山: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承受着傲慢与偏见,但同时也越来越多地看到行业内高素质、高品质、高绩效的同行,不断自勉的同时,我深感欣慰。在这条路上,我越来越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责编:荣秀
下一篇:“分红+保障”财富锁 定双增值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