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法宝,语文家族中字、词、句、篇等成员的“成长”历程离不开朗读的滋润。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唯有引领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展开有效朗读,才能让他们“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积累 语感 美感 情境 感悟 评价 有效朗读
笔者曾有一位老同事,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每次质量调测,他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总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平行班。问其秘诀,他总是憨厚一笑:“我一个民办教师,能有什么秘诀,我只不过是要求学生把每篇课文都读得烂熟于心,直到会背为止。”做法虽有些简单,却非常管用。古人白居易读书以至“口舌生疮”,韩愈也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草根也好,名人也罢,为什么在语文学习中如此推崇“读”呢?笔者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朗读的作用
1.非读无以致积累
朗读有助于知识的记忆与积累,北宋教育家张载说:“书须成诵,则学进矣”。这说明了熟读、背诵在读书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我们在琅��书声中积累词汇、熟悉句型、规范语言……当这些感性认识“厚积”到相当数量时便能“薄发”,带领学生进入对文本深层的领悟:在朗读中“懂”法,在朗读中“明”理,在朗读中“领”情……并且这些领悟到的理性元素一旦遇到相似情境的诱发还能自觉迁移应用于我们的口语与写作,从模仿逐步走向创作。古语:“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第一学段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笔者想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才提出来的。
2.非读无以致语感
语感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老师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所谓“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涉及个体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等诸多因素。因此,这种感悟能力的形成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它必须让学生自己在和语言文字的亲密接触中,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习得。如同一名优秀的驾驶员,高超的驾驭能力必须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才行,光凭教练员教肯定是不行的。无疑,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因为,朗读不是简单地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声音的活动,而是通过耳、眼、口、脑等多种器官协调工作,用声音来传达文章内蕴的丰富的、细腻的情感活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有层次、有深度、有感情地诵读,触摸文字体温、感受不同声律、领悟丰富情感、品味深远意境……从而自觉增强对语言的敏感性和甄别能力。当“在人的心里,‘赤’不但解释作红色,‘夜’不但解释作‘昼’的反面”时,语感便有了敏锐度。”(夏�D尊语)
3.非读无以致美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小语教学的又一重要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教材正是培育学生审美情趣的沃土。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文质兼优的精品,语言非常优美。它们有的豪放,如旭日喷薄;有的婉约,如小桥流水;有的粗犷,如大江东去;有的细腻,如春风拂柳……当我们反复朗读这些作品时,就会产生一种美感,给人以节奏感和韵律感,给我们一种愉悦的享受。这种美感获取的唯一途径就是朗读,任何精彩的讲解都苍白空洞、无济于事。就像一首优美的歌曲,最好的歌词,最美的旋律,只有用乐器把它演奏出来,用心把它唱出来,才会让人品尝到它的神韵。另外文章当中对形象美的感悟也离不开朗诵。像类似于《草原》这种写景的文章,不读,不抑扬顿挫地读,何以领略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绮丽风光?像《狼牙山五壮士》这种写人课文,不读,不痛痛快快地读,何以感悟到五战士的壮烈豪迈之气?……还有文章中的意境美的获取(特别是诗歌)也离不开朗读。诗歌中的意境或辽阔深远;或空灵缥缈;或清新愉悦;或沉郁孤愁……像《满江红》这样的诗篇,意境大气、豪迈,不读,不爽爽朗朗地读,怎能让人心潮澎湃、豪情万丈……
二、怎样朗读
弄清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就该研讨如何“读”了。虽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有效朗读呢?笔者在此谈点粗浅的体会。
1.创设情境,以境激情
小学生由于受生活阅历、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朗读时情感体悟会面临许多障碍,而要跨越这一障碍的有效办法就是创设情境。通过文字注解、图片展示、视频播放、模拟表演等多种方式创设有关情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与作者达到心境合一,便能做到“随心所欲”。如笔者在教《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时,学生很难体会到毛主席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种切肤之痛,朗读时情感虽有流露,但还是浮于表面。于是笔者便插入一段长沙电视台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的视频。悲怆的大提琴声中,电子背景不断滚动着毛主席与毛岸英生前的生活场景,『二位节目主持人开始深情对诵:(男)1990年中央警卫局在整理毛泽东同志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柜子,柜子里装的是毛主席亲手珍藏的毛岸英的几件衣物。有衬衣、袜子、围巾和一顶军帽。这些衣物不是身边的工作人员收拾的,甚至他们连看都没有看到过。(女)从毛岸英牺牲到毛主席逝世相隔了26年,我们不知道毛主席是在怎样的悲痛和寂寞中把儿子的衣物珍藏在身边的。这26年里,毛主席在北京的住处至少搬了5次,我们不知道他是怎样瞒过身边的工作人员,没有让任何人经手过这些衣物。(男)当这些衣物再次呈现我们面前时,距毛岸英牺牲已经过去了整整40年,距毛主席逝世过去了14年。一个老父亲对儿子的思念就这样被默默压在柜子底下,沉默了近半个世纪。面对这些衣物,让我们对这些熟悉的故事,对毛主席父子之间的深情有了更多的感受。(男)1950年9月毛岸英赴朝鲜参战,34天后他牺牲了,毛主席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他沉默了好久,才对在场的工作人员说:战争嘛,总有牺牲的,这没有什么。(女)可这些衣物呢?夜深人静,当所有人都离开,一个老年丧子的父亲,独自一个人,把孩子留在家里的衣服一件一件地叠好、收起、放到衣柜深处,这一切,是那个悲伤消息传来的夜晚吗?(男)有人建议把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内时,毛主席说,不必了,共产党人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吧。作为一个领袖他只能拒绝这份好意,并且在文件上签下这样的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女)可是这些衣物呢?一个把儿子的毛巾和袜子都视作珍宝的父亲,真的就不想他回来吗?他是否也曾经在那些翻身起来的夜里,像每一位失去孩子的父亲一样,把这些衣物一件一件拿出来,轻轻抚摸,这些衣物上是不是浸染过一个男人的眼泪呢?我们不知道,我们不忍细想。(男)真正痛彻心扉的伤口是一个男人拒绝任何人分担,禁止任何人触碰的。(女)当这些衣物再次出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才有机会去还原一个父亲的爱与痛。而作为儿子的毛岸英他再也体会不到了……]二位主持人深情的吟诵把台下包括毛主席女儿李讷在内的2000多名观众感动得潸然泪下。学生们也被感动得眼眶润湿,此时,笔者趁热打铁,再让学生朗读。由于学生有了动情基点,那种悲凉凄惨之情便触手可及。 2.品词析句,读悟结合
朗读是把语言文字转化成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是体悟情感的主要途径。面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学生难免会出现思维“断路”,对文章内容难免会把握不准,对情感体悟难免会有失偏颇。如果这时教师的点拨不得要领,只是简单地停留在“有感情地读”或“把某某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上,学生还是一头雾水,朗读自然不能表情达意。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诵读呢?笔者想最关键的一点是要与理解文本有机结合起来。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词句、标点、空白等细细品味,认真揣摩,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对词句的感知能力,还能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从而引起内心的感受与情感的共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在教学《笋芽儿》一课,读到这一处:笋芽�喝鼋康厮担骸八�叫我呀?我还没睡醒呢!”盛老师问:“谁是我们班最会撒娇的同学?”学生说出了一个名字,盛老师紧接着说:“那读这句肯定是你的拿手好戏了,请你来撒撒娇看。”学生兴趣盎然地读了,盛老师接着启发:“撒娇是咱们女孩子的特长,让咱们的女孩子一起来撒撒娇。”女孩子们都兴奋起来,娇声娇气地读了这句话。最后盛老师再作启发:“撒娇是一种幸福的、美好的感受,因为知道自己有人疼、有人爱,其实咱们这里的同学都是家里的心肝宝贝,都会撒娇的,我们一起来读。”男生也高兴起来了,大家兴致勃勃地朗读,娇气十足,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再如笔者在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读到结尾处凤辣子拉着林黛玉的手问长问短的话(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尽管告诉我。丫头老婆子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笔者发现学生在朗读时句与句之间停顿时间有些长,热情有点过了“火”,说明大家对王熙凤的性格还是拿捏不准。于是我就对学生们说:“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一下,老师先当林黛玉,你们当王熙凤,完了之后,调过来读,你们当林黛玉,老师当王熙凤。”表演开始,生问:“妹妹几岁了?”师答:“小妹今年7岁了。”生再问:“小妹可也上过学?”师答:“我上过二、三年学。”生又问:“现吃什么药?”师答:“小妹吃好多种药。”……笔者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肯定,接着,师生调换角色再对话。师:“妹妹几岁了?”学生刚想张嘴,笔者马上抢着问:“小妹可也上过学?”学生刚想回答,笔者又抢着问:“现吃什么药?”学生有点纳闷:“老师怎么不让我们回答啊?”笔者提醒学生:“课文中林黛玉有回答吗?”学生看了看课文语塞。笔者接着问学生:“课文为什么不让林黛玉回答呢?”学生这时才恍然大悟,生甲:“她才不管林黛玉的死活,她是假惺惺的。”生乙:“她这是逢场作戏,表演给贾母看呢。”至此,笔者再让学生读一读,凤辣子的阿谀奉承、虚情假意等性格特点在学生们的朗读声中便表现得淋漓尽致。
3.恰当评价,以评促读
评价是引导学生有效朗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评价能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促进学生相互提高。一是要以正面激励为主,要精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要多用赞许信任的目光,温馨的肢体动作,婉转风趣的语言进行评价。要学会等待,学会倾听,即使学生读得不好,也要善于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多用“你在××方面读得真××,如果能在××方面读得再××就更好了”这样的句式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励指向要明确,慎用“读得真好”“真有感情”等空泛的评价。二是采用点拨性评价。当学生在朗读中出现偏差时,用风趣的语言巧妙诱导使之回到正确的轨道。如在教学《翠鸟》一文中,学生在朗读“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这段话时,声音有些清亮。笔者就见机引导:“机灵的小鱼都被你们吓跑了,翠鸟还能抓到小鱼吗?”学生立马就读得轻下去了。再如学生在读老渔翁的话:“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学生读得有些稚嫩,笔者就说“这分明是个小屁孩在说,哪像个老渔翁啊!”学生马上就读得“老”起来。笔者又接着引导:“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更老?”学生自然读得一个比一个“老”。三是采用集体性评价。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评价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当学生朗读完后要多问问学生:“你觉得他(她)读得怎么样?说说你的理由。”这样便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短暂的课堂中实现朗读教学效益最大化。例如笔者在教学《景阳冈》“武松打虎”部分时,紧紧抓住武松打虎时“闪、抡、劈、折、踢、按、揪”等动词细细品味了他的性格特点后,要求学生用“朗读”的方法再现武松的形象。当一个学生朗读完后,笔者要求大家集体评价。生甲:“我觉得××的朗读节奏控制得很好,重点字词读得快速有力,读出了武松的智勇双全。”生乙:“我觉得××在读描写武松这方面内容时不错,但是对老虎的描写读得不够好,你当老虎是病猫啊!(众生笑)老虎很厉害的,课文里不写了吗?老虎的吼声像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老虎的尾像铁棒似的。要读出老虎的威猛,也能体现出武松的厉害。”生丙:“武松打虎是正面描写,老虎威猛是侧面描写,只有把两方面读好了,才能完整体现武松的英雄形象……”
当然,指导学生有效朗读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范读功能;教给学生必要的朗读技巧;采用不同的方式开展朗读,等等。在此笔者不作一一赘述。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把“朗读”这个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法宝创新光大,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琅琅书声。
责编:荣秀
上一篇: 谈阅读教学,助学生成长
下一篇: 让我们的语 文课堂充满琅琅书声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