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个多方面教学内容有机统一的整体,在以识字写字为重点的低学段,不能将阅读教学排除在外。相反,阅读教学应该是低学段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关键。要把语言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和目标,把积累语言和识字教学作为双重点。本文主要在“听说起步,阅读识字”的模式下,就如何让阅读更有针对性、如何提高阅读质量及规范书面语言的积累展开论述。
【关键词】听说起步 阅读识字 阅读质量 阅读质疑
长久以来,语文教学都将低学段的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和写字上,这甚至成为一种思维定式。教师认为能让一群刚从幼儿园出来的小不点儿认准四线格和田字格,把汉字写对、写漂亮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至于阅读方面不作过多要求,再者识字和写字才是低学段检测的重点,所以在传统应试观念的大环境下,低学段的语文教学主要任务“理所应当”地变成了主抓识字教学。然而语文教学是一个多方面教学内容有机统一的过程,以识字写字为重点的低学段,也不可能将阅读教学完全排除在外。相反,低学段语文的阅读教学是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关键。一方面,低学段的阅读教学是促进和巩固识字教学的最重要手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语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4~9岁。在这一关键期内,花上2~3年的时间来攻克汉字,必定会对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低年段语文阅读教学也是中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铺垫,直接影响中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
所以笔者认为:对低学段的学生来讲,应该要把语言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和目标,把积累语言和识字教学作为双重点。下面就是笔者就针对低学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结合自己在“听说起步,阅读识字”模式下的一些简单做法和思考。
一、听读结合,理清脉络,关注整体,让阅读更有针对性
听,其实也是读,是读的另一种形式。读接触的是无声的语言,听接触的是有声的语言;读的对象是生硬的书面语,听的对象是充满生机的口语。两者形式不同,实际上是殊途同归,最后的目的是相同的。听和读结合得好,可以扩大知识面,增加信息量。小学生单靠书面的阅读来获得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更习惯于倾听,晚上听着父母的故事睡觉,久而久之,自己就会讲了,既然他们有这样超强的能力,为何不顺势而为呢?再者耳听可以减轻目读的负担,可以和目读互相调节、互相补充,更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所以在课堂上笔者更喜欢让听为读服务。
但是怎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听的质量呢?笔者认为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这样目的性更强;让学生借助图片、配乐来听,这样听的效率会更高。例如,笔者在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月亮湾》一课时,在听读结合方面设置了以下的环节: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名字叫作月亮湾。下面就由作为导游的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吧。你们知道吗?带着问题听故事可真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这不,老师还准备了几个问题。
(教师大屏幕展示问题)
①我的家在____,_____是个______的村子。
②村子的前面有______,河上有______。
③村子的后面是______。
��:同学们问题都看明白了吧?下面就让我们把这三个问题装进问题口袋,一起来听老师的介绍吧。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带着问题,看图听课文)
不要小瞧这几个小问题,它们正是文章的主要脉络。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学生在读故事的时候会更有条理。这对于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讲读结合,提升兴趣,关注表达,为提高阅读质量做铺垫
有了听故事做基础,讲故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训练学生表达的过程,也是学生吸收、内化和规范书面语言的过程,同时还是复述文章大意的过程。
在课堂上,笔者尽量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学着讲,都要学会讲。通过教师的引导,不少班级里平日的学困生在课堂上也开始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大胆地站起来讲故事。例如,在讲《蚂蚁和蝈蝈》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在听完几遍故事的基础上,试着讲讲这个故事。刚开始对学生来说可能是个不小的挑战,“不要紧,来,记住自己的困难,我们再听一遍!”“来,谁来帮帮他,接着往下讲!”“你讲得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能加上表情和动作再来讲讲就更好了!”在笔者的鼓励下,学生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加上表情和动作讲起了故事,一节课下来,全班同学都能讲出这个故事。
我们都知道喜欢讲故事是低学段学生的天性,讲故事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发展他们的语言。在课堂上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对学习语文更有兴趣,学习的参与度也就更高了。会讲故事了,说明学生能把文章中的一些零散的细节和大脑中的记忆碎片用自己的话串联起来。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对后面的读故事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听、说”奠基,阅读质疑,关注细节,增加知识的积累
学生在语文课上,津津有味地听教师讲故事,理清了故事的脉络;然后每个学生自己学着讲故事,学会了表达;听懂会讲之后,教师再带着学生读故事,关注了故事的细节。通过阅读,修正讲故事环节里不规范的口语,内化文中的书面语。“听―说―读”三位一体,三者相辅相成,其中针对性强的倾听和连贯的表达为高质量的阅读夯实了基础。有了前期的知识储备,阅读变得更简单了!
但是在指导学生读故事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边阅读边思考,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质疑能力。都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倡导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故事,更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在学习中,质疑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教师在低年段就要让学生学会在读故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低学段的学生天真,无拘无束,看似不着边际的想法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收获。
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第二课时学生读故事的环节,冷不丁儿有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只要瓶子里有水,往瓶子里放石子,乌鸦就一定能喝到水吗?如果瓶子里只有一滴水,乌鸦放再多的石头也喝不到吧?”听了这个问题,笔者当即对学生进行了表扬:“你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边读边想可是一种很好的阅读习惯!”接着笔者顺手拿出一个矿泉水瓶,在瓶子里放了一些水(刚没过瓶底),然后往瓶子里放石子,结果最后瓶子里的水都被石子压住了,水并没有上升到乌鸦可以喝到的位置。“哎?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然后笔者又找来一个瓶子,倒入较多的水(超过整个瓶子的一半),再重新做这个实验,乌鸦就可以喝到水了。学生开始讨论乌鸦能喝到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如此一来,教师无须对学生做过多原理上的解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却更深了一步。
总之,在低学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而该学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一项十分系统的工作,笔者也只是谈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思考。只要教师相信学生,以“听、说”为抓手,低学段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有显著地提升。运用“听说起步,阅读识字”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让听故事和讲故事为读故事做好准备,让读故事助力更好地讲故事,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发展定会有质的飞跃
责编:荣秀
上一篇: 让班级属于学生
下一篇: 谈阅读教学,助学生成长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