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引读:自本轮金融危机以来,很多金融杠杆率较高的国家掀起了金融去杠杆的浪潮。根据雷・达里奥的理论,金融去杠杆可以分为“丑陋的通货紧缩去杠杆”“漂亮的去杠杆”和“丑陋的通货膨胀去杠杆”三种类型。 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与类型
自从20世纪初欧文・费雪提出“利息理论”以来,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就把利率视为经济中最重要的变量。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们才逐渐意识到,杠杆率是衡量系统性风险的更重要的指标,也是影响经济周期运行的核心要素之一。
当宏观经济繁荣时,金融机构往往会扩张资产负债表,使用短久期负债撬动长久期资产,或通过信用衍生、资金空转等方式来实现加杠杆。当杠杆率较高时,如果这些金融机构受到一些不利因素�_击,往往会出现股票、期货等资产价格螺旋式下跌、金融市场强制抛售和流动性危机发生,并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溢出效应,甚至会导致银行挤兑、大量金融机构违约和破产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引发严重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基于以上原因,在本轮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上一些金融杠杆率较高的国家纷纷采取金融去杠杆的政策,力图使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更加稳健,并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雷・达里奥系统分析了世界各国去杠杆的实践,并将去杠杆进程分为“丑陋的通货紧缩去杠杆”“漂亮的去杠杆”和“丑陋的通货膨胀去杠杆”三类,其中“丑陋的通货紧缩去杠杆”是指在经济不景气、通货紧缩和没有实质性的债务货币化的背景下,去杠杆容易造成金融恐慌和流动性危机;“漂亮的去杠杆”是指经济以平衡的方式增长,中央银行提供充足的信贷支持和流动性,并实现债务货币化;“丑陋的通货膨胀去杠杆”则是指当经济不景气的同时,恶性通货膨胀消灭了债务。
由于金融杠杆具有顺周期性,在实践中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在历史上都拥有多次金融去杠杆的经验,本文将对以上国家或区域的经验进行梳理,并分析中国金融去杠杆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金融去杠杆的国际经验
美国金融去杠杆的经验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经历了多次金融去杠杆,其中主要包括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和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两次金融去杠杆的过程。
在1929~1933年美国大萧条时期,股票和债券市场出现了金融恐慌,一些银行出现了挤兑和倒闭,汇率市场也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在此期间,美国金融去杠杆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30年至1932年的“丑陋的通货紧缩去杠杆”,第二个阶段是1933年至1937年的“漂亮的去杠杆”。在大萧条刚开始时,美国政府的债务并不高,但是由于居民实际需求的崩溃、坚守金本位造成的严重的通货紧缩和贸易保护主义,导致美国的GDP从1929年的1046亿美元下降至1939年的572亿美元。在1930~1932年间,美国政府的名义债务负担每年大约增长32%,同时私营企业和居民的收入也出现了大幅下降,导致消费降级、金融恐慌出现传染效应,大量的金融机构倒闭破产。1933年,美国放弃金本位,并且宣布美元对黄金的贬值,这时宏观经济才开始反弹,物价水平从之前的每年下降约8%转变为每年上升约2%,从而消除了通货紧缩,并且没有引发高通货膨胀。在1933~1937年间,由于美国的名义GDP增长远超过利率水平,因此成功地减轻了债务负担,实现了“漂亮的去杠杆”。
2008年,由于金融创新、房地产市场过度繁荣和金融机构杠杆率过高等诸多原因,导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并快速传染至其他国家。在危机爆发之后,美国经历了金融去杠杆的进程,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8年7月至2009年2月的“丑陋的通货紧缩去杠杆”,以及2009年3月至2014年10月的“漂亮的去杠杆”。在第一个阶段,美国居民的收入出现了快速下降,债务负担与GDP的比值从2008年7月的340%上升到2009年2月的370%,股票市场也出现了大幅下跌。但是,美国政府吸取了1929~1933年大萧条的经验教训,因此,这次“丑陋的通货紧缩去杠杆”仅维持了大约6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2009年3月美国政府实施了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通过降息、大规模的资产购买和前瞻性指引来支持流动性,从这时起美国的经济开始复苏,GDP以每年3.5%的速度快速增长,并且远高于利率水平,导致金融机构的杠杆率大约每年下降11%左右。2014年10月,美国政府宣布结束资产购买计划,第三轮量化宽松也随之退出,其金融机构也成功地实现了“漂亮的去杠杆”。
日本金融去杠杆的经验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出现了过度繁荣,但是以1990年为转折点,日本开始了长达20多年漫长的金融危机和金融去杠杆过程。按照雷・达里奥对于去杠杆类型的定义,我们可以把日本的去杠杆进程分为两个阶段,即1990~2012年的“丑陋的通货紧缩去杠杆”阶段和自2013年至今的“漂亮的去杠杆”阶段。
在1990~2012年间,日本的很多私营企业经历了“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冲击,即企业家不再追求利润最大化,反而转而追求负债最小化,努力削减债务。在这23年间,虽然日本私营企业部门的债务略有减少,但由于政府借贷和通货紧缩,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不降反升,从1990的403%攀升到2012年的498%。导致这种结局的原因主要在于,在1990~2012年去杠杆的进程中,日本当局没有重视债务货币化,持续的通货紧缩使得宏观经济的实际增长大打折扣。根据日本内阁府统计,这23年间日本的实际增长率平均为1.1%,这比实际利率的平均值低2%,与此同时,日本履行了“广岛协议”,这导致日元对美元每年平均升值2.9%,这导致日本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出现大幅上升。图1是1990~2016年日本的GDP增速、实际利率和增长率走势图,从中可以看到,在1990~2012年的多数年份中,实际利率要远高于GDP增速,而M2增长率也往往限制在5%以内,2001年甚至下降至-17.24%。
责编:荣秀
上一篇:券商业绩未见边际改善
下一篇:中兴通讯:机构凶猛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