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要】本文将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结合互联网金融背景,从互联网金融方式、机构组成、规模与用户四方面探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找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后结合商业银行的特点,提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转型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转型 模式探究 应对策略
一、前言
2013年至今互联网金融迎来了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低成本、高效率、便捷程度高的特点,以第三方支付、P2P借贷、众筹、大数据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产品迅速抢占了大量的金融市场,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再这个背景下,商业银行如果不能跟上�r代,做转型发展,从业务创新、客户整合、盈利调整、体系管理等方面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必然会面临发展危机。因此,探求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转型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与粗放并行。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借助移动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进步迎来了几何级数的发展,无数互联网金融公司涌现,以第三方支付和P2P借贷、众筹为主要产品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深受市场喜爱,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2012-2016四年间,P2P借贷规模由229亿元增长至8302亿元;
互联网金融用户规模也由2012年的3.24亿人,增长到2016年的5.33亿人,用户数目直追传统商业银行。
但发展迅速的背后,各类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也纷繁复杂,衍生出了钱宝众筹、校园贷等“疯狂生长”产品,影响着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2014年智能手机的崛起,促使互联网金融产品也完成了PC端向移动端的转型,更为小额化、分散化的新模式出现。仅2016年腾讯支付宝的“红包雨”活动当天就有超过3.08亿人参与。互联网金融产品也完成了简单的移动支付像多样化金融的转型。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一)弱化了商业银行的中介地位
商业银行在传统金融市场中主要为信息中介和资金中介的地位,主要是为客户提供有效信息及分担金融风险。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打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供需双方直接对接,资本得以跳出传统银行循环,一台手机就可以完成支付转账的功能,弱化了银行的中介作用。同时,伴随着网络金融融资平台的出现,供需双方也无需借助商业银行完成借贷,从而进一步弱化了商业银行在传统金融模式中提供的担保风险的职能。
(二)冲击了商业银行的固有市场
1.储蓄存款分流。互联网金融产品中的余额宝一类产品的出现,以便捷性和成本低、收益高于银行同期储蓄利率的优势直接分流了上商业银行的大量储蓄存款。同时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延迟支付的功能,将很大一部分的借贷资金绑定在平台上,又进一步的分化了银行的活期储蓄存款。
2.冲击贷款业务。互联网金融由于网络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支持,能够为商业银行谨慎放贷的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同时P2P和众筹的金融产品又能精准的定位个人贷款市场,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也收到冲击,仅能保守住大型企业的大额贷款市场。
3.中间业务丧失。传统市场背景下,日常生活缴费类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市场份额中不小的一部分中间业务市场,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部分利润来源。而今随着网络金融产品的发展,支付宝等一类第三方支付平台,也进入到日常缴费的中间业务市场中来,并由于其支付的便捷性,极快的抢占了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的市场份额。
(三)抢占了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
不同于商业银行的物理网点和网络运营能力的不足,互联网金融产品由于尊重客户体验、互动式营销和便捷性,极大的满足和客户粘性的要求。伴随着产品完善和粘性增长,互联网金融产品不可避免的将会把客户资源从商业银行的资源库中分化出来。从而抢占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
(四)影响商业银行收益
传统商业银行的盈利本质还是存贷利差,而存贷业务中除了大额客户外,主要的还是中小企业存贷和个人存贷为主。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互动营销及客户粘性特点,必然会凭借自身优势将这部分客户从商业银行利润中分化出来,因此将影响商业银行收益。
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发展策略
(一)商业银行的优势分析
1.有极高的信用值。互联网金融虽然在这五年内迎来了迅速的发展,对商业银行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但就目前来说,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管制弱,体系不完善,互联网金融产品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因此商业银行资本雄厚、违约成本高,以及多年来累积的信用值就成为了商业银行最大的依托。
2.有完整和丰富的客户资源库。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基础,商业银行多年的运营发展,积累了既广又深的客户资源,庞大的客户资源库为商业银行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3.有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不同于互联网金融产品未能录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所存在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有更为完备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能够抵抗金融市场中复杂多样的各种风险。
4.有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作为银监会主要监控对象的商业银行,进入门槛高、监控体系严格,从很大一部分上遏制了商业银行不规范运营,降低了产品风险。
(二)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
1.打造专属的商业银行的专属互联网金融产品。商业银行多年运营累积的客户资源库为商业银行转型提供了产品信息基础,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不同类别的客户定制专属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并结合线下网点和线上平台,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从而提高客户体验度,增加客户粘性,从而保证客户资源和扩展业务市场。
2.客户导向制,提高客户体验度,增加资源粘性。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主要是其能够以互动营销等方式为客户提供针对化的服务,客户导向型的市场思维也使得互联网金融的产品能够更加符合客户的消费需求。所以商业银行在转型的过程中也必须要以客户为导向,在产品之外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完善的服务,从而增加资源粘性。
3.提高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金融的特点就是高风险高收益,互联网金融最大的问题就是风险把控能力。因此商业银行因为发展较早,且受银监会监控,风险管控体系较为完善,但依旧需要伴随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不断提高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从而保持商业银行在消费者眼中的的高信用度。
4.跨界合作,共赢机制。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和互联网企业既有竞争,也有合作,面临市场的变化和垂直商业的发展,商业银行要能够主动寻求与互联网企业跨界合作,结合双方的优势,一同来开发互联网金融市场。
五、结语
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告诉商业银行一成不变的市场环境已经过去了,未来的金融市场将会更为的多变多样,因此转型无可避免,只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产品体系,重视客户导向,同时寻求多方资源的协同合作,才能在市场变化的背景下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05;10.
[2]白金枝.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成都:成都财经大学,2014.
责编:荣秀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