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要:中国步入新时代,实现农村地区贫困人口脱贫成为农村扶贫工作的重点。精神贫困是偏远农村地区人口长期处于经济贫困状态的根源。深入研究偏远地区农村精神贫困问题,对缩减城乡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不同年龄段层面研究了偏远农村地区精神贫困现状,探讨引发精神贫困问题的原因,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农村 偏远地区 精神贫困 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偏远农村地区是相对于城镇而言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远离城市、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山区地域。在经济高速发展下,偏远农村人口由于交通阻碍、外界信息难以流入等原因,而依然保留传统的农耕模式,从事小农经济生产工作。偏远农村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扶持下,受益于国家财政的补贴以及物质的资助,物�|贫困问题得到暂时的减缓。但农村居民安于现状、缺乏理想信念等精神贫困问题日益严重,最终导致偏远农村地区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1 精神贫困的内涵
国内众多学者对精神贫困的内涵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他们将精神贫困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部分,分别从人的意识形态、理想信念、能力素质和表现方式等几方面进行阐述。精神贫困是指特定社会群体或个人由于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与素质、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匮乏,从而影响其生活的方式,最终表现为物质生活资料难以获取和精神生活需求难以满足的状态。[1]黄颖提出了精神贫困属于文化贫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长时间积攒而形成的文化形态,是文化贫困的最高表现形式,它既体现了个人追求、理想的价值理性,同时也反映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工具理性。[2]总而言之,偏远农村地区精神贫困,是指长期生活于经济、文化等落后于现代社会生活步伐的偏远农村地区的人口,缺乏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精神状态和生活观念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从而产生不适应社会甚至与社会相抵触的心理状态。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最基本的需求层次为生理需求,最高的需求层次为自我实现。个体或群体在一定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物质需求对其已不再产生激励作用,但精神方面的追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追求更高层次即精神层面的需求。
2 偏远农村地区精神贫困问题的现状
2.1偏远农村地区少年人群受教育意识淡薄
偏远地区少年缺乏知识,更缺乏对知识的渴望。在互联网时代,手机等通讯工具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山区里的少年人群因欠缺科学文化知识,往往沉迷于手机娱乐游戏,未能正确发挥手机接收外界信息的功能。处于偏远农村地区的少年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往往沉迷于手机娱乐而荒废学业,他们对外界的认识不够清晰,对接受教育的重视度不足。
2.2青年人群缺乏自信,安于现状随波逐流
偏远农村地区的青年因家庭经济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受教育的年限较低,大部分农村青年在初中毕业后选择外出打工或者在家乡务农,他们在农耕文化模式下,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知足常乐生活。升学考试的失利让农村青年丧失自信心,满足于命运的安排,他们的理想仅限于满足生活需要,缺乏长远的眼光,听从思想观念保守的长辈们的建议,随波逐流,安于眼前暂时安稳的生活。
2.3中年人群思想保守,依赖性严重
偏远农村地区中年人群观念落后,尤其是从未接受过教育的农村中年妇女人群。如在广西某偏远地区,年轻女子爱好打扮会被长辈视为不务正业的行为。对于偏远的农村贫困地区,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给予支持,如精准扶贫政策。政府长期对贫困人口进行物质层面的援助,属于“输血式”扶贫方式,导致部分贫困人口依赖性增强,失去奋斗的内在动力,村民之间相互比穷,力争通过“扶贫”渠道获取不正当的利益[3]。对政府补贴产生严重依赖的人群往往赋闲在家,不积极并且不主动通过产业脱贫,在家坐等政府的补贴救济。比如广西某偏远农村,在精准扶贫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出现村民为争取国家救济相互比穷的怪象。他们习惯于依赖政府给予的补贴,认为自己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期待国家相关扶贫政策的救济,把国家的扶贫工作视为政府理所当然的义务。
2.4偏远农村老年人群缺乏文化娱乐活动
偏远农村的老年人群基本没有接受教育的经历,视野狭窄,阅读能力欠缺,因此,观看电视对于农村老年人而言相当困难。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丧失劳动力的老年人群缺少基础性教育,闲聊成为他们主要娱乐活动。农村老年人群无所追求,对时代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缺乏关注,丧失开展娱乐活动的内生动力,阅览报纸或者书刊的现象少之又少。
3 偏远农村地区精神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
3.1信息流通不顺畅
偏远农村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远离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交通不便利,人口趋于稳定,缺乏流动性,导致外界先进的信息难以流通至农村,人们过着封闭的田园式生活。此外,偏远农村物质条件和技术匮乏,农民未能正确使用手机等先进的信息传输工具,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传统,信息传输不充分,信息流通速度缓慢。
3.2农民对教育投入重视度不足
首先,偏远农村地区教育的环境条件差,师资力量和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不足;其次,农村青年受长辈不正当的思想和周边封闭环境的影响,目光仅限于眼前,没能正确认识接受教育的重要性。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源理论,认为人们改变穷困状况的决定性因素是人口质量的提高和知识进步,而不是空间、能源与耕地。人力资本是人经过教育和实践等投资之后,并且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人口质量。[4]农民认为在教育层面投入成本,收益不明显,他们更加注重传统劳动带来的显性价值而非个人能力所创造隐性价值。
3.3受传统观念束缚,安于现状
偏远农村人口对于物质贫困原因缺乏正确认知,进而产生从众心理,安于贫困的生活现状。“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体现了环境对个人思维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偏远农村居民思想观念比较封闭,甚至保留传统落后腐朽的文化,他们追求稳定的小农经济生活,不乐于接受新的思想。精神贫困在农村家庭代际相传,代代之间相互影响,农民将贫困标签化于家庭之中,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 4 偏远农村地区精神贫困问题治理对策
4.1组织介入农民的思想教育,提高农民消除贫困的意识
精神贫困是物质贫困的根源,消除精神贫困问题首要任务加强农民的思想教育。刘光生认为,要将扶贫工作落实到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首先要在精神上脱贫,不断改善贫困地区人口精神面貌问题,激发其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5]消除精神贫困现象仅仅依靠农民个体或者群体来实现是不可能的,需要借助政府、基层组织或民间组织等外界力量,为农民的精神文化发展创造条件。Banfi eld提出农村贫困人口不能靠其自身实现摆脱贫困的目标,他们安于精神贫困状态,把与现代社会不相符的整套价值观念早以内化于心。[6]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加大对精神贫困影响的宣传力度,加强农民的思想教育,使精神脱贫的意识内化于农民的心中。除此以外,民间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通过举办村民文艺晚会等通俗易懂的活动,带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在潜移默化中使农民学到新知识,让农民感受到文化生活所带来的乐趣,逐渐消除农民精神贫困。
4.2重视偏远地区农村基础性教育
精神扶贫先扶志,培养贫困农民脱贫的志气来源于基础性教育。汪三贵提出精神扶贫需要立足现实,制定长远的目标规划。要正视贫困地区农民经济文化生活落后、文化素质整体偏低、精神生活贫困等现实问题;同时,还要把目光放在长远的规划上,从儿童阶段基础性教育抓起,通过教育遏制精神贫困的代际传递。要在农村普及生产的知识和技术,激发农民摆脱贫困的决心,积极参与产业脱贫。[7]发展农村教育是彻底解决农村精神贫困问题,消除精神贫困现象,夺取新时代扶贫工作的胜利的关键,要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动员社会组织介入农村教育事业的建设中;在农村创建学习型组织,对农民进行培养和教育,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注重培养偏远农村地区青少年的综合素质,让每个农村青少年都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引导其不断学习科学文化,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以正规渠道实现脱贫。
4.3引进来,走出去
“引进来”是指偏远地区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吸引外来人员,冲击本地传统文化观念,引领农村地区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走出去”即政府通过相应的政策鼓励偏远山区的农民走出农村,到发达的城市地区务工或经商,让他们感受市场经济和城市生活,接受先进思想的洗礼,从而摒弃传统落后思想,将新的观念逐渐内化,尽快地融入现代化社会中。
参考文献:
[1] 刘玉荣.试论消除精神贫困现象与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J].理论与当代,2004(7):36.
[2] 黄颖.摆脱“精神的贫 困”一新时期贫困者精神脱贫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2(33):166- 167.
[3] 中国新闻网.广西村民争当贫困户,称评不上就找县政府[EB/CD].[2016- 03- 25].http://china.huanqiu. com/article/2016- 03/8769728. html.
[4] 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5] 刘光生.打好脱贫攻坚战须高度重视精神扶贫[N].河南日报,2016-1- 29(11).
[6] Banfield Edward C. The Moral Basis of a Backward Society [M] .New York: Free Press, 1958:156.
[7] 李慧,王多歌.精准扶贫更要“精神脱贫”――访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N].光明日�螅�2016- 08- 22(007).
责编:荣秀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