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要:文章运用美国学者拉斯维尔提出的“5W模式”理论,从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学生、教学效果等五个重要环节,浅谈如何优化大学武术教学效果提出建议。
关键词:教育传播 武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8―0079―02
1 拉斯维尔5W模式
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说、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1]5W模式诠释了教育活动的五个组成部分,有利于教育活动的传播。因此,本文借助此模式框架对大学武术课堂教学进行分析,从教师控制、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媒介、学生受众、教学效果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优化武术教学传播效果。
2 拉斯维尔5W模式在武术教学的运用
2.1 优化教师控制研究
武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之一。在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教学信息的过程中,如果武术教师教学信息出了问题,则会影响整个武术教学过程。武术的一招一式是长期训练保持的身体技艺,只有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拥有扎实的武术功底的专业教师方能胜任。武术教师始终不能放松对自我技能保持与提高的要求,专门研习武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整个武术教学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加强或选派教师到专业的学校培训,不断提高武术教师的技能。另一方面,通过举办教师讲课竞赛,邀请专家和武术大家传授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武术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了解教学对象的心理需求。从实战的角度出发,讲解武术招式的来源、攻防演练的方法,将武术的招式应用到具体的实战中。让学生体验到武术是从实战来、到实战中去的身体技艺。在武术教学中借鉴影视剧作中的武术经典片段,�排小的武术情景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武术的兴趣。并适时将传统哲学、医学、美学等理论知识引人武术教学中,让武术文化内涵真正地在教学中诠释出来。在课后,武术教师要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调整自我教学的状态,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2.2 强化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中心部分。要实现有效的信息传播,就要对传播内容的生产、流动与分析、研究等环节进行分析。它包括特定的教学内容和传播方式两部分。以往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武术课,希望学一些武术实用攻防技术、健身原理与方法、提高防身自卫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着力选择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利于身心健康,又能让学生从武术教学中学到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武术内容应充分体现武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带有攻防格斗动作。在掌握武术技术的基础上,增加武术理论学习内容,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解武术动作,破解学生对影视剧中武术的错误认识。结合武术理论与教学实践,运用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解析武术动作,让学生运用科学的健身方法进行健身养性,提高学生健身方法的科学性。在教学内容的传播上,可以选择性地增加实战格斗技术动作教学,使学生学习的武术技术得到运用和发挥,掌握武术动作的技击方法。让学生中对抗性练习中,体会武术动作的产生、运行的路线,分析武术动作存在的实用攻防技术。并在对抗性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力量、勇敢、反应素质,增强学生的防身自卫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2.3 巧化教学媒介研究
以往的武术教学多侧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学生模仿学习。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局面,教学活动比较枯燥乏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IPAD等智能终端已成为大学生上课的必备品。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武术课堂,合理利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促进武术教学,是未来武术教学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独特的生动性、趣味性、全面性等特征,把所要讲述的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多媒体技术,完整演示出来。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教学网站查看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移动设备上,让学生做到学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手机等多媒体技术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全程拍摄下来,然后把他们完成动作的情况进行播放,并与正确技术动作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看清自己错误在什么地方。教师通过合理地指出完成动作过程时错误的关键,不仅有助于学生加快纠正错误的动作,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而且加快教学过程,缩短教学周期,提高教学质量。最后,要注意手机等多媒体技术仅作为武术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度、适量使用。在要向学生说明教学意图,让学学生明确教学的任务与侧重点,让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地地观看,以防止多媒体技术过分吸引学生注意力,不能专注于武术教学内容的学习。
2.4 区别学生需求研究
学生是传播的最终对象和目的地,在传播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传播活动产生的动因之一和中心环节之一。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不可能学习过多的武术内容。武术教学应深入分析、研究学生的兴趣、需求、行为动机、学习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等方面主体因素。第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武术教学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增加一些攻防格斗动作等实用性的武术技巧,改变目前武术教学多以学习套路为主的现实。特别是在非常情况下求生存、保平安的自卫技术。教师还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例如开展丰富的武术竞赛活动,适当增加武术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第二,现代大学生思想虽然活跃,善于创新,教师可以允许学生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自主添加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套路。鼓励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单位,选择一个故事为主题背景,将武术动作融入到剧情中,创编一个舞台剧。第三,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自我表现意识更加突出。武术教学可将学生性格特性与武术项目的动作特点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太极拳教学中,女同学突出表现轻柔、舒缓、曲线美,男同学则侧重表现太极拳的擒、拿、摔、打等技法。最后、从终身体育角度出发,让同学们明确学好武术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通过介绍武术在改善体质方面的特殊价值,逐渐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进一步促进激发他们学习武术兴趣的内在动力,为以后从事武术运动乃至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5 多样教学效果研究
教学效果是检验教学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武术源于人类生活实践活动,武术教学也应与大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全面分析动作的基础上,武术教学活动应抓住武术动作中的难点和重点动作,使难点武术动作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由浅入深地融入到生活中去。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武术教学的质量和进程,而且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记忆效果。如以24式太极拳中的云手动作教学为例。在泛化学习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建议一个时钟的概念。让学生用双手分别模仿时钟顺逆时针运行的手法轨迹,双脚则学习螃蟹横行的步伐。在分化学习阶段,武术教学采用分解教学法与完整教学法相结合的原则,恰当利用正面、反面示范作用,让学生体会身体转动要以腰脊为轴,松腰、松跨,重心与步法协同配合动作的细节。合理把握好示范的时机、方向、位置、角度等方面,尽量避免、减少和纠正学生在学习时形成错误的动作。在巩固学习阶段,武术教学中讲明动作的攻防含义,两人之间体验粘连相随。让学生切身实地地参与到动作的防守与对抗中,在进攻和防守之间体味武术的攻防含义。借鉴小组表演、竞赛的形式,加固学生动作的巩固和动作质量的提高。最后,为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在课后通过布置录制动作视频作业、随机抽查学生动作等形式,促进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到武术教学中,有效地提高武术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5.
责编:荣秀
下一篇:双节棍运动创新特点及应用价值研究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