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财务管理论文

中国投资环境时空差异演化实证研究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8-09-05 09:57:54

 (1.中国人民大学 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72; 
中国论文网 /2/view-13220001.htm
  2. 伊利诺伊大学 区域经济应用实验室,美国伊利诺伊州 厄巴纳 61801) 
   
  摘 要:在对中国1992-2006年省域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广义熵MLD指数,对中国投资环境地区差异进行了测度与分解。结果表明,中国投资环境区域差异明显,而且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内部,但时间上,无论地区间还是地区内部的差异总体都呈逐步缩小趋势;MLD指数动态分解显示,地区内部差距变动是缩小总体地区差距的主导方面,地区之间差距变动是缩小总体差距的重要力量,且到后期有增强趋势,经济增长因素起到了扩大总体差距的作用,但影响有限。以上发现对我国完善地区投资环境具有重要政策意义。 
  关键词:投资环境;时空差异;MLD指数;变动趋势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54(2008)11-0039-06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与经济市场化改革目标的确立,我国投资环境大为改善,成为了世界上外商投资最为青睐的地区之一,自1992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十余年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外资在我国分布是不平衡的,明显呈“东高西低”的格局。20世纪90年代初,这种区域差距十分突出,东部地区FDI占比超过85%,而中、西和东北三地区合起来比重不足15%。随后,FDI在空间上呈现出由东向西、从南往北逐步推进的态势,但基本空间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至2006年,我国FDI在东部地区占比依然超过75%,而广大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占比不到25%。外资的这种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动趋势与我国投资环境的区域差异及其时空演化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要求加强对我国区域投资环境的变化规律研究。 
  关于我国投资环境区域差异的研究,已有不少研究成果。如鲁明泓(1994)评估和比较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各省和部分重点城市的投资环境[1]��;刘洪明(1996)[2]��、潘霞等(2007)[3]��对比研究了中国各地区投资环境的优劣;鲁明泓(1997)研究了中国投资环境对外商投资区位的影响,并分析了各地区FDI与其投资环境之间的偏差[4]��;文余源(2001)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总体评价[5]��;殷小梅(2006)对中国台商投资环境进行了地区比较评价[6]��;邓宏兵等(2007)评价和分析了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的竞争力[6-7]��。综观这些研究,或者强调我国某个时期区域投资环境的评估,或者侧重投资环境与引资关系的探讨,或者偏向区域投资环境的静态比较,然而很少涉及对我国投资环境时空差异演化的总体特征分析和动态研究。本文试图就这一论题进行探讨。 
   
  二、研究思路、模型设计与数据 
   
  (一)研究思路 
  本文要探讨的是我国投资环境时空演化问题,因此,首先要建立指标体系和选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在同一参考系下对我国各期区域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以了解我国投资环境的总体状况;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广义熵指数对我国投资环境地区差异作出定量测度,并进行静态和动态分解,以刻画投资环境的时空差异特征及其变动趋势;最后从研究发现中归纳结论。 
  (二)模型设计 
  1.投资环境评价的模型设计。投资环境评价属于综合评价问题。综合评价方法很多,考虑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涉及系统因素众多,计算复杂,而主成份分析模型恰好能处理复杂多样的变量,在研究各变量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炼出相对较少的新组合变量来代替原有众多变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可消除变量间信息重叠和多重共线性问题,方法简单,评价客观。因此拟将其作为本文的评价模型。由于该模型较为常见且在很多文献中有介绍,这里从略。考虑到评价样本数较多和方便后续分析,将主成份分析得到的评分值按照极大值极小值方法归一化为千分值。 
  2.投资环境区域差异测度的模型设计。测度区域差异的方法很多,如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加权变差系数、基尼系数和广义熵等(魏后凯,2006)[9]��。考虑到本文的研究目的,对投资环境地区差距既要进行区域的静态分解又要进行时空的动态分解,因此,广义熵MLD指数是较好的测度模型。广义熵MLD指数又叫泰尔零阶指数或对数偏差均值指数(the Mean Log Deviation Index),简称MLD。本文以地区生产总值GRP份额为权重来计算MLD指数(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进入我国的大部分FDI都有市场寻求型导向,而地区生产总值反映了地区市场的规模与潜力,对市场寻求型FDI具有重要影响)。其公式为: 
  ��GE(0)=∑ni=1f��i�� log��f��ip��i��(1) 
  其中,��n为省域数量,f��i为省域i的投资环境分值占全国的份额,p��i为i省域GRP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MLD指数��GE(0)��越大,表示投资环境区域差异越大,空间越不均衡;反之,��GE(0)��越小,表示投资环境区域差异越小,越趋向于区域空间均衡。MLD指数可分解为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其分解公式为:��GE(0)=I��w+I��式中,全国省域被分成G=4组,��S��g��表示第g组(g=1,2,3,4分别表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F��g��表示第��i��地区投资环境总得分值,��F表示全国投资环境总得分,P��g表示第i地区生产总值,P����gi��表示第g地区第i省域生产总份的投资环境分值和,I��w为组内差距,I��b为组间差距。��MLD指数还可进行时空动态分解,即对两个时点上地区差异的变动量进行分解。国际上通常使用的近似分解公式为��为g地区各省域投资环境分值之和与全国各省域分值之和的比例,��μ��g��为g地区各省域投资环境分值均值,Δ表示两个时期间的变化,变量上方横线表示该变量在两个时期的算术平均值,其他变量含义同式(2)。式中等号右边四个分项分别表示了不同的效应:a.各地区内部差距变动的效应(term1);b.各地区生产总值份额的变动对地区内部差距的效应(term2);c.各地区生产总值份额变动对各地区生产总值相对平均投资环境分值的效应,b与c之和构成为地区生产总值变动即经济变动的总效应;d.各地区间投资环境差距变动的效应(term4)。 
  3.数据来源与说明。因资料原因样本中暂未考虑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同时考虑到重庆市1997年直辖,因此,1992-1996年样本空间单元为29个省域,1997-2006年样本空间单元为30个省域,1992-2006年共计样本数为445个。以1992年为起点年份,主要是考虑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对我国区域投资环境建设尤其是软环境建设的推动很大,以之为界,我国吸引外资和投资环境建设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3-2007)和《中国商务统计年鉴》(2007),为使其中相关经济指标具有时间可比性,对其进行了物价平减或汇率修订。 
   
  三、中国投资环境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结果 
  表1 中国省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分类指标名称指标变量或计算方法经济环境经济规模地区生产总值市场容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资集聚规模FDI存量产品国际竞争力出口商品总值融资能力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劳动力成本职工平均工资额资金配套能力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产业结构非农产业比重行政管理效率行政管理支出/财政支出信息化水平邮电业务总量基础环境交通通达性货运量劳动生产率GDP/从业人员数城市化水平非农人口比重医疗保障条件万人医生数 人才支撑水平万人高校在校学生数市场化程度非国有企业产值/限额以上工业产值政策环境经济开放度进出口总额/地区生产总值区位条件政策优惠(沿海省份为1,其他为0)本文参照已有研究成果[1-5]��,并依据系统性、典型性、可比性和可行性等原则,构建中国省域投资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类别、名称、变量与计算方法如表1。 
  根据表1的指标体系和1992-2006年相关资料建立评价数据库,为了便于横向和纵向比较,将15年中共计445个样本置于同一参照系下,然后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对中国省域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分值按千分值标准化,得到表2的结果。为检验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本文将各年度省域投资环境分值序列与其相应年度吸引的实际FDI序列作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位于0.707-0.836之间,可见本评价结果总体上是可信的。 
  (二)评价结果分析 
  由表2(见下页)可知,横向比较来看,中国投资环境地区差别十分明显,各年度投资环境排在前十位的省域绝大多数分布在沿海地区,前三名基本稳定在广东、上海和北京三省市,排在后十位的省域除海南外都是中西部省份,至2006年,这些落后省份的分值甚至还低于15年前即1992年一些先进省份的分值,也就是说,部分投资环境落后省份与先进省份相比要滞后十余年的时间,可见我国投资环境地域差异之大。但纵向发展而言,几乎所有省域的投资环境质量都在逐年提高,然而提高幅度的大小同样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别,总体上东部沿海省份增幅大而中西部内陆省份增幅小,例如第一名广东省15年内分值提高了近753,而最后一名贵州省同期内仅提高155,相差悬殊,因此投资环境地区差异的基本格局在分析期内并未改变。但就相对增幅来讲,情况又有所不同,位次靠后的省份其增速普遍偏快,靠前的省份则增速多数偏慢。同样以广东和贵州为例,2003-2006年间,前者增速为57.5%,而后者为83.1%,远高于前者,其他落后省份也大多存在类似情形,这表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投资环境相对质量在缩小。那么,我国省域投资环境时空差异究竟有什么演化特征和趋势呢?表2 中国省域代表年份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结果(千分值) 
  了5个代表年份的评价值,如需要各年度完整评价结果可直接向作者索要。 
   
  四、中国投资环境时空差异演化分析 
   
  (一)1992-2006年投资环境的空间差异及其贡献度分解 
  表3 四大地区的划分 
  地区名称省份组成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中部地区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西部地区陕西、内蒙古、甘肃、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青海、宁夏、西藏、新疆按照我国“十一五”规划,本文将中国大陆划分东、中、西和东北等四大地区,每一地区为一组,各组省份组成见表3。然后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采用上述MLD指数对我国投资环境空间差异进行测度,并将差异分解为地区间差异和地区内差异,其中地区内差异进一步分解为东、中、西和东北四地区的各自份额,同时计算各差异的贡献率,得到表4。 
  由表4,近十五年来中国投资环境总体区域差距呈缩小趋势,从1992年的0.685下降到2006年的0.314,降幅超过54个百分点。总体差距分解后的地区间和地区内差距也都基本呈下降态势,十五年内前者下降了49个百分点,后者下降了55个百分点。地区内差距贡献率一直保持在70%以上,但从地区间和地区内差距二者对总体差距贡献率变化来看,前者贡献率有上升趋势,而后者则有下降趋势,但幅度都不大,到2006年还有反弹迹象。这表明我国投资环境区域差异最主要的是表现为地区内部的差距,且长期来格局较为稳固,同时也表明,缩小区域投资环境差异的政策措施也应该重点落在缩小地区内部各省域的差距上面。 
  投资环境地区内部差异进一步分解,可得到各地区内省域的差异对地区内部差异的贡献份额。由表4可知,各地区内部省域差异也基本呈缩小趋势,其中中、西部内部差异下降较快,东部下降较慢,东北变化不明显且有波动。就差异贡献份额而言,东部地区省域差异是构成我国投资环境地区内部差异的主要部分,而且它对总体差距的贡献也很大,贡献率在55%左右;其次分别是西部、中部和东北三地区,这三者对总体差距的贡献份额总共约为20%,其中中部1995年以来为3%左右,东北一直很低,不超过0.5%。这表明,东部地区投资环境质量总体较高,但其内部各省域差异较大,而中、西和东北三地区内部则更多地表现为投资环境质量较差的同质性。东部内部差异较大主要与其各省域区位条件和部分省份得惠于改革开放政策等因素有关,但随着政策的普惠化,东部内部差异也在不断缩小,并成为总体差异缩小的主导力量。表4 1992-2006年中国投资环境地区差异MLD指数值及其分解与贡献率 
  年份总体差异地区间差异地区内差异地区内差异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1992《中国统计年鉴1993-2007》相关数据及上述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结果计算。注:圆括号内数值为相应差异的贡献率,单位为%。 
  (二)1992-2006年投资环境空间差异的变动及其动态分解 
  上述讨论对我国投资环境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这是一种静态分解,没有考察全国地区差异的变动是由什么因素变动引起的。下面试图采用MLD指数的动态分解方法对我国1992-2006年投资环境地区差异变动进行分解,以揭示引起全国地区差异变动的驱动因显示看,从近十五年这一较长期考察,MLD指数从1992年的0.685变动到2006年的0.314,缩小了0.371,对该变动进行分解表明,四大地区内部差异的变动是我国投资环境总体空间差异缩小的最主要因素,其贡献率达到86.55%。从各自内部差异贡献率来看,东、中、西三大地区内部差异的变动都起到了缩小地区差异的作用,其中西部地区贡献最大,为36.27%,东部和中部次之,分别为31.04%和19.39%,东北贡献率为负值,表明其有扩大地区差异的作用,但由于其值太小,因此影响极其有限。而地区间差异的变动也起到了缩小空间差异的作用,但相对地区内部差异变动而言,其贡献要低得多,仅为15.21%。经济变动因素扩大了投资环境总体差异,但扩大的幅度很有限,其贡献率仅为-1.76%。 
  考虑到2001年我国加入WTO对我国投资环境建设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因此以该年为界将我国投资环境状况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考察第一个阶段1992-2001年,由表5可知,在该阶段我国投资环境空间差异即出现了较大幅度缩小的态势,MLD指数下降了0.289。对该变动量进行分解表明,地区内部差异的变动是我国投资环境空间差异缩小的最主要因素,其贡献率达90.84%,其中西部最大,贡献率为38.60%,东北最小,仅为0.01%。地区间差异变动也是缩小总差异的因素,但贡献率较低,仅约10%。经济变动因素表现了拉大总体差异的作用,但贡献率不足1%。 
  再来考察第二阶段2001-2006年,我国投资环境空间差异表现了继续缩小的态势,但缩小幅度和速度明显低于第一阶段,这期间MLD指数仅下降了0.082。对该变动量进行分解表明,地区内部差异变动是缩小投资环境总体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其贡献率为64.27%,地区间差异变动是缩小总体差异的重要因素,其贡献率为42.88%,较之第一阶段而言,地区内差异变动贡献有大幅下降而地区间差异变动贡献有大幅上升的态势。地区内差异变动的贡献中,西部被东部所取代退居为缩小总体差异的次要因素,中部的贡献大幅下降,而东北则转为拉大总差异的因素,东、中、西和东北的贡献率分别为31.25%、7.63%、26.38%和-0.99%。经济变动因素对投资环境总体差异起到拉大的作用,且该作用较之第一阶段有增大趋势,但贡献率不足8%,难以改变投资环境总体差异缩小的主导趋势。 
   
  五、结论 
   
  本文构建指标体系对中国省域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然后以之为基础选用广义熵MLD指数测度了我国投资环境的空间差异,并分别进行了静态分解和动态分解,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首先,综合评价表明,我国投资环境地区差异十分明显,近十五年来,东部沿海省域投资环境普遍优于内陆省域的格局基本没有改变,部分投资环境差的省域相对于投资环境优越的省域落后十余年,两极分化严重。但纵向发展上,几乎所有省域投资环境质量都在逐年提高,其中东部沿海省域提高的绝对幅度总体上高于内陆省域,但相对增幅则是内陆省域总体高于沿海省域。 
  其次,自邓小平南巡讲话的1992年以来,我国投资环境空间差异总体呈下降态势,从其分解来看,地区内差异一直是构成总体差异的主要部分。无论地区间差异还是地区内差异都呈下降趋势,对总差异的贡献率上,前者有上升而后者有下降之势,但幅度都不大。因此,我国投资环境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地区内部差异且具有稳固性,其政策含义显而易见,缩小差距促进区域投资环境协调的重点应放在地区内部省域差异的消减方面。 
  再次,对我国投资环境地区内部差异分解发现,各地区内部省域差异基本呈缩小趋势,但各自速度不同,中、西部缩小较快,东部较慢,而东北变化不明显。因此从趋同角度而言,我国投资环境存在地区的绝对趋同,同时也表现了俱乐部趋同特征。值得注意的是,东部地区省域差异不仅是我国投资环境地区内部差异的主要因素,而且对总体差异的贡献也有过半的份额,而其他地区的贡献份额都较低。这一方面表明我国中、西和东北地区内部省域表现了投资环境质量较低水平的同质性,今后这些地区的投资环境建设不仅要注重缩小各自内部省域投资环境的差异,更要注重提升地区内部省域的整体投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投资环境总体差异缩小和促进投资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缩小东部地区内部省域的差异。 
  最后,我国投资环境空间差异的动态分解发现,长期来看,地区内差异和地区间差异的变动都是缩小我国投资环境空间差异的因素,其中前者是最主要因素。但分阶段而言,地区间差异变动对总体差异缩小的贡献在前阶段(1992-2001年)份额很低,而后阶段(2001-2006年)份额跃升很高,并可预见其未来贡献会越来越大。经济变动因素有扩大投资环境总体差异的作用,但各阶段的影响都十分有限。因此,差异动态分解也得出同样结论,缩小地区内投资环境差异是缩小全国差异和促进投资环境协调发展的当务之急,但地区间差异的缩小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同时还要关注各地区、各省域的经济发展,毕竟经济发展是投资环境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鲁明泓.中国不同地区投资环境的评估与比较[J].经济研究,1994(2):64-70. 
  [2]刘洪明.中国各地区投资环境对比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6(2):34-40. 
  [3]潘霞,范德成.区域投资环境的评价研究――以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为例[J]. 经济问题探索,2007(8):40-46. 
  [4]鲁明泓.外国直接投资区域分布与中国投资环境评估[J].经济研究,1997(12):37-44. 
  [5]文余源.中国省域投资环境的对比评价与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115-119. 
  [6]殷小梅.中国大陆台商投资环境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2):71-81. 
  [7]邓宏兵,李俊杰,查晶晶,等.中国外商投资环境竞争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7):55-60. 
  [8]邓宏兵,李俊杰,李家成.中国省域投资环境竞争力动态分析与评估[J].生产力研究,2007(16):77-80. 
  [9]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425-427. 
  [10]冯星光,张晓静.基于广义熵指数的地区差距测度与分解:1978-2003[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20(4):24-29.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Regional 
  Investment Environment Disparity in China 
  WEN Yu-yuan1,2 
  ��(1. Institute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100872, China;2. Regional Economics Applications Laborator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61801, Illinois US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provincial investment environment for the period 1992-2006 in China, the spatial disparity of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s measured and decomposed by employing a generalized entropy index, MLD. The result shows, the regional disparity or inequality of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 China is very obvious, whose main source is from the intra-regions. However, temporally, either the interregional or the intraregional disparity decreases gradually as a whole. The dynamic decomposition of MLD index shows that the change of the intraregional disparity is the dominant factor to cut down the whole regional disparity, but the interregional disparity also is an important force to lessen the whole regional disparity and has a trend to increase. The economic growth is a factor to increase the whole regional disparity but its effect is very limited. The findings above have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to perfect the regional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 China. 
  Key words: investment environment; spatio-temporal disparity; MLD index; change trend 
  (责任编辑 毕开凤) 

责编:荣秀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