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 要]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心,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则是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就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几点看法。��
中国论文网 /4/view-13099678.htm
[关键词] 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1)05-0032-02��
doi:10.3969/j.iss.1671-5918.2011.05-016[本刊网址] http://www.hbxb.net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
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和发展,更关系到我国高等人才的培养和全民素质的提高[1]。��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其心理状态正在从半幼稚半成熟向逐步成熟转变,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人生观,他们的主体意识强烈,渴望自我做主,同时又明显缺乏抗压能力,遇到问题往往不能独立处理,从而产生矛盾、抑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排解,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2]。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了在2005―2007年间10%―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3]。《2010年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调研报告》显示,在情绪感受方面,超过八成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孤单感。高校辅导员作为战斗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工作者,理应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大学生心理教育在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性��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承担着教育、管理和服务三重角色,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育人的工作,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观层面上的正确引导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也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夯实必要的心理基础[4]。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辅导员的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辅导员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再繁琐沉重的事务性工作都不怕,就怕学生出问题。高校辅导员需要承担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往往无暇顾及学生的思想状态,导致舍本逐末,偏离了辅导员工作的核心。高校辅导员应该正确认识自己角色定位,从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中抽身出来,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关注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的思想状态,及时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苦闷。��
三、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密切的接触者,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具有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辅导员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要把辅导员培养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以及心理咨询方面的专家。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学习心理方面的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学生工作中,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扰。如果没有专业的心理知识,在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时,很难把握关键,切中要点,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要求辅导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用科学的方法、专业的知识来指导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校园文化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它是一种有形和无形的文化环境,她以特有的形象向师生公开地灌输着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更以特有的象征符号感染着学生,有着强大的内在力和明确的指向性。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调节心境、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和塑造性格[5]。通过大力宣传心理健康健康知识,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健康趣味活动,心理健康团体训练,能够使学生正视心理问题,了解心理问题,增强自我调节能力。高校辅导员应鼓励学生多开展以“人际交往”、“环境适应”、“恋爱心理”等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心理健康教育电影。以每年的“5.25”心理健康活动月为契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活动月的系列活动,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
目前,许多高校都设有心理辅导中心、心理健康协会、朋辈心理咨询中心等心理诉求平台。许多学生却认为只有心理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时才需要寻求心理辅导、咨询中心的帮助。辅导员应告知学生,当他们遇到不良情绪体验时,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向什么人诉求,纠正他们对心理辅导、咨询部门的错误认识。实际上,心理问题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从轻到重的过程。初始阶段,仅仅是一些不愉快的情绪感受。如果能在初始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就不会导致心理问题。因此,辅导员应充分运用好班级的心促委员,他们具有跟班里同学密切接触的机会,容易发现问题,而且受过一定的心理知识培训,具备比较专业的心理辅导技能,能够解决一些轻微的心理问题。要求班委会成员主动关注班里同学的思想及心理状态,并给予一定的引导,遇到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需及时上报辅导员,力求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下转第36页)
责编:荣秀
上一篇: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其引导的多维思考
下一篇: 浅议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