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 要:根据常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景问卷的调查结果和对常熟各大文化产业园区的研究考察,调查小组对问卷结果和研究资料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结合新媒体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特性和常熟本地的发展资源现状,对常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出常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因素和潜在消极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中国论文网 /3/view-12542498.htm
关键词:常熟;文化产业;网络;同质化;可持续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常熟自古就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又因为地处长三角经济发展圈,占有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近年来,常熟依托这两大优势,建立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所造就的“创意经济”已初具成效。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广大的消费者。因此,我们调查小组在设计问卷时侧重性的增加了消费者对有关常熟文化创意产业了解情况和对创意产品接受程度的问题的设置,旨在找出常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问卷发放选在人流量较大的文化景点和购物中心,分散发放问卷,在对问题分类后,使用excel等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本文将基于对常熟沙家浜江南影视文化产业园、波司登中国(常熟)时尚产业园等常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创意基地的研究和调查问卷反映的问题入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从而给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支持。
一、 常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定义,将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文化经济理论家凯夫斯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括书刊出版、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录音制品、电影电视,甚至时尚、玩具和游戏。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可以忽视当今新媒体时代的语境。所谓新媒体就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媒体等。新媒体的出现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通过手机、微博、微信等微端,人们接收信息的速度变快了,可以及时地了解或接触到最新的文化创意产品;网络的普及也使人们迸发出更多的创意从而加速了文化创意产品的更新换代。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给文化创意产业带了一些挑战,如网络上的创意设计产品很容易被抄袭,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这就使设计者的知识产权受到威胁。
常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依托自身优势,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逐年增长,现已成为常熟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引擎。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常熟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呈现集群化特征。从文化产业内部来看,在改造提升传统的印刷复印业、文化旅游业、文化产品制造业、演艺娱乐业的同时,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汽车文化产业园、高新软件园等新兴文化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创意设计业、数字内容和动漫业、影视制作业等新业态也出现并快速成长,形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以名人工作室聚集区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以正式启动,这一措施开拓了文化产品和艺术品的营销新渠道,促进了常熟文化产品的推广与输出。
二、 调查结果阐述
2014年9月下旬,我们小组一行人决定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为了确保数据的有效性,我们选择了两个不同的地方分别发放问卷,分别是方塔东街和印象城。问卷主要针对消费者,以下是对问卷的分析结果:
1.根据统计,受访者中从事与文化产业相关工作的人有28人,约占三成。这可见常熟文化产业在常熟经济体系中占有较高比重。在这28人中,有5人从事的工作与文化创意或文化设计直接相关,占调查总数的5%,其他人大都从事文化产品的加工生产或销售之类的工作。这说明常熟的文化产业还处于比较低端制造业的模式。
2.在消费者对常熟文化创意产业的了解程度上,有近一成的人表示对常熟的文化产业不太了解,询问之后,我们得知他们中绝大部分是游客。这反映了常熟文化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宣传工作还有待加强。
3.对不同类型文化创意产品的青睐度方面,消费者的喜好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受访者近五成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中约有63%的人喜欢动漫游戏和影视表演艺术。而另外五成的受访者,则更青睐文化旅游和广告传媒。此外,令我们惊讶的是,关注服装设计的消费者比例也有34%,这种现象可能和常熟发达的服装业有关。由于近两年,淘宝、京东等O2O平台的发展,关注网络服务的消费者也有所增长,约有24%,这股新生势力反映了文化创意产业与手机客户端、个人电脑等新媒体的互利共生的关系。
4.在文化产业资讯的获取方式上,新媒体的优势更加明显。除了2%的人,完全不使用网络数据服务。有近九成的人通过微博、微信等微端获取资讯,这和手机的广泛使用和移动3G、4G网络的覆盖密不可分。有23%的人通过专业垂直的网站获取想要的信息,当然这些人绝大部分同时属于上述近九成的微端使用者。期刊杂志的使用率只有19%,这一比例的减少充分说明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博弈中,新兴媒体已占有不可逆转的优势地位。
5.在回答对每年对文化创意产品或服务的经济支出上,有36%的人每年的支出在一万元以上,32%在五千元到一万元之间,但只有三分之一的人的支出是在常熟本地,这一比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的,这也暴露了常熟文化创意产业的弊端,初步推断原因是常熟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同质化。
6.针对当前常熟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创意指数的评价,有六成的人给了三星以下的评价,不到一成的人给了五星评价。在小组成员的实地考察中,我们也发现常熟著名景点的文化创意产品都有相似之处,且不能反映景区的特色,很容易使人审美疲劳。有些创意产品在其他景区也随处可见,这些产品的创新程度不够,质量也不高。由此可见,上述的评价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一件好的文化创意产品应该是值得推敲的,有内涵的。同样地,好的文化景点也要在创意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才能使游客流连忘返,增加回头率。 7.在对常熟文化创意产业的期望值上,绝大部分的人对此抱有乐观态度。其中有26%的人认为常熟文化创意产业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8.在谈及当前常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阻碍上,以下因素都有一定的支持者,首要因素是法律法规上的疏漏,尤其是网络服务和知识产权两方面的法律亟待完善;其次受访者认为文化宣传力度不足;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紧缺;产业园区竞争导致的同质化问题也很严重;文化创意产品的质量有待提高,产品类型和受众层次更加精确的定位。
三、 常熟文化创意产业前景阐述
通过以上的调查和小组成员实地考察,加之之前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常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潜在的消极因素。分析这些积极因素,我们可以更大程度上挖掘出常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针对消极因素,我们会对其提出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1.积极因素
(1)人文资源丰富,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常熟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远古先民就已经在这里聚居生息。悠久的历史铸就了常熟深厚的历史文化,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常熟境内现存多处原始文化遗址,如距今约5500年的崧泽文化时期的钱底巷遗址、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文化时期的罗墩遗址及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吴文化遗址吴王点将台等;常熟宝地,人文荟萃。历代文学、书画、音律、藏书、金石等方面人才辈出,流派纷呈。这里诞生了位列“孔门十哲”的言子、元四大家之首黄公望、两朝帝师翁同稣与钱谦益、曾朴等一大批著名历史人物。常熟人历来有藏书的传统,著名的藏书楼有脉望馆、汲古阁、绛云楼和铁琴铜剑楼等。此外,常熟还有白茆山歌、常熟花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虞山、尚湖、沙家浜等“国家5A及风景区”。这些资源是常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有利于常熟文化产业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优势。这些资源对于常熟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尤为明显。
(2)经济发展迅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常熟地处长三角经济带中心,综合经济实力雄厚,民营经济发达,具有强大的资本积累能力。在2012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中,常熟与江阴、昆山、张家港并列第一。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法人企业2200多家,从业人数4.5万人,文化产业增加值87.1亿元,占全市GDP5.3%,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6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得比重达到5.68%。目前,常熟已经有了波司登中国(常熟)时尚产业园、沙家浜影视产业园、虞景文华创意区等风格各异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3)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常熟文化产业的发展,推行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从党和国家层面来看,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接下来的“十三五”规划也将继续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将“改革创新”作为接下来发展战略的核心。从地方层面来看,江苏省及苏州市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及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引导和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常熟市也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制定出台了《常熟市文化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计划(2013~2015)》,并提出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力争实现16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7%左右,初步形成以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为重点,演艺娱乐、节庆会展、文化信息输出、工艺品及文化相关产品生产加速扩张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的发展目标。这些政策的推出为常熟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提供了保障。
2.消极因素
(1)产业结构不科学,呈制造业化。在对常熟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中小型的文化企业大都以传统文化产品制造的为主,如印刷、服装生产。这些文化公司实质上已经沦为单纯的生产制造工具,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建议政府部门对小微企业特别是创意程度较高的企业予以资金支持;也可以为这些企业提供场地,将内容相似的企业聚集起来,节约资源,提高企业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力。
(2)文化产业输出多以本地市场为主,缺少辐射全国的龙头企业。在常熟,除了沙家浜景区、波司登、天堂卡通等文化基地具有全国知名度,其他文化创意产业都只为本地人所知,生产的产品也仅仅辐射到常熟周边地区。因此,要想将常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向纵深推进,就必须聚焦龙头项目的开发建设。如在南泾堂、石梅园、古里等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上,可以导入特色餐饮、咖啡休闲空间、精品客栈、工艺品商店等多元商业业态,完善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休闲与旅游功能。对于沙家浜等旅游项目可以进行深度开发,模仿北京789艺术区,吸引知名作者来此采风、创作、沙龙,使之成为国内著名原创作品创作发布平台。
(3)园区竞争同质化,产业形态雷同,导致文化产品创意度下降。产业门类和形态的选择决定了园区的生命力。但目前,常熟各大产业园因缺乏软实力(如人才)的支持,出现空壳化现象。长此以往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常熟每年都有尚湖牡丹花会、服装博览会、江南文化节等文化活动,但这些活动每年的活动内容都大同小异,很难长久的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因此,我们希望各大文化创意基地增强创新力,深挖本地文化资源的内涵,结合时代的特色,赋予文化活动以自己的特色。
(4)常熟本地缺乏文化产业高端人才,产业发展动力不足。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新性人才为核心。常熟地区只有常熟理工学院一个本科院校,其他专科学校也比较少。因而造成本地文化创意产业面临人才紧缺的问题。据调查,目前常熟文化企业创新人才缺口率大多在30%。这对企业的经营效率造成极大的损害。针对这一问题,产业园除了可以从外面招聘人才,还应该注意对本公司内部人才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高级人才;也可以加强与本地本科、专科学校的对接,培养符合本地需要的多层次人才。
(5)针对常熟本地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不够,常熟市市民文化参与度不高。宣传是文化产业与外界对话的“窗口”,也是实现文化产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关键途径。提到宣传,就不得不发挥微博、微信等微端的作用,使用新媒体传播文化创意产业资讯,扩大常熟文化创意产业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投资商。
(6)针对新媒体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知识产权纠纷频发。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对文化创意的尊重,但由于网络信息交流高速化和虚拟性的特点,文化从业者的设计作品很容易遭到黑客的窃取,网络案件立案又因取证困难而变得十分棘手。因此,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迫在眉睫。法律的完善除了要考虑常熟本地的特殊性,更要注意与国际接轨;同时还应该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教育活动,加强文化创意产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建设和保护,强化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这样才能为常熟文化创意产业的输出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现阶段,常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常熟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改变常熟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现在常熟已经建立了一些文化产业园,然而,根据小组分析,常熟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存在着低端化、同质化以及宣传推广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相信只要结合新媒体宣传方法,深挖文化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尊重不同层次消费者的诉求,常熟的文化创意产业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责编:荣秀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