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 要:本文根据不同时间节点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划分为四个时期:起步阶段(1978年至1992年),探索时期(1992年至2001年),发展时期(2001年至2008年),新常态期(2008年至今),分析不同阶段的表现特征及其原因,并作出了未来演变趋势的基本判断。得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存在的结论,希为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一个新思路。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阶段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5)01-0069-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5.01.16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实际发端于清末,始于当时政府允许私人资本进入商业领域。民国时期,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最终走向衰败,这与同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中小企业发展具有相似性。20世纪初是垄断资本盛行的时代,融资约束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小企业才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发展机遇,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则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得以实现[1]。从整个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不论是来自外部还是内部的压力,最终都落足于资本。中小企业要想延续其生命继而获得发展就必须进行融资,无论是以哪种方式从哪个渠道获得。已有的实践还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融资难这一世纪性难题仍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延续。一方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外部力量不同程度上压缩了中小企业的资本利用空间;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缺陷导致其融资难度高于其他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实有企业1527.84万户(含分支机构),其中民营企业1253.86万户,占企业总数的82.07%①。其中中小企业占民营企业的绝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之一。然而在这三十多年的发展时期,融资难问题一直是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2]。因数据信息掌握的难度,本文仅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1978年至1992年)
改革开放初期存在诸多历史遗留包袱,发展多种经济形式是解决当时各种问题的重要举措。当时提出,在一定条件下允许私营个体经济存在和发展[3],民营中小企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得以再次起步。民营中小企业作为这一时期新生事物,具有其特殊性。在当时的大环境下,非公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忐忑的,直到邓小平九二南巡指明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下一阶段目标。
虽然这一时期民营中小企业的整体规模还不是很大,但融资难问题仍然表现出一些明显特征。
首先,融资方式过于单一。这一阶段的民营经济规模小,以小手工业、食品加工业等为主,所需资金不多。因此,民营经济融资方式并不存在分类问题,基本上以民营中小企业发起人的工资及储蓄为融资来源。另外,当时我国融资渠道本身就十分狭窄,存在两种主要融资渠道:自有资金和银行信贷。银行信贷由于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基本上无法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此外,1989年开始试点的股票市场改革,由于审批条件限制及自身规模过小而无法为民企开拓新的融资渠道。
其次,所有制歧视十分突出。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金融资源主要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分配,金融资源基本上被投入国有企业及集体企业。还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这一时期因中国经济价格双轨制的存在,导致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投机领域,民营经济发展不仅得不到融资,自有资金部分还存在大量流失。
最后,融资政策缺失严重。当时我国仍处于"姓资姓社"的社会大讨论中,关于民营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严重缺失,除了一些地方性的相关法规之外,国家层面基本上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4]。再加上民企的社会影响力不大,面对融资难问题时难以有所作为。政府方面管理主要采用国外经验或者已有成例,难以适应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无法给出有效解释。因而,这一阶段融资难问题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特别是起步阶段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不是体现在民营中小企业的自身缺陷上,而是主要体现在外部环境没有得到全面优化。这种由政府主导实施的变革,与自发形成的民营经济相比,缺乏相应的社会环境、市场条件以及政策基础。这一特征始终伴随着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
二、探索时期(1992年至2001年)
1992年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改革定下了基调,指明了下一阶段改革的主要方向,提出了计划和市场并没有阶级本质差别,民营和外资等一切非公有制经济是属于市场的,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民营中小企业开始了另一段历程,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民营经济发展。
这一时期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走出了起步阶段,由混乱走向规范,其发展速度得到极大提升。自有资金已经不能满足民企发展的需要了,但是由于没有全面开放的市场,改革力度不大,改革经验不足,导致民营经济发展仍然较为混乱。融资难问题在这一阶段不仅保留了原有的特征,还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
首先,融资渠道仍然狭窄,并且新增渠道作用不明显。除了企业自有资金外,这一阶段的融资渠道主要有:银行信贷、企业债券、股市融资等。虽然当时银行信贷控制已经放开,但是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各种阻碍,民营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信贷的可能性大大缩小。一方面,银行审批条件苛刻、流程复杂以及放贷数额偏小等;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设备更新落后,缺乏相应抵押担保条件,经营管理水平低下,还贷意识不足等。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999年底,民企从银行获取的贷款数额只占银行发放贷款总额的4.92%[5]。而这一时期,我国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小资本市场仍处于空白阶段,加上政策性金融风险控制以及国有企业改制问题影响,企业债券和股市融资都难以发挥作用。 其次,融资决策存在缺陷。这与民营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状况是密切相关的。这一时期民营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但是由于自身整体素质不高,加上民营企业家多数缺乏系统科学的企业管理知识,企业管理方式及制度都十分欠缺,企业决策缺乏科学判断,容易失误,严重影响到企业融资需求的扩张。
再次,金融资源分配不均。虽然已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资源配置不均现象仍然普遍[6]。一方面,前文所提到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体制转轨问题依然存在,行政干预在短时期内难以避免;另一方面,虽然这一时期的社会闲散资本十分充足,但由于政府对民间金融的不认可,导致民间资本难以进入民营经济领域。
最后,融资外部环境恶劣。这一时期整个社会都普遍存在"短线竞争"现象,追求时间短,见效快的融资方式,造成民营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缩短,破产倒闭现象十分严重,出现大量不良贷款,融资外部环境的严重恶化。由此还导致民企金融风险的加剧和信用文化的严重破坏。
这一时期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承受了双重压力。首先,市场经济开始发挥作用,民营中小企业自身缺陷逐渐显现;其次,社会环境发生改变,政策出现僵化,市场发育不足。融资战略和融资决策开始成为阻碍民企发展的重要因素,融资难问题已经不能仅仅用某一因素进行解释了,而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发展时期(2001年至2008年)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市场化进程开始加速。与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多年相比,这一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强烈要求,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开始义无反顾地向前推进。在这种高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以及经济多元化发展时期,民营经济也开始了全面扩张,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私营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67.7%,注册资本占总资本的53.1%①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开始呈现出一些新时代特征。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狭窄已经不再成为融资难的主要问题。所有制歧视也已经不再是主要的表现特征了。200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以及之后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和相关金融制度的不断完善,制度缺陷也不再是主要矛盾了[7]。这一阶段的融资难问题的表征更加多元化,也更加深刻。
首先,规模歧视开始凸显。针对民企的规模歧视一直都存在,之前被所有制歧视所掩盖,并未形成主要矛盾。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民营中小企业急剧发展壮大,规模歧视现象不断增加。一方面,金融机构融资供给短时期内难以满足其融资需求,只有根据企业规模及经营状况等控制信贷发放;另一方面,民营中小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无法带来规模效应,却又多数存在于竞争性行业中,抗风险能力差。更为严重的是,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资源浪费严重。
其次,信用制度不完善,担保体系缺失。前文提到的由于"短线竞争"导致信用文化的严重破坏在这一阶段表现十分突出。信用制度遭到破坏的直接后果就是抵押担保难以实现,融资双方矛盾难以调和。一方面是金融机构需要民企提供足够的抵押担保物以及企业信用资料,来判断企业风险以及信用度;另一方面却是民营中小企业缺少抵押担保物,乃至缺少规范的财会制度以供信用评级。此外,我国虽然初步建立了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主体、多种担保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层次担保体系,但由于信用制度不完善,导致这一时期我国担保机构难以扩大发展,担保风险居高不下而且覆盖程度远不能满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需求。
再次,金融机构发展滞后。这一时期,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已经走向成熟阶段,对于内源融资的需求应该大大降低,外源融资应该大大提升,但数据显示,我国这一阶段内源融资占比仍然超过了50%,而外源融资中金融机构占比不到20%[8]。主要是由于这一时期我国金融机构仍以国有银行以及大型商业银行为主,中小金融机构(村镇银行、民营银行等)发展缓慢。国有银行以及大型商业银行的业务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难以匹配,融资效果不明显。
最后,信息不对称。这一特征与信用制度不完善的原因有相似之处,主要是由于民营中小企业规模小以及发展历史短,尚未建立有效声誉及信用。另一个原因是我国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处于竞争性较为激烈的行业领域,其行业技术和市场相对成熟,企业内部信息的保密性是其确保比较优势的关键因素,也正是由于这种信息不公开而导致金融机构的信贷限制。
从上述分析来看,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似乎更为普遍了,实际上融资难问题反而得到了缓解,主要是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影响逐渐深入到民营经济的各个方面,融资难问题在多元化趋势下,影响力大为分散,而且有效的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也开始发挥作用。
四、新常态期(2008年至今)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国际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发达国家开始进入市场经济收缩阶段,全球信贷紧缩现象开始凸显,由此导致实体经济恶化。虽然我国整体经济受到影响相对较小,但国内企业,特别是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的冲击程度远超估计,一些民营中小企业停工停产乃至破产倒闭现象也并不少见,仅2008年上半年,国内规上中小企业倒闭达到6.7万家[9]。
中国现阶段经济进入一个新常态期,增长速度放缓,结构亟需调整。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不仅表现在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和影响而出现的新特点,还体现在隐藏于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各种矛盾开始显现。
首先,企业融资动机不足。目前,我国多数民营中小企业经营规范程度大大提高,特别是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受阻,民营中小企业生产成本(原材料、劳动力等)大幅度上升,严重压缩了企业盈利空间,企业融资能力大大下降,融资意愿严重不足。 其次,融资管理机制缺失。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民营经济缺少危机时期过渡性制度建设和长期经营战略。主要表现在企业缺乏长期发展思路,在利润分配问题上过于短视,其资金循环模式更多的是先负债后经营再还债。这种现象本身就挤占了企业正常融资份额,而且一旦遭遇危机,恶性循环容易导致企业资金断链。
由于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特别是在银行的垄断地位没有得到较大程度改变的情况下,民营中小企业真实的融资成本提高[10]。一方面,银行通过各种业务挂钩,变相提高贷款利率以及降低实际融资额度;另一方面,金融体制改革没有过多涉及民间金融安全问题,危机背景下民间资本融资成本急剧上升。这一因素还导致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地位不平等问题再次显现出来。
再次,融资渠道不畅。现阶段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已经很多了,如小额信贷、村镇银行、动产抵押(品牌、技术、专利、商标等)、存货抵押、信托产品、典当、海外融资等等。实际上,这些创新融资工具仅仅适用于某些地区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难度大。如村镇银行,在沿海地区较为普遍,但是一旦向内陆推广,融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新型融资工具所创造的融资占比很小,对融资难问题的缓解作用有限。
最后,体制障碍再次凸显。虽然目前我国经济政策明确,优惠支持力度明显,但实际上民营中小企业很难享受到政府的各项金融支持(资金发放不到位、地方政府挪用资金等),从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意识形态和制度惯性的作用仍十分明显。市场经济发育仍然不够,还需要深化改革。
新常态期的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这一阶段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再次出现转折。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的出现,让融资难问题的多元化现象加深,高速发展时期得到缓解的领域开始出现恶化趋势;另一方面是我国社会环境的矛盾再次显现,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得到良好发挥,体制机制障碍再次成为重要阻碍因素。
五、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未来演变趋势的基本判断
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阶段性特征分析,我们看到虽然融资难问题的大环境大背景各有不同,其特征表现程度有所差异,原因也或同或异,但是我们可以肯定,融资难一直是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阻碍。
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今后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从不同阶段的分析,可以明显感觉到融资难背后影响力量来源:社会环境和企业自身,其中社会环境包括了市场条件和政策环境。融资难问题根源就是在于社会环境和企业自身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旦企业自身获得了良好发展,融资难问题就向社会环境提出要求;当企业自身发展受阻时,企业本身的天然缺陷就开始加剧影响。目前,在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社会环境的影响超过了企业自身发展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全面发挥市场作用和正确地使用行政干预手段是缓解融资难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
责编:荣秀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