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主要对策及今后发展方向
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着力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1]。是一门具有实用性的课程。不论是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还是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都是大有裨益的。但在目前,不少高校在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上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我们应当对教学现状不断进行反思,寻求出改善教学质量的主要对策,并分析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不断追求教学效果的完善。
1) 教材内容不够合理
同时,在教材涵盖的知识面上,也存在着多而不精的状况。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会成为面面俱到的"万金油",但却没有对知识点真正地掌握,更缺乏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因此常常是华而不实。
随着计算机科学日新月异的变革,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计算机科学方面的理论体系也更新很快。但是,不少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在编排上却未能对知识体系进行同步更新,教材知识相对陈旧而落后,没能跟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速度。即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教材知识,其教学效果也是打折扣的。
由于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实用意义的科学,因此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而言,仅仅进行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然而,不少高校的机房资源较紧张,使实践教学的课时无法得到保证,学生无法有充足的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导致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相脱节。
高校的学生通常都是通过统一高考来入学的,因此在文化课方面的差距并不大。但由于各地在计算机普及程度方面的区别,导致同一个高校,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入学时,在计算机方面的起点常常参差不齐。比如那些来自于沿海地区的学生,他们通常较早地接触计算机,在计算机方面的起点较高,对于计算机的各项技能也比较熟悉,学习起来相对轻车熟路。而那些来自于偏远地区的学生,有可能在进入大学之前都少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在计算机方面的起点较低,对于计算机的各项技能并不熟悉,教师在对他们进行教学时就常常遭遇障碍。
目前,不少高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上并不合理,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教师只是在讲台上"干巴巴"地进行讲解,缺乏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缺乏对课程知识点的独立思考。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缺乏学习兴趣。
完善的课程考评机制,一方面有利于检验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一丝不苟地进行课程学习。然而,一些高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的课程考评机制还不够完善,要么考评流于形式,给学生的蒙混过关提供了可乘之机;要么只注重期中期末考核而忽视了平时考核,导致学生平时不怎么学习,仅仅依靠考前突击。
教师的知识结构,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目前,不少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的知识结构并不够完善,要么对最新的计算机科学发展状况缺乏了解,要么虽然理论知识完备,但却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因素。
一些学生认为大学里只需要学好专业课就可以了,其他课程都无关紧要。于是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在课堂学习中漫不经心,沦为走过场,课后也不注重复习,只是像交差一样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还有的学生干脆连课都不去上。这些都是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的。
1) 改善对教材内容的设置
2) 在教材的编排上要体现出时代特色
3) 将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
4) 对起点较低的学生要单独辅导以夯实其基础
由于同一个高校,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之间,在计算机方面的基础常常参差不齐,因此教师要首先对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进行初步了解,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来践行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那些起点较低的学生,教师要单独对其进行计算机方面的辅导,来夯实他们的基础,促进他们早日跟上教学进度。
5) 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因此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要以生硬的语言进行"满堂灌",而要注重启发和点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同时,教师要注重以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并为学生介绍一些最新的计算机科技动态,介绍计算机科技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如在人体内植入人工智能芯片,以及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蔬菜大棚的管理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演示一些他们较为感兴趣的图片,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师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要注意沟通互动,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同学生进行交流,同他们产生思想上的碰撞,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掌握课程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供学生进行自主讨论的环节,让他们在自主讨论中,一方面快速地掌握教材上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6)对课程考评机制进行完善
在对课程考评机制的设置上,要充分地体现出考评环节的定位,即充分地考查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个方面。在考评环节中务必从严把关,避免"南郭先生"的出现。此外还要做到将期中期末成绩同平时成绩之间,以换算为加权的方式来进行结合。比如期中期末成绩占百分之七十,平时成绩占百分之三十。这样使得考评机制更全面、更客观,避免学生出现考前突击的情况。
7)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高校要定期安排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骨干,或从校外聘请精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专家,来对进行教师相关的培训进修,使教师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提高其计算机操作能力。此外,教师在承担课程教学之前,院校必须首先对其进行考核。对于专业知识不过关者,则不予对其安排课程教学。
8)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
学生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学习起来才能更加具有动力。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未来社会对于人们在计算机技能方面的要求等角度,向学生阐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使他们真正从内心里重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
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的今后发展方向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在未来,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模式将更加以人为本,更加"接地气",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更加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1) 面向市场需求进行教学
大学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各行各业都有着同计算机技术相紧密结合的发展趋势。随着就业市场对于精通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未来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也势必更加贴近于市场需求,一切的教学环节都以市场需求为主要导向,进而满足了学生在毕业就业方面的需求。
2) 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进行教学
高校的教学不仅要满足于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未来社会越来越要求人们精通于计算机技术。一个不懂得计算机技术的人,是难以在未来社会生存的。所以,未来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价值观和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怎样进行计算机学习,学會怎样不断地对自己的计算机知识结构进行更新,学会怎样让自己努力满足于时代的需要。
4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含有较多动手操作环节的基础课程。虽然它已经开设了多年,在教学模式上也在不断地走向完善,但其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滞后的地方。同时,未来的社会形势必然对教学提出全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当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寻求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对策,并展望这门课程今后的教学发展方向。
责编:张舵
上一篇:计算机应用中的科学管理和安全维护
下一篇:医学计算机应用浅析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