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陶渊明是何许人也?请看陶渊明的"自画像":
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在这一百多字的篇幅中,塑造了一个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
其实,陶渊明的思想是很复杂的。他有儒家的入世精神,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他又深受老庄道家出世思想的影响;他同时又受佛教影响,重视对人生的参悟。陶渊明曾三次出入仕途,分别是在他29岁,35岁,41岁的时候。辞去彭泽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个时期的分界线。此前,他不断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又想着归隐。辞去彭泽令之后,他参悟到了人生的意义,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生活。
陶渊明归园之后写了很多田园诗。他的田园诗大多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躬耕陇亩的生活体验,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是一个从出仕到归隐田园从事躬耕者的切身感受,带月荷锄、夕露沾衣,实景实情生动逼真。而在农耕生活的描写背后,隐含着农耕与为官两种生活的对比,以及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陶渊明田园诗的一大特点就是将日常生活诗意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和浓郁的诗味,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诗人善于将田园生活诗意化。《归园田居》(其一)就是其中的一首。那么诗人在这首诗歌中具体是怎样描绘富有诗意的田园生活的呢?
诗人描绘田园生活具体是从三个角度进行的:家居环境、村落墟里、家居生活。那么在诗人看来,家居环境、村落墟里、家居生活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诗人用朴素、近于口语的数字语言来描写家居环境。有一首绝句也是采用了这种写法:"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种以数字入诗的写法对描摹纯朴自然的景色有较为独特的表现力。按照历代俸禄,晋朝实行占田制,按官品各地分别授予职田和谷帛,授田标准为:一品50顷(每顷100亩),二品45顷,以下每品递减5顷,至九品10顷,各食其租。县令相当于七品,可以获得20顷的田地。陶渊明在这句诗中以数字入诗,似乎在告诉我们:家中无良田万顷,更无高宅大院,有的只不过是十余亩的地,八九间的房而已,相对于做彭泽县令,诗人的生活还是比较清贫的。但就是这种清贫的生活,在诗人看来却是非常满足的了,所以他才如数家珍般地写道"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这充分表露了诗人自己安贫乐道的情怀。
我们再来看看诗人住所周围的环境。"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诗人用"荫、罗"两个静态动词为我们描摹出了一片绿树成荫,柳暗花明之景,写出了家居环境充满生机,充满自然的情趣,让人感觉到自然与人的和谐、亲近。从这柳暗花明的景色中可以看出,诗人归隐之后,生活虽然清贫,却不乏生活的情趣与艺术,流露出了陶渊明那种虽清贫但却怡然自得的心情。
在描绘了家居环境之后,如同电影镜头,诗人把画面由近景渐渐推至远景,由家居环境写到村落墟里。"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在这句诗里,诗人叠词的运用非常富有表现力。"暧暧"两字突出了景物的朦胧依稀之美,赋予村庄神秘而又无穷的魅力,而"依依"则描摹出了小村庄中家家户户生火做饭,在微风吹拂下,炊烟袅袅上升,随风飘散的画面,从而烘托出了小村庄祥和安宁之美。读到这里,我们自然会联想起马致远《天尽沙・秋思》中意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正当我们沉醉于这种祥和安宁的画面中时,诗人从视觉转入听觉,从所见写到所闻:"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安宁之中,传来鸡鸣狗吠难道不觉得有些喧闹?这不是破坏了村庄的祥和安宁之美吗?可仔细品味,这鸡鸣狗吠之声是传自于远方小村庄的深巷之中,桑树之巅远而能闻,恰恰烘托出了小村庄的那种安宁祥和。读到这里,我们不禁会想起王维《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意境,同样能想起王维"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和"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来。诗人身处于这种祥和安宁的环境之中,他的那种恬淡自然的心情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是安宁祥和的,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诗人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诗人又把笔触转入对生活近景的描写,这个近景与家居环境的近景不同,诗人已从描写居住环境转入描写家居生活。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在诗人的家居生活中,没有世俗官场的应酬和污浊世俗杂事干扰,诗人的生活有的是清静闲暇。那么这种清静闲暇,仅仅是因为归隐之后无尘俗之事干扰,仅仅是因为归隐之后"门前冷落车马稀"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诗人为何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为什么能"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关键是"心远",是诗人内心摒弃了世俗官场的污浊与纷争,因而内心清净澄明。"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这二句诗正是表明了诗人归隐之后的淡泊宁静的心情。
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诗人从家居环境、村落墟里、家居生活三个方面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画面。在这幅画里,有近景、有远景;眼见有色,耳闻有声。这难道不是诗人自由的天地、自在的王国吗?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衬托出了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难道陶渊明不是这样吗?"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蓄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琴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晋书・陶潜传》)陶渊明的生活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逍遥!
陶渊明笔下的田居生活确实是诗意化的。但现实中的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的生活又是怎样的?"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贫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即使到了陶渊明的晚年,这种贫穷的生活丝毫没有改变,甚至到了挨饿而不得不外出乞讨的程度:"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息,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陶渊明《乞食》)读此诗,难道我们不能真切感受到诗人是"字字血泪,句句辛酸"吗?
由此可见,现实中陶渊明的田居生活并不像他笔下所描绘的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诗人笔下的田园生活并不是陶渊明现实生活的真实面貌,在他的笔下,田园生活得到了夸大与美化,实际上是陶渊明心灵化了的田园生活景象,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感受和情思。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值得引起大家思考:诗人的现实生活明明是不诗意的为什么在他的诗中却写得那么诗意化?要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回答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古人穷经皓首、悬梁刺股拼命读书的目的很清楚:"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宋皇帝赵恒)一句话,读书可以改变生活中的一切。事实上,读书只不过是走入仕途的一块跳板而已,真正能改变生活一切的是出仕、做官,而我们的陶渊明却选择归园田居。那么,陶渊明选择归园田居,远离官场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陶渊明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多天,就辞官归隐了。这次辞去县令的直接原因跟是否穿上正装去迎接督邮有关:"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耶!'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晋书・陶潜传》)那么,促使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诗歌开头四句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诗人开篇紧扣诗题点明自己从小就没有投合世俗的性情,这是诗人选择归园田居的根本原因之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官场生活如"落尘网",诗人的纯真本性受到束缚,诗人又在"落尘网"前加了一个"误"字,暗含了对官场的憎恶与否定;在这句诗里,诗人把"误落尘网""十三年"写成"误落尘网""三十年",这是陶渊明犯的一个美丽的错误,因为这十三年是陶渊明为实现理想,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这是他理想成空,身心疲惫,在官场中度十三年如三十年, 光阴虚度,令人懊悔与痛心的十三年。对官场的厌倦、否定与愤怒,这是陶渊明选择归园田居的根本原因之二。"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黑暗的社会、腐败的官场是对自由人格、本性的严重束缚,诗人对摆脱束缚、获得自由的强烈渴求,诗人远离官场、归园田居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也就有了诗人"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的大彻大悟。
田园是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从诗歌整体来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给我们描绘了诗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的人生境界。如果说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他的《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生活的理想模式,那么《归园田居》是"久在樊笼里"的陶渊明"复得返自然"以后田园生活的写照,是陶渊明理想模式的现实生活化。
《归园田居》这首诗歌,其艺术上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崇尚自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歌的自然题材。陶渊明的田园诗描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 每一个句子都带着泥土的芬芳。陶渊明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境界,将日常生活中的哲理融入到诗歌创作之中。二是语言纯朴自然。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多用白描手法状写自然风光,他用自然纯朴的语言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温馨、愉悦而又和谐的港湾,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刘克庄说陶渊明的田园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是很有见地的。"文如其人","风格就是人",陶渊明有着清高耿介、质朴真率、顺应自然的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陶渊明诗歌崇尚自然的艺术特色。
历来人们对陶渊明归园田居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陶渊明归园田居采取的是一种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其实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角度而言,这都是对陶渊明的误解。
陶渊明骨子里无法彻底逃避现实,他的归隐,是一种悲哀的淡出。平淡的诗句,表面上让我们感觉到诗人的洒脱、以及归园田居的无比喜悦。但在看似平淡的语句中包含的是对现实深沉的愤慨,归园田居的生活实际上也无法完全抹去心灵的伤痛。在他的《归园田居》这首诗中,清新雅趣的田园生活意象跟黑暗世俗的官场意象对立出现,就是最好的说明。
陶渊明对人生的思考,为后世的士大夫构筑了一个精神的家园。有人说,陶渊明是寂寞的,因为他没有随波逐流;陶渊明又是快乐的,因为他始终固守着一个美丽的精神家园。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檀道济说他(陶渊明)'奈何自苦如此'。他到底苦不苦呢?他不惟不苦,而且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一个人。他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觉人生的妙味。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以看得出来。"他所写的诗文、他对人生所作的思考,对于后世的知识分子不可不谓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陶渊明并不消极对待人生,他所追求的人格美,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他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这是一种何等高尚的人生境界啊!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生活,那就是:"寂寞并快乐着"。
陶渊明追求独立的人格以求返归"真我"的精神在当今时代也有着积极意义。穿梭于城市的车水马龙,追求着生活的日新月异,时时让人感到躯体的疲惫和灵魂的浮躁。我们不妨静下心来,细细品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到陶渊明美丽的田园中走一走、看一看,与那个寂寞并快乐着的诗人进行一次倾心的交谈。学会放飞自由的心灵,让自己返璞归真,重新找回已经失落了的"真我"。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