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孔子说:"食、色,性也"。饮食与男女之事都是人的本性之一,但"食"与"色"在语言中的表现是不平衡的。经过民俗学家的证实,我们的先民在早期曾经公开崇拜生殖,但在成语中涉及男女之事也就是"性"的并不多,整个一部成语词典也只有不过27个,如:男欢女爱、鱼水和谐、颠鸾倒凤、鱼飞之乐等。而相对于饮食,中国从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思想,西汉戴圣在《礼记・礼运》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东汉班固在《汉书・郦食其传》中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清方苞在《请定经制札子》中也写到:"民以食为天,而耗谷最多,流祸之最甚者,莫如酒"。在源远流长的"以食为天"思想下,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众多的烹饪方法,创造了许多饮食器具以及与饮食有关的各种动作动词。关于烹饪方法就有:烹、蒸、煮、炸、炙、烤、炖等;饮食器有锅、碗、瓢、釜、甑、镬、鼎、鼐等;关于饮食的动作动词有:品、饮、尝、吃、食、嚼、咬、吞、咽等。连经典菜系也分别分为"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由此可以说对饮食的文字表现远远高于对"性"的文字表现。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而同时语言对社会文化又具有极强的涵盖力,它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标本"、"化石"。对文化的记录深刻地反映了文化的实质。罗常培在《语言与文化》中说:"一时代的客观社会生活决定了那时代的语言内容;也可以说语言的内容实在足以反映出某一时代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社会的现象,由经济生活到全部社会意识,都沉淀在语言里面。"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不能背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柏默也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社会成员凭借着一套共同使用的言语符号进行交往,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结构、共同的价值观念,奠定文化的核心层面。
雅各・格林曾说:"关于各民族的情况,有一种比骨殖、工具、墓葬更为生动的证据,这就是他们的语言"。正是由此,中国历来推崇的饮食文化在成语、歇后语、俗语、日常用语等方面都留下了痕迹。一方面相沿习用,成为人们的一种语言习惯;另一方面又保持相对的稳固性和保守性,成为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内涵的书面或口头用语,反映出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模式。这里说的文化心理指的是在一定地域里被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下面拟分述之:
一、饮食类成语的文化心理
成语是一种可以保持几千年而不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语言。笔者翻阅了商务印书馆2005版成语大词典共找到与饮食有关的成语152条,粗略地对这些与饮食有关的成语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以饮食来喻人的贫富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生产资料由奴隶主、地主掌握,他们不仅占有劳动人民大量的劳动成果,甚至连失去自由的奴隶、雇佣农等也作为财产加以占有。吃饱、穿暖成为当时人民最基本、也是最迫切的想法,在普通下层人民(奴隶、雇佣农、自由农)眼中能吃饱、穿暖就是生活富裕的象征,是只有少数人才能享有的幸福。人们也就习惯从饮食来辨别家庭贫富、生活好坏以及个人的身份地位,这样的成语不在少数。如:
饱食暖衣:形容衣食充足,生活富裕。
食前方丈:吃饭时摆了一尺见方的食物,形容极为奢华。
靡衣玉食:穿着华丽之衣,吃着精美之食,比喻豪华奢侈的生活。
缺食无衣(缺衣少食):缺吃少穿。比喻非常贫穷。
饮冰食檗:喝凉水,吃苦物。比喻生活极为艰苦。
甑尘釜鱼:甑、釜都是做饭用的一种器具。形容家境贫寒很久都没有开火了。
钟鸣鼎食:吃饭时击钟奏乐,列鼎,盛食,形容权贵们生活的奢侈豪华。
瓦器蚌盘:陶土做的食器,蚌壳制的盘子,泛指粗劣的器皿,比喻生活节俭。
清灰冷灶:比喻生活贫困,很久没有生火做饭。
食玉炊桂:吃的东西像玉一样贵重,燃料同桂木一样珍贵。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苦。
啮雪吞毡:语出班固《汉书・苏武传》,比喻困境中的艰难生活。
(2)以饮食来喻人的德行
孔子曾称赞颜回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里孔子从颜回饮食简单却能安贫乐道的品行,将饮食与人物的品行联系起来,成语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如:
疏食饮水(饮水曲肱):意为粗茶淡饭,饮食简陋,语出《论语・述而》,正是儒家安贫乐道思想的体现。
饭囊衣架(酒囊饭袋):盛饭的口袋,挂衣的架子,比喻无用的人。
瓦釜雷鸣:瓦锅中发出如雷一般的巨响。比喻庸才显赫。
膏粱子弟:膏粱,肥肉和细粮。指无所用心过着奢侈享乐生活的富贵人家弟子。
水米无交:没有什么来往,形容做官清正,不搜刮百姓。
饕餮之徒:饕餮,传说中贪吃的猛兽,形容贪吃的人。
咬钉嚼铁:钉,钉子。铁,铁器。比喻人意志坚强。
食不二味:吃饭时不吃两种菜肴,指饮食方面简朴。
拿糖作醋:对别人的请求故意表示为难来提高自己的身份。
食言而肥:食言,失信,说话不算数。比喻说话不算数,只图私利。
不为五斗米折腰:语出唐・房玄龄《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
鱼肉百姓:用暴力欺凌残害老百姓的行为。
数米而炊:比喻斤斤计较于琐碎的事情,后用来形容人吝啬。
(3)以饮食来喻做人、做事的道理
十九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说:"一个民族的词汇和文法本身就能揭示这个民族的心理特点"。"衣食住行"是中国人经常挂在嘴上的四个字,也是我们日常关注的对象,在成语里就有许多以饮食来教人做人、做事的道理的。如: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语出《论语・乡党》,米舂得越精越好,鱼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做事、做学问要精细。
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不顾严重后果。
贪多嚼不烂:吃多了消化不了,比喻盲目求多却难以运用。
众口难调:原指各人的口味不同,很难做出一种饭菜,使所有人都感到可口。比喻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
炒沙作饭(蒸沙成饭):用沙子来做饭,比喻白费力气,劳而无获。
无米之炊:做饭却没有米,比喻没有必要的条件不可能出成果。
指雁为羹:指着在天空中飞翔的大雁,说要把它做成肉羹。比喻空想或虚假不实。
饮水思源: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舐糠及米:舐掉糠皮以后,再舔就是米粒了。比喻由外及里,逐渐侵蚀,得寸进尺。
添油加醋:比喻夸大事实,增添原来没有的内容。
二、饮食类歇后语、谚语的文化心理
除了许多与饮食有关的成语外,在歇后语、谚语中也有不少是饮食文化的沉淀,"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某些汉语固有词语,它在反映词汇意义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汉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的反映,具有汉民族文化的特色,为一般外国人所不熟悉。"这些与饮食有关的歇后语和谚语往往除了字面意思以外还蕴涵着更为深刻的比喻意义。
(1)歇后语中比较常见的有: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乌龟吃萤火虫――心里明白
菜锅里炒鹅卵石――不进油盐;油盐不进
蚕宝宝吃桑叶――胃口越来越大
炒韭菜搁葱――白搭
吃了白糖吃冰糖――乏味
吃香蕉剥皮――吃里爬(扒)外
(2)谚语中比较常见的有: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吃什么斋念什么佛
煮饭要有米,说话要有理
莫吃过量饭,莫说过头话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吃着盐和米,就得讲情理
不吃黄连不知苦,事非经过不知难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三、饮食类日用语的文化心理
日常用语里只说一个非常特殊而有意思的字――"吃"。
"吃"最基本的意思是:在嘴里咀嚼食物后咽下去。在中国人的日常口语里几乎什么都可以用"吃"来表示。
如:可以用来表示禁受、承受,所组成的词有:吃苦耐劳、吃官司、吃不消、吃得消、吃惊、吃亏、吃罪(承受罪责之意)等等;
用来表示消灭对方的力量,所以下棋时叫"吃车"、"吃炮";
用来表示某一物体进入另一物体,表船体入水的深度叫"吃水",金属切削时工具切入工件叫"吃刀";
表示出了问题必须承担一切后果时叫"吃不了兜着走";表示没有把握和领会好某人的意图叫"吃不准";在某一领域受欢迎叫"吃得开"、"吃香",不受欢迎、不顺利叫"吃瘪";当一个男人自己不愿意工作,光靠女人养活叫"吃软饭";当有人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称其为"吃现成饭";当有人凭着年纪轻有青春魅力赚钱过日子,叫"吃青春饭";当有人受一次挫折,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见识叫做"吃一堑长一智";作为中间人拿人回扣叫"吃回扣";讥讽那些享受着这一方的好处而暗地里为另一方尽力叫"吃里爬外";运动员在场上犯规受到裁判处罚时叫"吃黄牌"。就连骂人或奚落人时也会带个"吃"字:吃多了!吃饱了撑的!吃了枪药了!吃枪子的!狗改不了吃屎!吃了豹子胆啦!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
可以说,"吃"文化已经被中国人发展到了极致,把"吃"和对社会、对人的感情融合到了一块,俨然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作为世界农业最早分布点的中国,我们的先民不仅学会种植水稻、蓄养家禽,酿造美酒,形成异常丰富的饮食文化;同时他们也将这些生活经验转化成了语言,其中的大部分又通过书面的文字长久地保存了下来,在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日常用语中表现出来,组成绚丽多姿的饮食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不可分割之一部分的饮食文化,我们可以从其内容角度看到语言与社会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