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要】本文结合初中化学课程的内在特点,立足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心理,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一些有趣、有用、有效、有特色的问题,引领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辅助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初中化学的学习任务,为以后的学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A-0076-02
师生之间的问答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成为初中化学学习的一种常态。在进行问题设计与提问时机的把握上,不但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教学技能,还要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师在设计和提出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化学课程的特点,从九年级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恰当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
一、结合学生兴趣,提出趣味性的问题
学生的兴趣爱好是教师设计问题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才能引发学生的关注。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知识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挖掘教材内容与学生兴趣的结合点,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提出问题,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动力,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化学学习活动。
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燃烧和灭火》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以"灭火"为切入点,设计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东西可以着火呢?是不是所有的火都可以用水来灭呢?教师一边提出问题,一边用PPT展示一组着火的图片,其中包括木炭着火、酒精着火、汽油着火、钠着火。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尽管平时也略有了解,但他们还无法确定是不是所有的物质着火都可以用水来浇灭,因此他们的兴致异常高涨。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有部分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广,知道不是所有的物质着火都可以用水来灭(如油着火)。教师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并且让学生观察PPT上的图片,再进行深度的思考。学生看着这些形形色色的物质在燃烧,结合自己的常识开始判断,哪些可以用水灭火,哪些不能用水灭火。最后,教师通过点击PPT,给出明确的答案。除了木炭着火可以用水浇灭,其他三种物质都不可以用水来灭火。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同学们的判断是正确的。有些物质燃烧用水来灭火可能会产生'火上浇水,越浇越旺',反而适得其反了呢。究竟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这样教学,教师借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顺利引入新课。
本案例教师通过对九年级学生的详细了解,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结合初中化学学习的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灵活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选择恰当的时机把答案展示出来,唤醒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高效学习。
二、围绕学习内容,提出针对性的问题
课堂上的时间是短暂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不能漫无边际、毫无目的,而应紧扣学习内容,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结合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深刻的认知,进一步优化化学学习效果。
在教学《金刚石、石墨和C60》一部分内容时,教师针对这三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在上课伊始就出示了一则形象生动的谜语:"老大硬度最大,老二层层软滑,老三面貌多变,他们却属一家。"学生听了这则谜语后,纷纷开始猜测谜底。但由于他们还没有学习有关碳的同素异形体的知识,所以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了解不多,大部分学生找不到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借助PPT把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呈现出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金刚石、石墨、C60可以帮助大家揭开这个谜语的谜底。那么这三种物质有什么特点呢?"教师明确地提出问题,学生凭借已有经验,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有的说:"金刚石非常坚硬,就是用来做钻石的。"有的说:"石墨是用来做铅笔芯的,比较软。"……"大家说的没错,想不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呢?"教师以问题直接切入新课。
学习内容是教师提出问题的依据。只有结合学习内容的提问才是最有效的。本节课教师结合初中化学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启发学生的智慧,从而使学生得以顺利地掌握学习内容。
三、立足学生水平,提出差异性的问题
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对语言的理解水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只有做到因人而异,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和水平,提出具有差异性的问题,才能真正发挥问题的引导作用。在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机动灵活地提出符合学生学力水平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进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在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部分内容时,考虑到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了一些自然课程知识,对二氧化碳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一氧化碳知道的较少,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忆旧知识。"同学们,二氧化碳大家并不陌生吧?哪些气体是二氧化碳呢?"教师提问。有学生说:"人和动物呼出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煤、汽油燃烧后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有学生补充道。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提出另一个问题:"看来大部分同学对二氧化碳比较熟悉,那对于二氧化碳的同门兄弟'一氧化碳'你们了解吗?"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提出后,有个别学生举手说道:"一氧化碳会让人煤气中毒。""是的,为什么一氧化碳会让人中毒呢?"教师知道这个学生的课外知识比较丰富,想通过问题让学生说出答案,并给其他学生做好榜样,于是继续提问。这种难易不同的问题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挥的空间。
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秉承因材施教的理念,设计不同类型、难度不等的问题,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搭建桥梁,促使学生更加快速地吸收化学知识,辅助学生高效地探究化学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四、根据学习目标,提出教育性的��题
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教师开始关注方法与态度、观念和情感等方面的培养。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时,不能只关注学生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以及积极情感的培养。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具有教育性和思想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从而实现初中化学的多维度教学目标。
在学习"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借助PPT展示了一幅北极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的插图。"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教师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冰川融化了,主要是因为温室效应造成的吧。"有学生看着图,一边思考,一边回答。"什么是温室效应呢?"教师继续启发。"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让地球表层的温度升高了。""完全正确,看来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呢。那么,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会导致什么后果?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些后果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始思考并积极回答这个问题。教师根据学习目标,通过设计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究,让学生主动关注社会问题,关心国家大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
围绕初中化学的学习目标,从训练学生化学学习方法的角度,教师可以选择适合的切入点设计问题,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和积极的态度,让学生在思辨中受到启发,接受思想上的教育。
问题的设计水平和提问时机的把握,是教师教育机智的集中体现,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节奏和效果具有直观而重大的影响。初中化学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学生对化学知识充满着好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从九年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关注热点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迎合学生好奇心、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提出具有较强的趣味性、针对性和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问题"的激发下,积极探索、认真思考、主动发现新知,进而受到思想观念方面的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